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矿山资源储量动态变化类型与特征研究

2019-05-13 09:06林中月
中国煤炭地质 2019年4期
关键词:矿业权煤炭资源核实

林中月,刘 亢

(1.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北京 100038;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推动煤炭产业供给侧改革,降产增效成为煤炭企业的首要任务,但2017年中国原煤生产总量出现恢复性增长趋势,全年总产量为35.2亿t,同比增加1.1亿t,增长3.3%[1],同时从近几年我国的能源结构比例分析也能看出[2](表1),煤炭在能消费构成中的主体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成为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在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各阶段中,资源储量管理是贯穿其中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实时、准确的掌握资源储量变化及原因,可以有效促进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

表1 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和生产总量比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煤炭矿山储量动态监管是一项以现行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对矿山企业的保有、开采、损失和新增煤炭资源储量进行测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储量消耗和损失情况进行审查备案、核销的制度[3]。目前,我国已全面建立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制度,储量动态变化是矿山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调研分析国内不同生产规模、开采年限、开采方式的70家煤炭生产矿山,以矿业权范围内年度储量变化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将煤炭矿山资源储量动态变化按成因划分为:开采动用储量变化、重新核实储量变化、复采资源储量变化、压覆资源储量变化和界外动用储量变化五种类型, 并对各类型的产生原因及特征进行分析,为煤炭资源产业规划和动态管理提供思路和对策。

1 开采动用储量

开采动用储量简称动用量, 是矿产资源的直接消耗,包括已开采部分的采出量和损失量之和。其中,采出量是指生产中实际采出的煤量;损失量是指开采过程中遗留于已采区中不能采出的资源储量,亦包括各种原因造成邻近煤层被破坏无法开采的资源储量[4]。动用量是矿山有计划、有目的开展的资源采掘工作,是煤炭矿山生产工作的中心。

在调研的70家矿山中均有储量动用(表2、图1),且动用量占年度储量变化量比例高,平均为68.8%(图2),其中有37家矿山占比100%。可以看出,开采动用储量是矿山最稳定和最主要的储量变化原因,是矿山资源储量动态管理的核心,矿山应以图表、台账、月报、年报等形式对采出量和损失量进行详细分类统计,为损失率和回采率的计算提供原始数据,为资源的理规划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表2 煤炭矿山不同类型储量变化特征表

a.全部矿山(70家); b.储量核实矿山(28家); c.复采矿山(9家); d.压覆矿山(5家)图1 不同储量变化类型在矿山年度储量变化量中的占比Figure 1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resource and reserve variation types in coalmine yearly variation

2 重新核实储量

本文所指重新核实储量包括矿山在其矿业权范围内的补充勘探和采勘对比引起的储量增减。补充勘探指通过系统的补充勘探工程或采掘揭露证实的煤层厚度、可采边界、煤质等发生变化引起的储量增减;采勘对比指在开采后总结,已开采区域内的煤层厚度、可采边界、煤质等与原地质报告比较发生变化引起的储量变化[4]。重新核实储量引起的储量变化并非资源储量的绝对增加与消耗,而是对原储量计算的修正与补充,甚至是部分储量的类别调整。

根据调研结果分析,70家矿山中,年度内进行重新核实储量的矿山为28家,占总矿山数的40.0%,两年内为46家占65.6%,五年内则达到了100%,此外,储量核实引起的储量变化量在矿山年度储量变化中占比较低,在全部70家矿山平均仅为4.3%(图2),在28家已开展储量核实的矿山中平均占7.8%,重新储量核实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煤炭矿山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储量修正工作,尽管引起储量变化量较低,但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规律性,煤炭矿山需根据自身实际开采和地质情况,在有专业资质的地勘单位配合下完成储量核实工作,及时向主管部门报批备案。

3 复采资源储量

由于开采工艺、装备的提升以及煤炭深加工等技术提高,对生产矿井各时期的采空区残存煤进行回收的煤炭资源储量称之为复采资源量。包含煤质较差的高灰、高硫、低发热量煤炭资源,残存的各类保护煤、边角煤、薄煤层煤炭资源和各类压覆煤炭资源(针对于开采工艺提高后对应的部分压覆资源)[5-7]。

受限于当前的开采技术和复杂地质条件,开展复采资源的矿山较少,所调研70家矿山中仅有9家开展该项工作,所引起的储量变化量亦较小(图1),在全部70家矿山中仅占1.1%(图2),在9家开展复采的矿山中占7.8%。复采的煤炭资源多为边角煤和高灰煤,尽管复采矿山少,复采量有限,对储量变动影响小,但复采资源是对资源的节约,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延长了矿井的服务年限,在进行储量动态管理时,煤炭企业需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扶持和奖励力度,此外,复采所获得的煤炭资源原已计入损失量及压覆量之中,需要对复采量单独进行计算,独立进行损失量和回采率计算。

