笑问光从何处来

2019-05-08 10:36刘骋
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赞美

刘骋

北岛曾说过:“这是一个缺少指引的时代,商业化和娱乐化正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化指引。”诚然,赞美所带来的鼓励对人有扶持作用,透彻的批评对人有扶持作用,就像是混沌社会中的光,教会人成长。

当今社会,横流的物质欲求,过度娱乐背后的精神空洞都不容小觑。肆意的赞美与不当的批评俯拾皆是。而人在成长中,正面的鼓励式的赞美和引导式的批评,才能助力人取得成功。

【开头部分,论点明确。但是两小节的末句的论点,重复而不够明确。两段应重新整合。】

恰当的赞美不是高捧——将人置于言语的高墙之上,轻易便可颠覆,而是在黑暗时突如其来的光。很多事情,因别人的赞美才能顺遂地进行下去。一个人的努力和挣扎不被看见时,失意的洪流稍不留意就会张开巨口,将人的意志一口吞噬。对个人而言,一句赞美可能会让一个人在生活的任何一段旅途中一想起,心底便可蔓延上熨帖的暖意。就像小林校长的那句“你真是个好孩子”,让彻子每每失意时都能感受到那冲破时光的尘埃而来的力量。没有华丽的外衣,可素淡的滋味令人留恋一生。

【此段文字既有讲赞美的好处,也有辩证分析“恰到的赞美不是……而是……”。从思路的清晰度来讲,应该先讲赞美的作用,然后再将辩证分析放在下一个论述层次更合适,如“赞美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只有恰当的赞美才能……。恰当的赞美不是……而是……”。另外,本小节的结尾没有“点”关键词,没有扣住“赞美”来总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赞美亦如是。一味地赞美只会使人盲目自大,适当的批评使人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摸清前行的方向。唐太宗晚年颇为自傲,而正是魏征的批评,使他从扬扬自得中醒了过来,专注于政务。也许,没有了直谏之人的批评,就不会有贞观盛世的繁荣博大,就不会有直至今日仍令人心向往之的荣耀盛世。

【这一段写得较为扣题,且开头的过渡句衔接自然,顺利转移到“批评”。当然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多引入一些“为什么”,将问题的分析深入本质。】

揆诸当下,过度赞美是伤人的剑,也是淬了毒的刀。十六岁写《邪童正史》的蒋方舟,成名后被捧上了赞美的高墙。节目,邀约、笔会邀请纷至沓来,商业价值猛涨的同时,她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却销声匿迹。不难想象,当人们的赞美消失后,从虚无的高台上坠落是怎样的剧痛。所以赞美也需有度,过了,就是伤人的利器。

【本段联系现实,引人深思。但是仅靠“揆诸当下”这几个标志性的词语,起不到连接思路的作用,因为,后面没有引述具体的现象。不能让文章的思路变得立体可见。可以点面结合,提炼出“蒋方舟现象”,更具说服力。同样,结尾处采用形象的比喻是恰到的,但也可以结合反问,让力度更强。】

无疑,适当的赞美与批评是人成功的要素。挫败时,一句贴心的赞美就像是子夜后的光,驱赶黑暗。忘形时,一句簡凝的批评就像是划开了浓重夜幕的亮色,微弱,却足以给人指明方向。

【此段跟上文思路衔接出问题了,前面都是讲赞美,此处“批评”强行介入。怎么自然引入批评,需要调整。】

人生路上,何不把握好每一寸光,且成长,且探寻。

【结尾部分,没有在前文的基础上自然总结并明确观点,也没有注意整体思路的协调,比如照应开头。可以在北岛的原话上,进行合理的呼吁和设想,以此巧妙点题,体现文章的思路。】

升格指导

本文的主要问题在于,作者自己觉得是有思路的,可是在阅卷者看来,这样的思路是不够清晰的。围绕赞美和批评“两头忙”,一会儿写赞美,一会儿写批评,缺乏整体的架构。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是作者的两个意识不够明确:一是由哪一条线写下去,二是前后如何衔接。升格作文,一定要注意这两个问题。特别是思路的体现一定要外化,即每一个段落的首句一定要精心设计,或转折,或承上启下,或递进深入,这样的句子好比是路标,一定是体现自己思路的最简化、最清晰的语言。

突破角度一:重新整理文章的行文思路,不能“赞美”“批评”捆绑同行。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素材积累,分清主次。比如,先明确“赞美”的重要性,然后辩证分析“过度的赞美”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再自然引出“批评”的重要性,这是行文思路中最关键的一环。然后再反思现状,最后再总结观点。根据这样的思路优化论证材料。

突破角度二:开头与结尾的关系,是文章的整体性的重要体现。好的文章,从哪里引出来的,就要从哪里送回去。尤其是结尾段,注意不仅仅是最后一小节才是结尾,倒数第二小节往往是文章蓄势的关键段落,这一段对于前文主体的总结,以及水到渠成地带出最后一小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赞美
赞美的力量
远离否定式赞美
为什么赞美 让你感到不安?
借一支芦花赞美祖国
赞美对方也要把握好“度”
为自己点赞
赞美的境界
赞美胡子(共4则)
“一分钟赞美”出奇迹
多一句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