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在预防颌面外科病人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2019-05-09 01:45庞慧张克春刘珊蒋姝梅辜兰英
医药前沿 2019年8期
关键词:颌面例数下肢

庞慧 张克春 刘珊 蒋姝梅 辜兰英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目前,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开始和其他临床学科互相渗透以及检查,该科室的手术内容与手术范围开始逐渐丰富以及扩大,口腔颌面部疾病治疗方法复杂化、多样化的发展,导致手术并发症发生以及手术风险明显增大,而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 bosis,DVT)是手术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1]。我院基于Caprini模型的风险评估量表的基础上增加专科DVT高危因素运用于颌面外科病人DVT风险的评估,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12月我院颌面外科患者250例为对照组,男性152例,女性98例,年龄19~85岁。2017年1月-6月我院颌面外科患者30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96例,女性104例,年龄20~8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基础疾病、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评估方法 对照组运用基于Caprini模型的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观察组是基于Caprini模型的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基础增加专科高危因素(高血压、从ICU转回、白细胞增高、D2聚体增高)进行全面评估。两组均根据DVT风险得分评定风险等级,进行高危筛查。①0~2分:低危。早期活动、宣传教育;不悬挂警示标识②3~4分:中危。通知医生,宣传教育,物理预防,悬挂黄色警示标识,报告护士长等。③5~8分:高危。通知医生,宣传教育,物理预防,悬挂红色预警标志,报告护士长;主管医生评估出血风险后与家属沟通,实施药物干预预防措施等。④9分及以上:极高危,措施同高危病人。

1.3 评价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筛查出的低危、中危、高危及极高危人数情况;②观察两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DVT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详细记录每个病历的一般资料、临床诊断、VTE发生时间、合并症等情况,对所有数据汇总应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筛查的高危患者情况比较

观察组筛查出的中危、高危患者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评估DVT高危人次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DVT例数比较

观察组发生下肢肿胀及DVT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下肢肿胀、DVT发生率比较(例)

3.结论

3.1 在基于Caprini模型的风险评估量表基础上增加专科高危因素更适合颌面外科病人DVT的评估

最近几年,临床上危重症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口腔颌面外科的复杂性越来越大,越来越多颌面部外伤患者在完成手术治疗后需要在ICU病房内接受更加进一步的治疗,部分患者从ICU病房转出科室之后会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2]。

3.2 颌面外科DVT的预防重在早期筛查及预防

由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发生下肢肿胀及DVT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评估的中危、高危、极高危患者,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物理预防。②药物预防。对于手术后出现极高危或者高危的患者,应该按照医嘱,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给予预防性治疗,对于手术后出现DVT的情况可有效预防。③主动功能训练。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全面评估,每日检查、督促、指导,详细记录[3]。④被动功能训练。⑤若患者存在高危因素且需要开展深静脉置管治疗,护理人员需要对血小板以及D-二聚体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积极监测,若患者存在疑似DVT的情况,要立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开展动态监测治疗,对血管性并发症给予严格观察[4]。

综上所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可使患者治疗痛苦明显缓解,对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有着促进的作用。

猜你喜欢
颌面例数下肢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更正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颌面软组织创伤160例急诊整形修复的护理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