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肝熄风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2019-05-13 01:44曾庆声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阴虚肝肾发生率

曾庆声

摘要:目的 观察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应用镇肝熄风汤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原则,将120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镇肝熄风汤治疗,观察血压水平、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压水平、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镇肝熄风汤治疗,既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压水平,又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镇肝熄风汤;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4-0041-02

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持续升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同时其还是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较高的综合征[1]。目前,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从而增加了高血压发病率。中医学认为,高血压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其是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紊乱的一种临床综合症[2]。故在治疗中,应用镇肝熄风汤,从根本上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进行治疗,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将血压水平控制在稳定状态中。本次研究取本院收治的120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开展研究,观察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应用镇肝熄风汤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57.0±10.7)岁,病程2.6~10.5 a,平均病程(6.5±3.0)a;治疗组中男42例,女18,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57.7±11.2)岁,病程2.2~11.5 a,平均病程(7.0±3.5)a。分析2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本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次研究。诊断标准:参照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中药高血压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高血压辨证类型,即临床表现为头痛、面红耳赤、少眠多梦、眩晕、口干、脉弦细等[3]。

1.2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者;与本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其它基础性疾病者;精神障碍者;昏迷者;继发性高血压者;肿瘤者;艾滋病者[4]。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即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初始量2.5 mg,1次/d,根据患者病情,增加用药剂量,最大剂量为5.0 mg/d,连续治疗2周。以常规治疗为基础,治疗组联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处方:龟板30 g,白芍、天冬、玄参各15 g,生龙骨、生牡蛎各20 g,石决明30 g,珍珠母20 g,紫贝齿20 g,怀牛膝、代赫石各30 g,茵陈15 g,生麦芽15 g,川楝子10 g,甘草6 g,。每天1剂,先煎生龙骨、代赫石、生牡蛎、龟板,之后再放入其它药物,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血压水平、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与舒张压。临床症状包括头痛、眩晕、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耳鸣、失眠、心悸,以中药新药指导原则[6],将临床症状分为4个级别,即:0分:无症状,1分:症状为轻度,2分:症状为中度,3分:症状为重度。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舒张压下降程度>10 mmHg,或是患者舒张压恢复至正常水平为显效;舒张压下降程度<10 mmHg,但其已接近正常为显效;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明显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SPSS22.0为本次研究数据统计学软件,t检验、(x±s)表示血压水平、临床症状评分,检验、n(%)表示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临床症状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较低,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出现1例腹泻、1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3.3%(2/60);对照组出现2例腹泻、4例呕吐、2例皮疹、1例肌肉痉挛,不良反应发生率15%(9/6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4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44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6.7%;对照组36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8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属于头痛、眩晕范围,它的发生主要为体质偏盛、偏衰,再加上情志不畅、劳逸过度,导致气机升降失常、脏腑阴阳失衡、风火内生、痰瘀阻滞,以脏腑、体质为主要因素,从患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辨证分型来讲,高血压主要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7]。中医记载,眩晕者非外来之邪,是同肝阳之风上冒耳,甚者会出现昏迷,故从肝治、补肾滋肝[8]。

镇肝熄风汤加减具有滋阴潜阳、熄风的作用,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中医治疗原则相符,方中的怀牛膝、代赫石为主药,其可降肝胃逆气,与生龙骨、生牡蛎相配,可发挥息风、潜阳的作用,白芍、玄参、天冬作为辅药,可滋阴液、平肝阳,其会辅助主药,实施柔润息风、抑肝阳的作用,生麦芽、川楝子、茵陈为辅药,可辅主药,发挥抑制肝阳的效果,应用甘草调和,减少药方副作用,起到镇肝熄风、平肝、潜阳的作用,快速改善临床症状,降血压,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应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强.镇肝熄风汤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机理探析[J].光明中医,2018,33(1):22-24.

[2]宋玉莲.镇肝熄风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1):2964-2965.

[3]顾平,张明雪.镇肝熄风汤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7):1353-1355.

[4]唐希军.镇肝熄风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4):65-66.

[5]刘振海.研究镇肝熄风汤在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8):55-56.

[6]申麗娜,王瑞莉.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48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6):1087-1089.

[7]罗德智.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6):31-33.

[8]鞠建庆,李运伦,沈真真,等.镇肝熄风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060-1063.

猜你喜欢
阴虚肝肾发生率
自拟地芍龙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2型糖尿病阴虚体质者的中医症状临床研究
两腿一分补肝肾
养好肝肾,不易摔倒
口干是否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阴虚证候关键指标的临床研究
从肝肾论治女性痤疮的现代研究进展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