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爹妈也难当

2019-05-11 02:01中村幸昭肖燕编辑丽叶设计侯宇
妈妈宝宝 2019年5期
关键词:狮群雄狮考拉

文/中村幸昭 译/肖燕 编辑/丽叶 设计/侯宇

你听说过最不可思议的辅食吗?是从妈妈肚子里“拉”出来的……你知道鸟类也能喂母乳吗?而且爸妈都能喂哦!你知道动物界也有“接生婆”和“保育员”吗?尽职程度不亚于人类!如果我告诉你,王者范儿的雄狮其实是吃软饭的小白脸,鸵鸟妈妈在帮老公的小老婆养孩子,还有种不要脸的动物,专在别人窝里生孩子,你会觉得不可思议吗?同样是爹妈,看看这些动物们的不同命运吧!

最不可思议的辅食

考拉熊慵懒的样子一直让人印象深刻,但更让你惊讶的恐怕是它们小时候吃的断奶食品——是从考拉妈妈的肠道里直接拉出来的哦!

从不浪费无谓的能量

看到考拉熊,就产生想抱一抱它的冲动,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吧?熟悉人的猫狗有时还会抓挠人,比较起来,考拉熊可以说是天生的布娃娃。考拉熊虽然是野生的,可是只要在树上,即使有人靠近它也不会逃跑。为了不浪费无谓的能量,它对周围发生的事都做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众所周知,考拉熊是动物界最偏食的家伙。它们除了尤加利树叶之外别的什么都不吃。它们的交尾和生产也都是在树上进行。考拉熊一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睡觉。这是因为它不能够吸收到很多的营养,所以它尽可能过着不消耗能量的日子。除非有什么大事,不然考拉熊不会下到地面上来。

辅食由妈妈“拉”出来

考拉熊和袋鼠一样,一年产一头幼仔。宝宝同样需要靠自己的力量爬上母亲的身体,到达育儿囊。小考拉熊大约要花6个月才能长全毛,这个时候看上去才像个小考拉熊的样子。当它从育儿囊中探出头,用惺忪的睡眼开始眺望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是它即将断奶的时候。每到这时,考拉熊妈妈就会开始用特制的婴儿食品喂自己的孩子了。这个婴儿食品其实就是考拉熊妈妈吃下的半消化的尤加利树叶。考拉熊妈妈从尾部拉出喂给孩子,真是特别的方法!

不过这种独特的喂食方式,其实是很符合科学原理的。因为尤加利树叶里多含纤维和油分,很难消化,有的叶子还含有毒素,所以它并不适合作为刚断奶的孩子的食物。但是考拉熊又只吃尤加利树叶,所以考拉熊妈妈才会先把它变得易于消化后再喂给小考拉吃。

在吃这种婴儿食品时,小考拉熊会从口袋中探出身体,把鼻尖凑近妈妈的肛门,直接进食。在这样进食的过程中,小考拉熊会记住妈妈吃的叶子的味道,慢慢地就会自己直接揪树叶吃了。

鸟类也喂母乳?

原来喂母乳并非哺乳动物的专利,鸟类也可以喝母乳长大!万万没想到,身边最常见的鸽子,竟然有如此厉害的本领,而且不仅是妈妈,爸爸也能喂哦!

爸妈都能分泌“母乳”

有一种鸟,可以和哺乳动物一样,用乳汁养育孩子。这种鸟类谁都见过,就是鸽子。而且也不是什么鸽子的特殊品种,所有的鸽子都用乳汁抚养孩子。这种乳汁叫做鸽乳,除了水分之外,还包含了蛋白质和脂肪、若干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这种乳汁是一种脓液,外观和硬度很像白软干酪。

鸽乳并不是像哺乳动物一样来自母亲的乳房。鸟类的食道里,有一部分鼓起形成一个器官——嗉囊。这是暂时储存食物的地方。当鸽子夫妇开始在巢里孵卵时,嗉囊的一部分就开始变厚。然后,到雏鸟出生的时候,变厚的壁就从内侧开始脱落。这就是鸽乳的本来面目。鸽子父母吐出剥落的嗉囊内壁,喂给幼鸟。鸽乳并不是母亲的专利,父亲也可以分泌,它们轮流喂养幼鸟。

神奇的构造,按发育喂养

雏鸽在孵化后几天内只靠鸽乳存活,渐渐就开始进食父母所吃的食物。鸽子父母把食物存在嗉囊里带回来,混合鸽乳喂给孩子。这就是鸽子的断奶食品。有趣的是,在雏鸽刚刚孵化出来的时候,鸽乳决不会与嗉囊中的食物混在一起。鸽子身体的构造使得它能随着雏鸽的生长而喂给适当的食物。

