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和重构

2019-05-09 11:48孙伟锋邱文教邓蕾朱明
中国大学教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

孙伟锋 邱文教 邓蕾 朱明

摘 要:为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快形成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从学校重塑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入手,着力重构立足新时代、紧密追踪前沿发展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积极探索“三制五化”相结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治理结构与管理机制,协调推进《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的各项改革任务,以此驱动“以本为本”的一流本科教育质量内涵建设。

关键词: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目标重塑;本科行动计划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重镇、人文精神的高地,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引领力量[1]。“双一流”高校作为我国高校的先遣队,理应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为核心目标,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在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过程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 启动了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强调工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以培养能够引领未来产业界和社会发展的领导型工程人才为目标[2]。四川大学从打造国内最好的本科教育出发,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开启“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为教学育人寻找突破口[3]。清华大学在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时,要求更加明晰其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内涵,探索将理念在实际育人過程中落地和深入的途径和方式,以体现“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内生要素[4]。作为百年高校的东南大学,一直秉承“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传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双一流”高校的新使命、新要求,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一系列内涵建设为核心,为加快构建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与创新活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提升“卓越化、国际化、研究型”的质量内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实践。

一、广泛凝聚共识,重塑培养目标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业,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5]。作为一流大学的基础,本科人才培养的地位与价值取决于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在当前,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更是国家在新时代赋予“双一流”高校涵育一流人才的新使命。

东南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围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主题,针对一流教育理念、一流办学定位、一流培养目标、一流培养模式、一流改革路径和一流保障体系等制约本科内涵发展的核心瓶颈问题,学校于2018年4月起开启了为期3个多月的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共组织260多场专题研讨会、100多场座谈会和100多场师生互动活动,经过师生全方位、多视角的广泛研讨、专家反复酝酿、学校多轮论证,确立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以此为推力,全面启动了《东南大学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以强化内涵建设为根本,以重构知识体系为重心,以深化模式改革为推力,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协调推进“教改20条”的建设与改革任务,为开创一流人才培养新格局,提升一流人才培养新境界,奠定发展基础。

二、紧密追踪前沿,重构知识体系

我校根据培养领军人才战略部署,在通识教育、宽口径个性化专业培养理念指导下,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创新”培养路径,在适应国家本科专业质量标准基础上,融合国内外专业认证标准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新内涵,认真审视各专业知识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需求的契合度,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耦合度,教学大纲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合度,重构具有东南大学特色、符合领军人才培养要求并逐步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实施中班上课、小班研讨过程中,着力加强与第二课堂融通、与社会实践连通、与学生党建工作贯通,增强其亲和力与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同时,通过在各专业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充分挖掘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元素,将其“基因式”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大纲中,贯穿到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切实增强振兴本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

学校在已实施学院内和跨学院文科大类招生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电子信息类、土木交通类、计算机类、机械能环材料类、理科试验班等各个专业全面实施大类培养。为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科视野,构建了相近学科共享的6~8门大类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同时每一位学生必须修读2门及以上跨学科专业课。此外,为强化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科特点,每个专业设置2门及以上综合课程设计和专业综合设计,每个设计至少涵盖3门及以上专业课程内容。为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质,学校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培养方案明确每位学生必须修读15学分以上的贯穿育人全程的学科前沿、科研课题、科技开发、工程实践等系列研讨课,还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案,致力于发挥每一位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活力。

三、创新培养模式,助力学生发展

我校按照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整体规划,进一步深化点面结合、立体交叉、因材施教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构建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卓越计划2.0试验区、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工科试验班、文科试验班、理科试验班、主辅修专业/学位等多种形式构成的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与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的“三制五化”相结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致力提升学生探究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导师制。在优秀生配备导师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全体学生配备导师。在培养方案中独立设置导师学分,要求学生接受导师学业指导,参加学术讨论、研究交流和真实的科研与实践,同时建立研究学分与课程学分的替换办法。

(2)书院制。营造舒适温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促进不同专业背景的交叉、不同思维模式的碰撞、不同兴趣爱好的交融。通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吴健雄学院书院制的功能定位和管理模式,示范并带动全校书院制的改革工作。

(3)完全学分制。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以学生选课为基础,以学分作为学生学习分量和学业进程的衡量,建立“专业准入准出标准”和“人才培养分流机制”,达到某个专业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即获得证书,实现100%的学生具有选择专业的权利。

(4)小班化。自2011年起,学校把构建贯穿育人全程的研究型学习体系落实到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中[6],倡导实行小班化教学。对于低年级学生,课堂教学多以启发式、互动式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研究的乐趣;对于高年级学生,课堂教学多以引导式、探究式、讨论式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手段来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施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5)个性化。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学校不仅在方案设计中为学生增设自主发展学分和课程,而且致力为每位学生搭建自主研学实践舞台,让学生尽早参加自主研究训练,掌握探究学习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互动学习。

