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三大关系?推动“双一流”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9-05-09 11:48杨灿明
中国大学教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双一流新时代建设

杨灿明

摘 要:我国已经正式启动“双一流”建设工作。在建设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特别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大学与社会、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这三大关系的定位与处理,必须分别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这个基本方向、特色发展争创一流这个基本途径进行准确把握,从而理顺关系、精准定位、明晰方向,推动“双一流”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三大关系;“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跨越式发展和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面临诸多理论和实践层面的重点、难点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思考。2018年9月,在“双一流”建设名单公示一周年之际,教育部组织召开了“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提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推动“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立足于此,笔者通过对三大关系如何定位与处理的分析,以期对实现“双一流”建设效率与质量同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我们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要深刻领会这个根本任务,那么该如何定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古人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今人说“教学相长”,至少说明了两个道理:一是教育者不应只答疑解惑、只教书,还应传道、要育人,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是单方面地灌输,而是积极地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教学论的研究也表明,师生关系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关系,而是精神的交流和心灵的对话,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着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该是一种事业共同体的关系,培养人才就是教育者最重要、最高尚的事业,作为教育者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并为之努力[1]。要构建这种紧密的关系,就必须着力解决当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有错位,二是有代沟。

错位主要表现在教书育人的责任在制度层面和现实层面都有待强化,要让教育者扛起最重要的教书育人的责任。首先,由于评价体系特别是职称评审制度还存在亟待转变和完善之处,虽然认识到了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中心工作,教育者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现实中依然存在。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大学及社会的评价体系和教育者的观念都向着回归大学本质职能的方向转变。教育部此前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高等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建设一流大学必须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重要基础,就是顶层设计上的重大调整。大学和教育者要領会、适应并且加快落实这个重大转变,要坚决克服“科研是主业,教学是副业”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特别是要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师评价、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资源保障的重要依据,鼓励、引导、保障教育者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之中、把高水平的科研资源转化为高水平的育人资源。其次,由于教育者个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较难评价,导致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可以从所培养的本科生总体成功率和满意度,包括培养国家领袖、学术大师、工商巨子、行业精英的数量和质量加以衡量,但具体到每一个教育者个体,由于只是诸多参与者中的一分子,很难进行全面、客观的衡量,授课美誉度、学生评教等也只能作为参考,导致对个体教育者的人才培养评价往往重在“量”、少了“质”,加上前述制度层面的不完善,使得一些教育者重教书轻育人,满足于教授知识,忽视了言传身教。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既有思政课程,又有课程思政,既有课堂讲授,又有课外熏陶,既有实践磨砺,更有文化育人,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高尚情操,立社会主义之德,树社会主义之观[2]。

代沟主要表现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关心不够,要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信息对称起来从而更好地推进启发式教学,转被动为互动。首先,教育者只有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所思所想,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不同特质,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授业解惑才能得到积极回应,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当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存在一定程度的代沟,当在校生已经是“90后”占绝大多数的时候,这个群体相对于过去的学生有什么不同?在权利意识、自我认同、信息获取、价值观念等方面有哪些变化?许多教育者并没有主动去接触、了解和全面掌握,或者意识到了但掌握得不全面,仍然用过去的思维、固有的套路去面对新的受教育者,往往会产生较大的问题,也容易导致“水课”的产生。所教的内容未必是学生感兴趣的,讲授的方式方法学生不一定接受,而这之间又缺乏必要和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反馈,导致面对课堂上“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不高等问题,往往简单地归结于学生不守纪律、学生不用功,实际上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信息不对称,是根源于两者之间有在代沟而又缺乏积极主动的意识和方法来消除。教育者必须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融入学生,师道尊严不在于高高在上,而是日积月累的情感升华。其次,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地讲道理,应该是循循善诱、豁然开朗而不是机械灌输、口服心不服。“圣人无常师”,“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之间本就该互相探讨,彼此争论,形成探究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不能把教育者定位成演员、受教育者是观众,而应该受教育者是演员,教育者是导演,承担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责任,引导、启发学生成为自立自觉的学习主体,如此才能更好地打造既能传道授业解惑、又被广大学生主动认可和乐于接受的“金课”。