动物界的接生婆

动物界也有接生婆,你听说过吗?“接生婆”不仅负责给孕妈加油打气,还会一刻不离地保护母子。

象群的重点保护对象

大象是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陆上动物中个子最大的,连百兽之王狮子、老虎也会对其庞大的身躯而敬而远之。但是,小象就没这么幸运了,因此,小象也是象群的重点保护对象。

大象的妊娠期长达22个月,是人的2倍以上,所以象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发育得很完全才被生下来。刚生下来的象宝宝尽管比妈妈小得多,但也有1米高,100千克以上。

大象一般4年左右生产1次,在森林茂密的地方,站立着生产。而在它生产之地的周围,象群会团团围绕着,在生完之前不让任何动物靠近。

“接生婆”全程陪伴,贴心照料

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大象生产时,一定要有“接生婆”在场。这个接生婆就是和“孕妇”在同一象群的一头母象,它会贴身照顾孕妇和宝宝。接生婆会鼓励想要成为母亲的大象,替它把新生的象宝宝清洁干净,照料得十分周到。平安出生的象宝宝站起来后,象妈妈和接生婆就会带着它回到象群中。接生婆会保持自己和象妈妈的位置,让象宝宝走在中间。

大象哺乳是站着的,小象把还很短的鼻子向上卷起,用舌头和上颚顶住妈妈前脚跟部的乳房喝奶。象宝宝的奶量多得惊人,出生后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它们每天要喝母乳200次以上。每次只有几十秒,妈妈不管是否方便,只要小象要喝奶,妈妈就会站好给孩子喂奶。小象要到3岁左右才会彻底断奶。

最尽职的保育员

到幼儿园接孩子的场景,在动物界也可以看得到!在企鹅们的繁殖地,有专门看管孩子的保育员,尽职地照顾着爸妈不在身边的企鹅宝宝们。

离婚率极低的阿德利企鹅

企鹅作为南极的象征广为人知,它们在高纬度地区的严酷环境中,顽强地抚育着小企鹅。其中,最有名的是阿德利企鹅的育儿。每年到南极10月,夏天开始时,这种企鹅就聚集到固定的繁殖地进行繁殖。繁殖地的规模相当大,有时甚至几十万只企鹅聚集到一起。

公企鹅会先到繁殖地,在中意的地方做巢,等着母企鹅。大部分阿德里企鹅夫妇每年都是同一对在一起。它们感情深厚,离婚率仅仅只有百分之十几。

企鹅夫妇记得彼此的声音,它们通过鸣叫打着招呼找到对方。当找到对方后,阿德利企鹅夫妇就在它们的地盘内用石块做好的窝里交尾产卵。每对夫妇的地盘只有1平方米大小。

通常一次繁殖产两个蛋。产下蛋后,一直没有进食的母企鹅就让丈夫照顾蛋,自己去海里觅食。当然,被留下的丈夫就得空着肚子继续孵蛋。如果以为只有被留下的丈夫很辛苦,那就错了。过了几天后,进食后恢复了体力的妻子会回来接替丈夫孵蛋。做妻子的先出去觅食也只是因为生产消耗了比较大的体力,所以与其说妻子心狠,不如说是丈夫体贴。

神奇的企鹅托儿所

在蛋孵化后的3个星期内,企鹅父母仍然一如既往,一个留守巢穴,一个去觅食。渐渐地,父母运来的食物的量开始不够,父母就得把孩子留在窝里,一起去工作。这个时候,阿德利企鹅就会像人类一样,把孩子寄放在托儿所。被父母留下来的孩子们会集中在同一个地方,担任保姆工作的是那些还没参加繁殖或是繁殖失败的个体。保姆们会在托儿所外围分散站立,把出来玩耍的小企鹅带回去,或是把袭击它们的敌人赶走。

在企鹅托儿所里甚至还能看到人类在幼儿园能见到的“接孩子”的场景。带着食物从海里回来的父母会在托儿所的外面呼唤孩子。父母和孩子彼此记得对方的声音,被父母叫到的孩子会走出托儿所,迈着小步回到父母身边。

在幼儿园外面,小企鹅吃下从父母口中吐出的食物后,会再次由托儿所看管。当小企鹅出托儿所时,会有两三只保姆企鹅跟在它的周围。在企鹅父母喂食时也待在周围,当小企鹅进完食时,就再把它带回托儿所。

最不负责任的妈妈

鸟类的育儿,一般是做巢、产卵、孵化,雏鸟出生后由父母喂食,在父母的保护下直到离巢独立的那一天。但是,鸟类里面也有狡猾的母亲,既不筑巢,也不照顾孩子,居然把自己的蛋下到别家的窝里,让别人替自己养育孩子!