4 压覆资源储量

压覆矿产资源,实质上是对矿产资源的处置,根据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所有权包括矿产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所以对矿产资源的压覆必须得到《矿产资源法》授权部门的许可。压覆资源储量包括矿井压覆资源储量和井田范围外需要保护的地表建筑物、水体、城镇、各类国家及省级保护区所压覆的资源储量。压覆资源储量不属于直接消耗的资源储量,甚至部分压覆资源在条件允许时可以进行回采利用,如闭坑时可以对矿井压覆的部分资源进行回采,开采及回填技术提高后可以对部分建筑物下矿产进行开发等[8-10]。本文中所讨论的压覆矿产资源是指非矿山生产需要引起的矿山已取得合法开采资源的压覆。

压覆资源在矿山资源储量动态管理中有两个特点:首先,压覆资源的矿山数量少,在所调研矿山中仅5家,占7.1%;另一方面,压覆资源量巨大,5家矿山压覆量占其矿山保有储量的5.0%~69.1%(表3),而年度内储量变化平均占比高达87.1%。压覆资源主要原因为城镇扩建、机场、水库、工业项目、自然保护区等(表3),常出现在人口密集和生态脆弱地区,山东、安徽两省被城镇建设压覆的煤炭资源量达到42.7亿t和60.6亿t,分别占资源储量的20.4%和28.1%[10],内蒙古某矿山由于城市扩建的大规模压覆,导致其矿井服务年限减少45a,井田面积缩小50%。压覆资源在煤炭矿山储量动态管理中可谓是个例,但其对矿山储量的管理甚至矿山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应作为一种计划外的储量动态变化进行处理。

2010年,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煤炭资源可以压覆,但需要履行相关的报批程序,征求矿业权人意见并给予合理补偿。所以在煤炭资源储量动态管理中,发生压覆资源矿山的矿业权人一定要高度重视,必须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协调一致,提前做出规划,要同时照顾到能源生产、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多方面,提交具有资质的地质勘查单位编制压覆矿产资源情况调查报告,将其对矿山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

表3 资源压覆矿山情况一览表

5 界外动用储量

界外动用储量包括动用矿业权外资源储量及矿业权内储量被非矿业权人动用所引发的储量变化。主要分两类:第一,矿权人对采矿许可范围外资源的开采。一般为采矿许可平面范围内超出规定标高资源量和超出平面范围外的资源量,通常称为“超层越界开采”;第二,非矿权人对采矿许可范围内资源的开采。主要包括外部企业、个人等非矿权人对矿山矿业权内煤炭资源的开采与破坏。界外动用储量所引起的矿山资源储量变化属于非法行为。

2017年3月1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三部门联合召开会议,部署开展煤矿超层越界开采专项检查整治行动[11],这表明界外动用储量在我国煤炭矿山仍有发生。

界外动用储量属于直接消耗的资源储量,是对国有资源的非法破坏,矿权人要诚信自律,发生此种情形应据实向资源监察管理部门反映,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对于已经破坏的资源储量应进行核实备案。

6 结论

(1)煤炭矿山资源储量动态变化按成因划分为开采动用储量、重新核实储量、复采资源储量、压覆资源储量和界外动用储量五种类型;

(2)开采动用储量是煤炭矿山年度储量变化的主体,存在于所有生产矿山,储量增减占比高(68.8%);重新核实储量是矿山有计划进行的储量修正工作,广泛存在于生产矿山(40.0%),储量增减占比低(4.3%);复采资源储量是矿山依靠工艺、设备提升回收的资源,年度内存在于少数矿山(12.9%),储量增减占非常低(1.1%),此三类储量动态变化是矿山有计划、可预见的资源储量变化,是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主体。

(3)压覆资源储量实质是对矿产资源的处置,仅存在个别矿山(8.6%),但引起的储量变化量巨大(87.1%),严重影响矿山的生产,需按国土资源部相关办法和要求,进行储量的核减报批;界外动用储量是非法行为,需对违反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

猜你喜欢
矿业权煤炭资源核实
安徽省完善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机制
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研究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2020年5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矿业权出让分级管理”
中国矿业权出让制度市场化改革回顾与展望
基于节能减排理念的选煤技术分析
基于企业层面的矿业权抵押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完善措施
环境保护视域下的煤炭资源绿色开采
山西:3年内暂停出让煤炭矿业权
中国2012年增速确认为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