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研究

2019-05-10 06:17陈红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小学数学

陈红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小学阶段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随后对合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小学数学内容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本文引起读者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内容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144-01

随着人们理念的转变,教学模式愈发趋向多元化,传统授课模式的弊端不断被揭露,当下在小学授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数学领域。

1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1.1 合作小组组建过于自由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尊重学生的意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组由学生自由组合,忽视了学生的特点,以及小组成员的搭配是否恰当,导致学习小组组成不合理,这对小组合作学习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时,教师要在学生组合合理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进行分配。不能让差生扎堆一个小组,也不能让优生扎堆一个小组。

1.2 存在“小权威”现象

小学阶段,学生的判断力尚未成型,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存在着盲目的崇拜。在讨论问题时,也以成绩好的学生的发言为标准,差生基本不发言或者不敢發言。久而久之,小组合作学习的资源就不断地像成绩好的学生倾斜,成绩差的学生极容易被忽视。这种小权威现象,即以成绩好的学生的发言为标准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小学合作学习的优势的发挥。

1.3 学生个性心理较强

当下每个孩子都是家长心中的心头宝,是家里面的小皇帝,家长宠着,学生都是非常有个性的在小组合作里面,学生会代入自我个性,都喜欢在小组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小组的中心,这样对于小组讨论是不利的。其次,学生自我意识太强,也会导致讨论问题片面化,不愿意与人交流合作,从而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1]。

1.4 小组合作缺乏明确目标

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对课程要求,课程目标,教学大纲等基本没有把握,对学习目标的确定也不准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首先要进行课程要求的讲解,明确学习目标。切不可什么都不做,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学习。因为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极为丰富的,并且世间万物都是联系的,让学生自由讨论,必定会导致天马行空和漫无边际;此外,小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不足,自由讨论不利于其合作学习。综上,教师必帮助学生界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朝着既定的目标去讨论。

1.5 教师欠缺领导学生合作学习的素养

随着社会对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度的增加,教师在授课时,也趋向与选择这种模式,但是由于教师小组合作教学素养和经验不足,使得小组教学的优势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具体而言,部分小学数学老师,为了回应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对小组教学的呼声,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味地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讲授知识。但事实是部分小学数学的知识并不适合,强硬采取,反而会适得其反。再者,也存在着部分教师,为了回应校方的教学要求,在填写教案时,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未采用[2]。

2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2.1 图形与空间领域的教学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都是非常基础的,空间图形犹是如此,因而在学习空间图形的知识点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效果是非常好的。这主要因为,小学阶段,学生对一些度量单位如厘米、米等都有一定的概念,因此在学习长度单位的知识点时,教师可通过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加深学生对这些度量单位的认识。比如从课桌的长度,教室的长宽等引入,然后给小组成员布置任务,让其回家观察并且测量餐桌,自己的书桌,床等等的长度,然后讲所得的数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比较。再比如,学习三角形时,教师可先对三角形的概念、定义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何为三角形,随后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三角形,看一下哪个小组找得多。随后,让学生观察各个小组所找到的三角形,以及它们常出现的地方,对三角形的实际功能、用处等进行概括总结。通过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更能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效果是非常好的。

2.2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

作为小学阶段数学科目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数与代数主要包含数的认识也数的运算两大块内容,这两大块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具体而言,这两大块内容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需要教师明确知识点的学习目标,然后设定一定的场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自由讨论,合作学习。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一节整数的认识当中,老师首先要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整数是什么,随后设定一定的场景,限定一定的范围,让学生组成小组,认识0-100以内的整数,并且小组成员可对整数的大小进行大小的比较,互相拼读整数。其中数的选择,可由小组成员自由选择,比如小组人数、班级人数以及教室课桌数量、学校教室数量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加深刻的了解数的定义,数的读法,大小比较等等知识点[3]。

2.3 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数学教学

统计与概率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学习这一块知识点时,教师要更加注重小组学生的合作学习,让他们从生活的例子中去认识概率和统计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第八单元的可能性时,就可以通过问题的引入,随后让小组讨论举例生活中的不可能事件、绝对事件还有不可能事件[4]。

3 结语

小学数学阶段,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有效果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绝非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通过这种方式学习。经过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几块内容非常适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 范肖波.适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研究[J].俪人:教师,2016(8):51.

[2] 孙晓雷.适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24).

[3] 何俊婷.适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研究[J].中华少年,2016(14).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小学数学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