产下卵,头也不回地飞走

这种习性被称为“托卵”,杜鹃鸟就是以此而出名的。每个杜鹃妈妈都有确定的托卵对象的种类,这个对象产的卵模样要和杜鹃妈妈的卵非常相似。

杜鹃妈妈一旦盯上了合适的代理妈妈,从对方开始筑巢时起,就停在附近的树上考察情形。当鸟巢完成,对方产下卵后,杜鹃妈妈瞄准对方的一点点空隙,侵入鸟巢,在短短十秒内产下自己的卵。产完卵后,又迅速地飞走,去寻找下一个代理妈妈。对自己产下的卵,连头也不回。

争气的杜鹃宝宝

被下在别的鸟窝里的卵,由代理妈妈孵化,长成雏鸟。这时,杜鹃雏鸟就会发挥它惊人的生活能力。一般杜鹃蛋会比代理妈妈的蛋早一两天孵化出来,孵化出的杜鹃雏鸟就会把其他雏鸟和未孵化的蛋用背部拱起,一个个推出巢外。杜鹃雏鸟有这样的习性,会把碰触到背部的东西拱起,一直推到窝边。在鸟窝里,其他的蛋和雏鸟就成了牺牲品。在同一个鸟巢里孵化出几只杜鹃雏鸟时,情况就更加恶劣了。为了把对方推出巢外,它们开始了一决生死的推挤比赛。这也许是残酷的,但是被母亲遗弃的杜鹃幼鸟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这么做。也许正是因为杜鹃幼鸟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杜鹃妈妈才能放心地托付给其他人吧。

托卵也碰壁

事实上,每次托卵也不是万无一失的。有时杜鹃妈妈中途会被鸟窝主人发现,特别是那些长期和杜鹃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鸟,对于杜鹃的警戒心很强,防御也很严密。挑起战事的杜鹃妈妈也很拼,不管被击退几次,甚至被到处啄遍,也要强行飞进鸟巢里产卵。当鸟窝主人察觉到以后,有的会把杜鹃蛋抛出窝外,甚至抛弃窝里所有的蛋。杜鹃妈妈也会开发一些新的托卵对象,它们对于托卵的防御体系不够完善,容易有空子可钻。

最负责任的爸爸

各种动物里,都有很会抚育孩子的父亲。但是,不管这些父亲怎么努力,都生不了孩子。绝无仅有的能体验生孩子痛苦的就是海马爸爸。

爸爸生产育儿,妈妈甩手掌柜

虽说是父亲产子,但并不是在雄海马身体里能产生卵子。卵是在雌海马体内产生的。雄海马的腹部有个叫育儿囊的袋子。雌海马把卵产到这个袋子里。在袋子的内面,有像网眼似的褶皱。卵被一个一个包裹在褶皱间。产下的卵,在父亲的育儿囊中受到保护而成长,海马爸爸有时会张开袋口,以替换袋里的海水。

海马妈妈把卵托付给丈夫后,就飞快地跑到别的地方去了。而海马爸爸抱着大大的、鼓胀的肚子,看上去就好像怀了孕的笨重身躯。通常海马爸爸会抱50~60个卵,有的种类会抱100个以上。要这样抱50天左右,真的很辛苦。

爸爸是家一样的存在

育儿囊里的卵吸收着袋内的营养,在充分发育后孵化。临近孵化时,海马爸爸的育儿囊胀大到几乎要破裂。在孵化前,海马爸爸前后弯曲身体并跳来跳去,或把肚子顶到岩石上。看上去就像是在生产的痛苦中挣扎。有时它还会用尾巴缠在海藻上,还看得出使劲的动作。

海马宝宝在父亲的育儿囊里从卵孵化,就从育儿囊口一个接一个地走到外面来。它们的身体虽小,但已经是和父母相同的模样,也能自己自由自在地游水。海马虽没有巢穴,但对于海马宝宝来说,海马爸爸是家一样的存在,它肩负着父亲和母亲的责任。

