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与尿沉渣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

2019-05-09 01:45李秦平
医药前沿 2019年8期
关键词:尿沉渣尿常规分析仪

李秦平

(重庆市等七人民医院住院部检验科 重庆 400054)

尿液检测是临床中常用的尿液分析仪的应用可加快检测效率,但是检测结果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造成误诊[1]。为了探究分析探究尿常规与尿沉渣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本组实验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采集的尿液检验标本共122例作为实验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采集的尿液检验标本共122例作为实验对象,纳入样本中女性58人,男性患者64人,其中最大年龄者78岁,最小年龄者5岁,平均年龄为:38.78±1.71岁,按照检验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尿常规组和尿沉渣组,其中尿常规组利用分析仪检测,尿沉渣组利用显微镜检测。所采集的尿液样本均为晨间空腹尿液,采集结束立即送至我院检验科进行检验。

1.2 方法

尿常规组检验方法:搅拌均匀所采集的晨间空腹尿液样本,利用分析仪对所采集的尿液样本进行分析检测,并按照检测规范进行严格操作,监督检测操作全程,完整记录检测结果;

尿沉渣组检测方法:开启全自动尿液检测仪电源,全自动尿液检测仪自动进行系统初始化,系统开启成功后进入主界面,开启样本测试,将检验试条待测尿液中,完全浸润后取出检验试条,将其表面多余尿液吸干,放置于检测仪传送皮带上,试条在传送皮带的引导下进入检测仪开始检测,检测完毕自动打印检测结果。检测完毕后关闭检测仪,拉出试纸盒后将其中废条盒清空。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主要以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阳性率、阴性率及阳性、阴性的符合率作为判定标准,其中尿蛋白的检测使用加热醋法,如两种检测方法出现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则立即进行二次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完整详细的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检验结果

经检测,尿沉渣组尿蛋白阳性检测率、白细胞阳性检测率均略低于尿常规组检测率,而尿沉渣组红细胞阳性检测率显著略高于尿常规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无一般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检验结果对比[n(%)]

2.2 对比两组尿检符合率

经检测尿蛋白检测符合率为97.54%,白细胞检测符合率为94.26%,红细胞检测符合率为95.50%,见表2。

表2 两组尿检符合率对比

3.讨论

在临床尿检中,尿液常规检查主要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其检测速度快,检测效率高,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检测范围的扩大化[2]。但是,尿液分析仪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状况,此外尿液样本在长时间的放置过程中由于热不稳定过氧化酶的作用出现假阳性,尿蛋白水平的升高导致假阴性,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同时,检测试纸的规格、产地及敏感度的不同也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干扰,因此,在尿液检测中仅仅依靠尿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仍不具有完全的准确性。在尿液的检测中联合尿液的颜色、形状等特点,是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尿液检测中,联合尿沉渣检验与尿常规检验两种检测方法对待测尿液进行筛查,可降低漏检概率,同时能够防止假阳性及假阴性标本的出现,进一步降低误诊率[4]。联合本研究结果显示:尿沉渣组尿蛋白阳性检测率、白细胞阳性检测率均略低于尿常规组检测率,而尿沉渣组红细胞阳性检测率显著略高于尿常规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无一般统计学意义,(P>0.05)。经检测尿蛋白检测符合率为97.54%,白细胞检测符合率为94.26%,红细胞检测符合率为95.50%。

综上,在尿检中尿常规与尿沉渣检测准确率基本相同,且两种检测方法各有优劣,在临床尿检中应尽量联合两组检测方法的优势,降低误检与漏检的发生率,全面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猜你喜欢
尿沉渣尿常规分析仪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作用分析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检测对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
Endress+Hauser 光学分析仪WA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