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程优化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9-05-09 01:46朱双英
医药前沿 2019年8期
关键词:全程复发率心电图

朱双英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消化内科 浙江 台州 318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心内科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由于该疾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速,若抢救不及时,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还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在AMI的急救治疗过程中,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急救过程中的全程优化管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2]。全程优化管理包括院前出诊、接诊、抢救、转运等过程,在这个抢救过程中,优化管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管理不当可能造成院前、院内的延误诊治和抢救,因此,AMI患者需要更为优质的全程管理干预。为了探讨AMI患者实施全程优化管理干预的效果,本研究对90例AMI患者实施全程优化管理干预,同时以90例AMI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行评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18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会所制订的AMI诊断标准(2010年)[3]。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90例,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45~81岁,平均(58.9±8.4)岁;病程0.5~20h,平均病程(7.4±2.1)周。干预组,90例,年龄43~80岁,平均(59.2±9.1)岁;病程0.5~21h,平均病程(7.3±2.0)周。两组AMI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其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抢救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包括院前急救、院前治疗、接待入院、安排辅助检查、病情观察、及时抢救、并发症预防等。而干预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优化管理干预措施[4-6]:①接诊流程充分优化:构建院前急救队伍,24小时待命,护理人员提前准备好急救物品,接到急救电话后3分钟内出车,进行必要的院前急救护理,提前通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入院后进入绿色通道,快速送入抢救室抢救。②分诊评估优化:在急救出车、回院途中、入院后,通过多名急救护理人员共同评估,将评估结果迅速反馈给急救医生,快速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完成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联系专科医生会诊。③抢救流程优化:实行急救小组责任制,责任到人,增加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所有急救小组均通过AMI抢救的培训,要求5分钟内完成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心电图测定等,掌握心脏按压、左上肢静脉输液、插管等操作。④转运流程优化:AMI患者若需要PCI治疗,则提前告知患者家属,立即实施转运至专科科室,并将护理记录交接给转运护士,避免交接内容模糊导致转运交接失误。

1.3 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①急救时间:分诊评估、心电图测定、静脉采血、静脉给药、急救耗时等。②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感染、压疮、电解质紊乱等。③病情复发率: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后再复发。④护理满意度:设计满意度问卷,由患者或家属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总分为100分,依据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及不满意(<60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⑤临床效果:显效,急性心梗的症状完全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均无异常;有效,急性心梗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但是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存在异常;无效,症状、体征、检查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变化或者加重、出现抢救失败而死亡等;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比较则使用t检验;而两组患者的计数资料比较则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急救时间比较

干预组的分诊评估、心电图测定、静脉采血、静脉给药、急救耗时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比较分析结果(±s,min)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比较分析结果(±s,min)

组别 n 分诊评估 心电图测定 静脉采血 静脉给药 急救耗时干预组 90 0.73±0.39 4.37±1.75 4.64±1.91 4.86±1.7744.63±7.48对照组 90 2.62±0.50 7.54±2.69 9.27±2.83 7.35±2.8062.28±9.61 t- 28.276 9.371 12.865 7.131 13.750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情复发率比较

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分别为5.6%、4.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25.6%(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情复发率比较分析结果(例)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效果比较

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75.6%(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对于AMI来说,是心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具有突然发病、病情不稳定、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引起AMI发病的原因较多,主要是患者长期心肌缺血,出现心肌供血异常后,容易出现缺血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的胸部疼痛症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7]。抢救时间是AMI患者救治的关键,包括患者家属求救、院前出车、院前抢救、入院后的一系列抢救等方面的时间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任何环节的时间延迟对AMI患者抢救成功与否都产生重要影响,综上,掌握AMI患者的优质“时间窗”是抢救患者的重中之重[8],及时有效的院前和院内抢救治疗和全程优化管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病死率。然而,常规的急诊护理模式,对AMI患者抢救效果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对AMI患者进行全程优化管理干预,使用最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对AMI患者进行救治,本研究的优化管理流程包括接诊流程充分优化、分诊评估优化、抢救流程优化及转运流程优化,并且与常规护理对照组作为对照,分析全程优化管理干预措施在AMI抢救中的效果。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效果比较分析结果(例)

全程优化管理在AMI患者抢救过程中的效果分析。实施干预后,干预组的分诊评估、心电图测定、静脉采血、静脉给药、急救耗时等环节耗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这说明干预组通过全程优化管理干预后,各个环节的耗时均有所缩短,为AMI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这与杨君健[9]报道的全程优化管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可以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此外,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情复发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实施全程优化管理后,可以为AMI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进行早期有效治疗,挽救患者濒死的心肌细胞,可以有效降低AMI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情复发率,这与王茹花[10]报道的结果相近。此外,干预组通过全程优化管理干预后,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实行病情快速评估、合理安排救护工作,充分发挥心内科急诊全程优化管理优势,缩短急救时间,及时挽救AMI患者的生命。

猜你喜欢
全程复发率心电图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