最有心机的老婆

动物界,也有正室和小三之争,雄鸵鸟正大光明地把“小三”领进门。而正妻的“正室范儿”拿捏得则相当有心机。

大大方方请“小三”入室

雄鸵鸟找到中意的伴侣后,会邀请雌鸟到它势力范围内的几个巢去——其实就是雄鸟用脚在地面上践踏出的一个浅坑而已。雌鸟被邀请到巢中之后,就开始每隔一天生下大约一打蛋。蛋生下后,白天由鸵鸟妈妈坐守巢中,晚上则由父亲轮值,防御外敌。

在雌鸟生下第一个蛋之后两三天,雄鸟开始把别的雌鸟带到巢里来。也就是说,正妻生着蛋的时候,把小老婆也带到家里来。如果是人类,早就大吵大闹起来,可是放到鸵鸟身上,什么事都没有。不仅如此,小老婆还会在正妻守护着的巢里下蛋。小老婆也不止1个,多的时候会达到6个。

看上去的“不分你我”

这些小老婆们在几分钟内生下蛋就离开了。而正妻看上去并不讨厌它们,而是允许它们把蛋生在自己守护着的巢里。这样,一个巢里会有18~36个蛋,但一只鸵鸟最多只能孵20个蛋。这样一来,理所当然会有孵不了的蛋。鸵鸟妈妈在孵蛋前,会留下自己能孵的,把剩下的孵不了的蛋拿出巢外。被放到巢外的蛋,在巢外侧一两米的地方,围绕巢摆放。

你也许会感叹:“连小老婆生的蛋都孵,真是贤惠啊!”其实,它们可没有看上去那么好。只要调查一下巢外的蛋,就会发现,这些都是小老婆生的,正妻生的都被留在巢里。这些蛋看上去没有区别,只有鸵鸟妈妈自己能够分清哪些是自己生的。在巢外布置的这些蛋,当有外敌入侵的时候,这些蛋就会被牺牲,而自己的孩子就会得救。真是心机深重!

当然,鸵鸟妈妈不会把所有小老婆生的蛋都丢弃,还是会留一部分在巢里。孵出的鸵鸟幼鸟在父母的守护下迈着小步到处走动,看上去非常和睦幸福。即使这些孩子中混杂着其他不同妈妈的孩子,鸵鸟父母也完全不在意。

最霸道的老公

提起“王者风范”,总能让人联想到雄狮。但现实中,雄狮可没那么伟大,恰恰相反,像个“吃软饭”的暴脾气小白脸,完全颠覆了人们心目中的伟岸形象!

雄狮易被取代

狮子以群落为单位,每个狮群由4~12头成年母狮、1~4头成年公狮及小狮子们组成。狮群容纳狮子的数量是有限的,没法进入任何狮群的狮子只能过着流浪的生活。流浪的狮子们会组成一个集团,把某个狮群的雄狮赶出去,以得到狮群。通常,狮群中的雄狮,每2~3年就会被别的狮子取而代之。与此相比,母狮与公狮的交替无关,几乎一辈子在同一个狮群中度过,它们关系坚固,合作捕获猎物。

雄狮靠抢夺别人的劳动成果为生

猎获物是狮群全体的食物,吃猎物的顺序是强者为先。狮群中的雄狮,自己几乎从不捕猎,而是靠掠夺雌狮的猎物生活。猎物小的时候,雄狮们就会独占,不会分给雌狮和幼狮。所以,雄狮离“王者”的形象相差甚远,简直是吃软饭的“小白脸”。而且还是个“暴君”,难以应付。也许是对雄狮早就绝望了吧,母狮们互相合作,为一族的繁荣努力。它们不仅负责捕猎,还要育儿,齐心协力操持一家上下。

非亲生的小狮子会遭到残杀

狮宝宝出生后,狮妈妈们的共同保育就开始了。只要有饿肚子的宝宝,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孩子,狮妈妈都会喂奶,这在哺乳动物中是极为少见的。母狮们把家族的血脉看得比自己的血脉更加重要,但与此相反,雄狮们则强烈地执着于自己的血脉。当狮群中的雄狮被更替成别的雄狮时,狮群里还在喝奶的小狮子们就会被新爸爸们残杀。对于它们来说,养育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毫无意义。没有要哺育的孩子,母狮们就能很快繁殖。为了能尽快让母狮们生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孩子就变得碍事,需要尽快铲除。

最万全的保护

都知道袋鼠有育儿囊,这可不是一般的藏身之处,小袋鼠要在这里度过将近一年的时间。而且在小袋鼠出来前,袋鼠妈妈即使再怀孕,腹中胚胎也会暂停发育,直到小袋鼠不再依赖育儿囊为止。