(6)国际化。学校在培养目标设定上,具有鲜明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定位。针对当前本科生出国交流人数比例偏低的情况,学校在“教改20条”中明确提出加大对本科生出国(境)交流学习的支持力度,完善出国交流管理办法,鼓励本科生到国外一流大学交流竞技,至2020年派出交流生(3个月以上)占比达30%以上。

(7)卓越化。学校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内涵建设打造“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示范引领基地,以最强势的重点学科、国家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或部省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在本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大力推进优势专业升级改造,进一步彰显特色优势,打造领军人才培养高地。

(8)本研一体化。为解决现阶段本研培养模式割裂、科研训练环节脱节、优势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学校通过持续推进本研一体化教学管理系统建设和培养方案优化,打通本研阶段课程体系设置和课题贯通设计的障碍,将研究生阶段课程向本科阶段开放、将本科阶段SRTP项目和毕业设计高阶目标向研究生学习阶段延伸,促进学生将科研训练的思维内化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和信念追求,进一步提升其创新研究能力。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

我校围绕培养领军人才目标,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统筹规划,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改变现有人才培养治理结构与管理体制,增强投入教育教学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引导和激励广大师生员工潜心教书育人。

(1)优化人才培养治理结构,提升协同联动机制。构建适合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的纵横交叉、运行高效的管理结构,对教务处、学生处、实验与设备管理处、团委、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关键部门,创新多部门协同育人模式,提升协调联动工作效率,汇聚一流人才培养强大合力;建立学生综合指导与服务中心,统筹学生的学习辅导、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学生发展等相关活动,帮助学生早规划、早定位、早发展、早成才。

(2)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针对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重点围绕教师成长发展轨迹链、教师专业发展进阶链和教学专题活动载体链三条主线,进一步完善“入职培训→助教培训→首开课培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骨干教师培养→教学名师培养”六层次教师教学培养体系。以校本培训为依托,重点建设“教学基本理论、教学基本技能、专业提升技能”系列培训教程,同时增加校内专题培训、专家主题讲座、境外课程进修等多元化的培训频次。大力推动信息化技术与学科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着力加强基于网络的教育技术培训。至2020年,为每一位教师建立电子教学档案袋,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教学交流、合作、研讨和优秀教案分享等,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3)优化教学奖励机制,激励教师潜心育

人。为激勵教师潜心本科教学、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增强其从事教育事业的成就感,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爱岗敬业的教学文化和育人氛围,学校在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设立教学杰出奖,以表彰在教育领域和全校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鲜明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的教师;设立教学优秀奖,以表彰在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方面有感人的事迹,教学水平高、教学评价优,深受广大学生推崇和喜爱的教师;设立教学新秀奖,以表彰在做好科研的同时,积极投身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和同行好评的年青教师,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致力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4)完善教师考核、职称/职级晋升制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修订和完善职称/职级晋升等相关规章制度,加大教学效果考核评价结果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或晋级)、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中的运用力度,并将国家教学成果奖等同国家科技成果奖纳入晋升或晋级破格条件。完善教师教学考核办法,对教学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必须重新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授课,否则取消教师任职资格。优化人事积分系统,增加教学部分的基准分值,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权重。为发挥院(系)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职责,给予院(系)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调整与教学相关量化性指标的加权系数。

(5)建立院(系)绩效考核办法,提升人才培养质效。根据学校KPI考核的总体原则,人才培养部分占总绩效的60%。教务处按照按劳分配、兼顾定量与定性、突出贡献、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则,对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工作量、授课质量、教学成效和学生发展四个部分进行考核,四者之间占比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其中,授课质量由学校组织专家对随机抽取的教师授课录像进行考评得到;教学成效主要包括教学改革与建设(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改项目)、学生指导(学生竞赛、学生成果、学生出国交流人数)和教学组织与运行(基层教学组织运行情况、教学事故、学生管理事故)等。院(系)根据学校考核结果和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绩效分配方案。

参考文献:

[1]吴岩.全面把握形势 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全面发挥教指委作用[EB/OL].https://www.sohu.com/a/273495363_564470,2018-11-06.

[2] 肖凤翔,覃丽君. 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改革的形成、内容及内在逻辑[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2):45-51.

[3] 谢和平.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6(1):4-7.

[4] 杨斌.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 全面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模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6):1-6.

[5]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2015-10-24.

[6] 邱文教,赵光,等.高校学生对研讨课认知与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139-145.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体系
基于中职生的呼叫中心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河北省文化产业技能型人才“瓶颈”分析及培养体系构建
基于执业能力基准的工程管理专业“三型”人才培养
深化改革 激发活力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