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05-09 01:45郑恒李俊峰彭昌勇颜吉平
医药前沿 2019年8期
关键词:截面积管腔糖尿病足

郑恒 李俊峰 彭昌勇 颜吉平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CT室 四川 达州 63500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发展到后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甚至坏疽。糖尿病足治疗费用昂贵,耗费大量医疗资源。相关研究指出糖尿病足最重要的生理基础为下肢血管病变诱发的管腔狭窄、闭塞及肢端供血不足等表现[1]。有研究发现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会造成下肢动脉血流状态发生变化,动脉管腔变窄,血流量减少,易发生足部坏疽。为了便于诊断糖尿病足,相关国内和国际会议提出糖尿病足病的分级方法[2],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为Wagner分级法,但是在实际临床运用中发现上述分级方法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评判标准主观性强、缺乏阴性对照[3]。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进步,特别是64层CT机器的出现,与传统X线相比,64层CT机器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很薄的扫描层厚、螺旋伪影、搏动伪影减少,同时患者进行扫描后身体受照射剂量低,还有研究指出64层CT机器可以良好反应下肢动脉病变范围[4]、形态及管壁厚度。为此64层CT机器是一种方便、准确的成像技术和安全,同时研究指出螺旋CT造影(CTA)对于诊断下肢血管病变有较好价值。本文收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者[5],分析CTA的临床使用价值,为尽可能防止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根据Wagner DF分级标准,将不同病变程度者分为:轻度组(0~2级)和重度组(3~4级)。轻度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6岁~89岁,平均年龄55.26±16.14岁。重度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49岁~84岁,平均年龄56.32±15.5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64排螺旋CT检查方法

1.2.1 扫描部位及参数设置 扫描范围从腹主动分支部至双侧足尖。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s,球管旋转360°/0.8s,扫描层厚5mm,重组层厚1.25mm。

1.2.2 CTA检查 肘前静脉以3.5mL/s速度注入100mL欧乃派克。当腹主动脉内CT值80HU,延迟5s触发扫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下肢动脉病变程度(观察项目为钙化、斑块);两组不同动脉管腔截面积。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下肢动脉病变程度比较

重度组和轻度组下肢动脉病变程度(钙化发生率及斑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下肢动脉病变程度比较[n(%)]

2.2 两组不同动脉管腔截面积比较

重度组和轻度组不同动脉管腔截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动脉管腔截面积比较(±s,mm2)

表2 两组不同动脉管腔截面积比较(±s,mm2)

组别 n 髂总动脉 髂外动脉 股动脉 腘动脉 腓动脉 足背动脉重度组 50 75.35±16.2246.28±12.3821.36±4.1613.26±3.153.41±1.64 4.29±1.48轻度组 50 60.34±19.28 34.34±9.05 9.25±3.25 8.46±2.34 1.43±1.22 2.26±0.97 t 5.346 6.024 5.147 5.428 6.025 5.221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下肢血管病变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病理主要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及内皮细胞增生[5]。相关研究[6]显示64层CT机器为糖尿病足造成的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提供新的确诊途径,而且64层螺旋CT的应用克服早期16层多层螺旋显示分辨率不佳,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低的缺点,相关研究指出64层螺旋CT是检查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可以作为代替动脉造影评估周围血管病变的检查方法[7]。

CT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手段,是一种成熟的血管检查技术,利用专用血管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可获得近似血管造影的影像效果,同时还有研究指出CTA在诊断下肢血管病变中具有时间分辨率好、扫描层厚薄的优势,同时利用血管分析软件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下肢血管长度,走形、分支的影像学效果[8]。本次研究中发现重度组和轻度组下肢动脉病变程度(钙化发生率及斑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CTA可以从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获取丰富的影像学信息,还有研究指出CT造影技术有利于识别胫前、胫后动脉等前后重叠的血管,显示血管壁的钙化,血管的狭窄程度[3-6]。还有研究指出CTA图像清晰,对细小的血管分辨率高,特别是钙化的血管。反观常规的血管照影检查仅仅利用二维图像反映三维病变,无法对管腔整体结构进行评估,难以准确反映钙化和斑块,尤其是容易漏诊轻度粥样硬化斑块[9]。

本研究发现重度组和轻度组不同动脉管腔截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动脉管腔截面积增大的原因可能与动脉长期缺血,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至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有关。相关研究指出64层CT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可以达到87%以上,同时阳性预测值为94.3%[10]。同时还有研究指出CTA可以评估糖尿病足坏疽区域血供有无中断、闭塞,能使更多的侧枝血管同时显示[11]。同时CTA与临床上的彩超技术相比,后者不能显示正常的解剖关系,有时把侧支血管误认为狭窄的动脉[12]。

因此,本文认为64排螺旋CT用于诊断下肢血管病变是一种安全、无创、准确的检查技术,可多角度,多层面显示下肢血管不同节段及横截面,特别是对于观察腔内和腔外病变,如钙化和斑块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猜你喜欢
截面积管腔糖尿病足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中管腔器械清洗架的应用分析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风轮叶片防雷金属网等效截面积研究
一种高温烟道截面积的在线检测装置设计及方法研究
利用体积法推导螺旋箍筋的长度分析
矿用电缆截面积选择与校验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消毒供应中心管腔类手术器械清洗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