未发育完全就出生

袋鼠一般一次会产一头仔袋鼠。怀孕时间和其他有袋类动物一样短——33天左右。有袋类动物的宝宝鱼有胎盘类动物的宝宝相比,生下来时是非常不成熟的婴儿——全身赤裸,眼睛耳朵都没张开,后腿和尾巴也没长好。虽然妈妈的肚子上有个口袋,不过袋鼠宝宝并不是直接被生在口袋里。生出来的小袋鼠必须爬上妈妈的肚子,自己寻找口袋。

在临产前,袋鼠妈妈会用舌头将袋鼠宝宝到育儿囊的道路舔干净。有人说这样做是为了让袋鼠宝宝能顺利地到达育儿囊而舔出气味。

袋鼠宝宝从生下来到进入口袋大约要3分钟。终于辛苦到达育儿囊的袋鼠宝宝从袋口进入后,马上衔住四个乳头中的一个开始吮吸,就这样度过几个星期。

5个月内不离开育儿囊一步

一旦开始喝母乳,当然就会排泄粪便,可是袋鼠宝宝进入育儿囊后就不出来了。如果就这样不管的话,育儿囊里的环境肯定会变得糟糕极了。不过这种事基本上不会发生。袋鼠妈妈非常爱整洁,所以总是用舌头把孩子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绝不让房间变脏。

就这样,在大约5个月的时间里,袋鼠宝宝不离开妈妈的育儿囊一步,茁壮地成长着。慢慢地,眼睛和耳朵都张开了,体毛也长全了。而后腿和尾巴也变得发达,像一个小袋鼠的样子了。到这时候,小袋鼠开始时不时走出育儿囊,在周围转转。不过不会离开妈妈太远,只要受到一点惊吓,就会立马跑回妈妈这里,躲进自己的儿童房。这个时候,袋鼠妈妈会张开前脚弯下腰,打开口袋,摆出一个让孩子容易逃入的姿势。

能分泌两种完全不同的母乳

袋鼠宝宝在育儿囊中待的时间,在有袋类中算很久的,一般会度过一年的袋中生活。一直小袋鼠使用这么久育儿囊,妊娠的间隔应该也会变长吧?事实上不是这样。袋鼠甚至可以在生产后马上交尾妊娠。不过要是接二连三地产仔,口袋就会超载了。所以袋鼠即使怀孕了,在前一个宝宝能走出口袋之前,子宫内胚胎的发育会保持停滞状态,直到前一个孩子出生6个半月后,变得容易照顾了,下一个孩子才会开始生长。

但是,即使有着这么方便的身体构造,有时也会发生前一个孩子还没完全离开育儿囊时,下一个孩子就出生了的情况。这个时候,袋鼠妈妈就会发挥它惊人的特技——分泌出两种不同的乳汁。给刚出生的小宝宝的是蛋白质丰富的母乳,而给正在发育期的爱撒娇的宝宝的是脂肪丰富的母乳。

最执着的孕妇

长长的脖子和腿,奇形怪状的角,奇妙的身体花纹,无论是哪个,都是其他哺乳动物身上看不到的。不仅外貌奇特,长颈鹿的生子方式也很奇葩。

每次在固定的地方生产

长颈鹿是站立着生产的,也就是说,长颈鹿宝宝是从2米高的地方降生的。出生时它前脚向前方突出,从头部开始产出,好像游泳跳水的姿势。很大多数食草动物一样,长颈鹿宝宝出生后很快就能站立行走,然后找到妈妈的乳头喝奶。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长颈鹿生产的地方。雌鹿经过1年零3个月的妊娠期后产下幼仔。当临近生产时,雌鹿会离开集体,走向生产的地方。一般每头雌鹿都有固定的地方,在鹿妈妈们的活动范围内有好几个这种生产的地方。多数鹿妈妈会再次重复使用同一个地方,即使附近就有其他的生产地点,妈妈们仍然会大腹便便地走到远处自己中意的地方生产。调查发现,有的长颈鹿同一个生产场所连续使用了15年。

猜你喜欢
狮群雄狮考拉
雄狮少年
孤单的小考拉(上)
孤单的小考拉(下)
当凶猛狮群遇上可爱“狮父”
计数:新春大舞狮
中少总社推出 《超级狮群》探秘大自然
渴不死的考拉
真是捡的
铁甲雄狮空降技
考拉为什么不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