二、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根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深刻领会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基本方向,那么该如何定位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斯坦福大学与硅谷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大学原有的教学、科研两大功能基础之上,进一步使大学同经济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拓展深化成为大学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发展至今,大学应该积极地服务社会已经成为共识,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加剧更让各国都认识到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质量由人才主宰,“国与国的竞争已经上升为制度、科技、文化等综合实力的全方位比拼”,而质量既要有领先优势,又要有体量优势,这就需要服务社会最关键的大学,既要适应社会以撑起体量,更要引领社会以实现领先。

把握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这个基本方向,大学同社会应该是一种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引领发展就是大学最重要、最崇高的使命,作为大学应该肩负这样的使命并矢志奋斗。要夯实这种紧密的关系,就必须着力解决当前大学同社会之间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一是适应不够,二是引领不够。

适应不够表现在紧跟社会、融入社会还存在不足,大学一定程度上还是社会的追赶者,有的方面甚至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紧跟社会、适应社会,从相对封閉的静态结构趋向更加开放的动态平衡。首先,大学与社会的积极接触有利于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更接地气。与实务的长期脱节容易导致理论研究的方向感缺失,脱离实务的同时想要保持理论的长期先进是不现实的。当前,人才培养质量有的不足以满足社会、行业的需求;自然科学领域诸多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实践,高校已经落后于企业;社会科学领域许多成果的研究和推广,高校也滞后于社会问题的出现以及理念、政策、解决问题方案的调整;许多全球性的问题有赖于全球化的合作研究予以解决,特别是通过跨学科的合作方式解决全球性复杂问题,大学在顺应知识的专业化和一体化相结合方向还有许多不足。这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发展的高速度、快节奏以及全球化合作与竞争的不断加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大学在关注社会、紧跟社会和国际化视野方面还存在不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生层出不穷的问题亟待解决,大学责无旁贷,而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越来越多的民众对高等教育产生更大的需求,这给大学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但也是大学不可回避的责任。其次,在信息化、国际化这样的大趋势中,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大学必须具备更加广阔的视野,要立足前沿、奉献智慧,在办学方式上一定是开放的,要从国际范围内搜罗、争夺和使用人才,充分关注教职员和本土学生的国际意识,关注国际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文化适应性,大学的战略规划、智库建设、信息化建设必须与新形势下的高要求相匹配,人才培养也必须更好地与社会对接、与国际化需求对接。

引领不够表现在具有变革意义的重大创新成果较少,缺乏全局性、前瞻性的思想,需要在紧跟社会潮流的同时用缜密、科学的思考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从追赶、适应走向主动引领。首先,大学是人才的聚合,是智慧的汇聚,一定要有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反思,要有对全球视野下不同发展理念、不同意识形态与中国特殊国情、改革发展成就和问题的全面、理性思考,在此基础上成为时代变革与发展的思想者、先行者。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部分存在自娱自乐的现象,也不能起到引领社会发展和进步潮流的作用,科学研究也往往落后于社会需求和科学发展现状,基础性研究缺乏有效投入,科研成果转化不够,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创新成果较少,解决问题、适应社会尚有欠缺,更谈不上引领社会的发展,也有一些大学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彻底变成了发展职业技能、培养技术人才。但是,民众仍然希望大学作为知识的中心能够在解决许多社会问题时发挥主导作用,过于以发展现实和社会问题为导向,也将使大学丧失独立性,成为亦步亦趋的跟随者,这对大学汇聚的人才而言是一种浪费,也是大学职责的缺失,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将很难在全球视野内的竞争中力争上游,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当代大学不可忽视的功能之一,不仅是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引领,还是风尚革新,都要求大学必须关注社会但要防止过犹不及、保持独立但决不可画地为牢。同时,大学应当提供一个激发创造性的环境,能够容忍研究出来的成果暂时用不上,使得创造性、前瞻性的研究可以得到繁荣发展,用前瞻性的理性思考成果作用于社会,使得社会发展尽可能处于健康、理性、公平、合理、高效的轨道之内,这同样是大学不容推卸的职责[3]。

三、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创一流,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在不同学科不同方面争创一流。要深刻领会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基本途径,那么该如何定位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

