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护理对中风后偏瘫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影响

2019-05-09 01:46罗珊
医药前沿 2019年8期
关键词:共情偏瘫中风

罗珊

(玉林市中医医院 广西 玉林 537000)

中风是临床常见、多发的脑血管疾病,偏瘫是中风存活患者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将严重干扰其肢体运动及生活能力,对其心理情绪也将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将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本文选取我科于2015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共情护理对中风后偏瘫患者抑郁情绪、生活功能的改善效果,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提供切实参考依据,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49~85岁、平均(68.16±2.17)岁,偏瘫部位:左侧49例、右侧41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9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均分为研究组(n=45)、对照组(n=45),各组上述相关数据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中风后偏瘫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内容涉及遵医嘱给药、配合康复训练、监测病情变化、协助检查等。研究组中风后偏瘫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共情护理,其中常规护理内容、实施人员均同对照组,共情护理措施如下:①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患者病情,通过沟通交流掌握其实际心理状态并予以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如不了解病情者可通过简要介绍疾病发生机理、治疗原则等形式缓解其相应负面情绪,而针对过度担心疗效、对治疗失去信心者,护理人员则可通过例举既往成功治疗病例、给予语言及肢体鼓励等方式缓解其相应负面情绪;②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在患者诉说自身感受的过程中不应随意插话、做非必要动作,应全神贯注倾听其表达意思并明确告知其了解患者现阶段心理情绪,患者主诉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做适当总结,表达自己对患者感同身受并使其感受到“我与你同在”的理念,使患者顺利排解不良情绪并获得情感支持;③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利用换位思考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切实的护理服务,如在护理人员内心通过思考“如果我此时患有中风后偏瘫会怎样”,了解患者此时最需要的护理服务内容并予以及时提供;④通过上述倾听、换位思考、沟通交流等途径,将所得信息整合后明确患者现阶段心理特点,在提供针对性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充分联合家属作用,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积极的心理、社会支持;⑤可借助其他途径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如聘请既往治疗效果良好的典型病例来院举办座谈会,通过同样身份的患者间沟通交流从而获取治疗经验、获得治疗信心、提高遵医嘱治疗积极性及依从性。

1.2.2 观察指标 ①抑郁情绪:记录两组中风后偏瘫患者护理前后抑郁情绪变化情况,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该项目,HAMD量表共包括17项内容,得分范围7分以下无抑郁、7分以上则分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重;②生活功能:利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本次入选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能力,该量表内容包括进食、洗漱、穿衣、大小便控制等日常生活功能,量表总得分100分,分数与患者生活能力呈正比。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中风后偏瘫患者护理前抑郁情绪、生活功能评价结果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不同措施护理后两组中风后偏瘫患者HAMD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下降,而ADL量表评分则均较之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护理后抑郁情绪、生活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数据对比P<0.05,见如表。

表 两组中风后偏瘫患者护理前后ADL、HAMD量表评分对比(±s,分)

表 两组中风后偏瘫患者护理前后ADL、HAMD量表评分对比(±s,分)

注:*对照组与研究组对比P<0.05;★护理后与之对比P<0.05。

组别 n ADL HAMD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45 42.16±6.51 70.35±5.19*★ 16.35±2.25 8.99±2.94*★对照组 45 42.36±6.45 59.38±6.69★ 16.50±2.21 13.57±2.56★

3.讨论

中风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一旦发生偏瘫后遗症将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将导致较重的家庭及社会负担。因此提示,部分中风后偏瘫患者可能由于不了解病情、过度担心疗效、不信任医护人员、对家庭产生负罪感等因素,从而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

研究表明,负面情绪不仅影响中风后偏瘫患者积极响应临床治疗及护理服务,同时可能通过对机体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影响激素分泌,并干扰疾病疗效及预后,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注意。由此可知,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中风后偏瘫患者负面情绪,对保障其疗效及预后均具有重要价值。共情护理是近年来于临床推广的新型护理理念,又可将其称为移情护理、同理心护理。顾名思义,共情护理的主要原则在于护理人员需切身体验被护理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并将心比心、感同身受的为患者提供符合其实际心理需求的护理服务,其最终目的在于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1]。本文通过分组研究后证实,研究组中风后偏瘫患者经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共情护理后,该组HAMD量表、ADL量表改善幅度均优于仅提供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此结论与潘霞[2]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利用共情护理对缓解中风后偏瘫患者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功能均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猜你喜欢
共情偏瘫中风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