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obestatin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2019-05-09 01:45冯颖
医药前沿 2019年8期
关键词:菏泽例数资料

冯颖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山东 菏泽 27400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菏泽医专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T2DM患者223例,根据是否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分为非DPN组(83例)和DPN组(140例),其中男114例,女109例;年龄60~82(65.74±5.35)岁。T2DM诊断标准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DPN符合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DPN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型及其它类型糖尿病,恶性肿瘤,妊娠,严重肺部、肾脏、肝脏疾病,心衰,脑血管,外周动脉、中枢神经系统以及严重动静脉血管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下丘脑及垂体病变,其他疾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如颈椎病、腰椎变、脑梗死、吉兰-巴雷综合征等,胃肠道手术病史,还需鉴别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或者任何其他条件影响obestatin的测定均需排除。

1.2 研究方法

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入院时的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收缩压,舒张压,病程,既往史,有无吸烟饮酒史,计算BMI=体重(kg)/身高²(m2)。所有入组人群空腹12小时后测定FBG,HbA1c,TC,TG,HDL,LDL,血常规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确诊:采用EMG,神经查体,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指标: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2 ml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obestatin的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组患者的性别、舒张压、收缩压、年龄、身高、吸烟史、饮酒史、LDL、HD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bA1c、obestatin和FBG在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均为P<0.05)。obestatin与FBG、HbA1c呈负相关,血清obestatin在DPN组患者中显著下降,obestatin水平与DPN发生发展紧密相关(P<0.01)(如表)。

表 两组糖尿病患者血清obestatin、HbA1c和FBG水平比较(±s)

表 两组糖尿病患者血清obestatin、HbA1c和FBG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男/女)obestatin(ng/l) HbA1c(%) FBG( mmol/L)非DPN组 83(40/43) 134.25±6.5 7.89±1.5 8.06±1.87 DPN组 140(74/66) 115.30±5.4* 9.89±1.5* 9.89±1.69*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由于长期的高血糖,易导致患者眼、肾、心脏和血管的损伤。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引起肢体远端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及丧失,导致烧伤烫伤、足部溃疡、截肢等风险增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调查发现:24496例糖尿病患者中DPN的发生率为60.3%,其中1型糖尿病44.9%,2型糖尿病61.8%。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可能包括以下几种:血管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神经细胞损伤,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损伤,免疫因素等[1]。

Obestatin(OB)作为一种胃肠激素,可在减少进食量、控制体重、减慢胃蠕动、减轻胰岛素抵抗和炎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参与中枢神经病变,具有改善记忆和减轻神经元损伤的功能[2],有研究证实OB参与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的发生[3],但目前尚无obestatin在DPN患者血清中变化的研究。探讨obestatin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相关性对于探讨DPN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DPN组与非DPN组相比,血清obestatin水平明显降低,提示OB可影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可能成为DPN的预测因子,对DPN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但OB与DPN的严重程度未分析,研究例数较少,且范围较局限,二者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菏泽例数资料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2019年底前山东菏泽境内三条高速可通车
更正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Leadership Change: a Perspective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