现代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10年的洪堡大学,重要标志就在于洪堡大学首次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融合,凭借其特色引领潮流并且蜚声全球。一流大学的成长史已经证明了全球化和本土性相结合是办出高水平和有特色的基本条件,中国的“双一流”建设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坚持中国特色不等于隔绝世界“关门”办大学,同时要凸显中国特色,避免世界一流等同解释为经验复制。

立足特色发展争创一流这个基本途径,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应该是一种矛盾统一体的关系,特色与一流既有所区别又相辅相成,作为大学应该秉持这样的认识并始终坚持辩证统一。一流学科前面有一个定语,那就是世界一流学科,竞争的范围是整个世界,参照系是国际标准。有些学科,可能中国一流就意味着世界一流,而我们能做出这种判断的底气,也一定来自我们对整个世界高等教育现状和一流学科分布的了解,来自长期的跟踪比较和知己知彼。还有些学科,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也许世界上其他国家很少有类似学科,但我们也可能认为它就是世界一流,这种底气也是来自于我们对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洞见,来自对中国学科、中国模式、中国方案可能对破解世界重大难题做出巨大贡献的准确把握。总之,在中国大学建设“双一流”,要准确把握这种关系,就必须坚持国际视野与中国道路的有机结合:一是不能拿来主义,二是不能自说自话[4]。

从全球范围看,有为大家所公认的一流大学,但很难严格定义一流大学的统一标准,可以梳理享有卓越声誉的一流大学成功的经验,特别是理念、制度、指标体系等,但不能简单地拿来主义,必须坚持从世界一流回归中国特色。首先,建设“双一流”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双一流”建设也是中国教育最大的特色。其次,建设“双一流”更加需要坚定“四个自信”。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大学同时需要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文化与牢固树立本土文化自信、借鉴西方优秀先进价值与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证看待实现社会蓝图与需要克服的阶段性问题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定力,敢于、善于同错误的思潮做斗争,无论是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还是推动国际化过程中,都必须坚持全面、理性、正确的价值观念,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随波逐流。

从全球竞争看,中国的“双一流”建设必须扎根中国大地、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特色发展,但对一流的认识和评价不能自说自话,必须坚持从中国特色走向世界一流[5]。首先,建设“双一流”本身就是改革开放走向深入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对标世界一流是开放的“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总结、凝练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独特优势和短板不足,特别是寻找可以借鉴的经验与模式,重点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引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积极对标,在“双一流”建设中根据自身情况取长补短,既脚踏实地又少走弯路,以开阔的视野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好后发优势。其次,顺应和追随世界潮流直至引领世界潮流是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理所应当的目标。世界一流大学必然在某些领域或方面引领世界潮流或处于世界前列,但这些优势首先是立足其本土文化生根發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彰显与巩固,最终成为被追赶模仿的标杆,即世界的首先是本土特色的,特色发展到极致彰显程度,就有足够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表现形式。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而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特殊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至今的综合体量都决定了在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不可能永远是跟跑者、追随者,必然是积跬步、至千里,要关注世界大学发展的大势,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发出中国的最强音、占据耀眼的版图。因此,中国特色必然向着世界一流的目标,最终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卓越发展贡献出具有普适性意义的中国方案,更在全球文明的更迭变化中贡献力量,成为现代文明的领航者。

大学最为基本的内部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大学作为独立的个体首先要处理的是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高等教育发展作为一个整体面临的是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路径选择与整合,立足人才培养这个根本问题,这三个方面的考量也各自从一个侧面回应了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笔者坚信,有志者事竟成,有恒心者事易成,有大智慧者事恒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我国的“双一流”建设必将迈上新的台阶,取得新的突破,早日实现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邱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培养体系——在清华大学第 25 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闭幕式暨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会议上的讲话[Z].新清华,2018-10-12.

[2]赵倩,宋永华,伍宸.世界一流大学引领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伦敦大学学院的文理学位项目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1):95-101.

[3]解艳华.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大学要做社会发展的引领者[N].人民政协报,2016-04-06.

[4]刘继文,聂明局,张南洋生.国际视域下的“双一流”建设及其中国特色体现[J].大学教育,2018(11):18-25.

[5]卢晓中,杨蕾.“双一流”建设的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9):20-27.

猜你喜欢
双一流新时代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