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2019-05-09 01:46成丽
医药前沿 2019年8期
关键词:管率血氧品管圈

成丽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 南通 226000)

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常需要给予ICU患者建立起人工气道。但是由于人工气道具有典型的侵入特征,给患者带来外部创伤和不良刺激,进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血氧饱和度异常、肺部感染等,因此必须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降低相关的并发症[1]。品管圈活动是指临床上为了有效改善某种问题和疾病,而组织具有相同问题和疾病的人群组成合作群体,通过群体内部的互相激励和指导,并利用外界提供的各种科学手段来实现解决问题和改善病症的目的。据报道,品管圈活动在脑卒中以及癌症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中有显著效果。因此,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品管圈活动对于ICU患者人工气道护理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并建立人工气道的110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5例。干预组中,男39例,女16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5.3±1.2)岁,人工气道建立时间为55~550h,平均时间为(172.5±4.6)h;患者原发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脑出血、呼吸衰竭以及其他的病例数分别为24例、19例、7例和5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17例,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44.7±2.5)岁,人工气道建立时间为56~545h,平均时间为(175.2±6.4)h,患者原发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脑出血、呼吸衰竭以及其他的病例数分别为25例、18例、7例和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人工气道建立时间以及原发病等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内包括日常口腔护理、对症护理、气道护理、吸痰护理等措施,并根据患者的相关症状而改善通气和治疗环境。

1.2.2 干预组 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品管圈模式进行针对性干预护理。品管圈管理模式。第一,建立起品管圈小组,对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建立起降低人工气道不良反应率的护理目标,提高护理人员相关的护理知识。第二,对以往的护理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第三,在护理过程中,由所有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提出相关的建议,并考虑患者的意见,探讨并完善护理措施,并评估可行性。第四,加强对重点护理项目,如痰痂形成、意外托管等不良反应等。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作出及时的调整,提高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同时记录患者人工气道建立第7天时的痰痂形成率、意外脱管率、血氧饱和度异常率(出现超过5%范围的波动)以及日吸痰次数。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分析[n(%)]

由表1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实施品管圈管理后,其护理效果达到显著提高,血氧饱和度异常率、痰痂形成率、日吸痰次数、意外脱管率均显著下降(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下降(P<0.05)。

3.讨论

品管圈是一类高效的管理模式,其依靠同组成员的相互配合,集思广益,对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内容和措施进行评估和调整,进而实现管理质量的控制和提升[2]。将品管圈模式应用到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可以建立起相应的护理目标,进而对以往相关的护理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应对策略[3]。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还可以依靠同组成员的力量和知识,实现对护理方式的调整和变更,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本研究中,在ICU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中采用品管圈介入模式,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不良反应率也显著下降,由此表明品管圈模式可以显著提高ICU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质量。

4.结论

综上所述,采用品管圈模式对ICU人工气道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每日吸痰次数、意外脱管率以及不良反应率,进而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管率血氧品管圈
自流充填管道局部变径满管输送的环管试验①
无症状成人颈椎管狭窄年龄相关性参数的研究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关于低压锅炉对流管胀接技术规范的探讨
颈椎管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