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

2019-05-13 01:44陈慧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中药熏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陈慧

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根据患者入院单号、双号完成平均分组,各50例,2组均采取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均较治疗组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及护理期间,应用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有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生活质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干预;中药熏洗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4-0092-02

糖尿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此类疾病具有终身性、遗传等特点[1]。临床表现以运动障碍和温度异常等为主,而且可能引发足溃疡,长此以往将会伴有截肢风险,对患者基本生活造成一定影响[2]。本次主要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析,以下是具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接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单号、双号为依据将其平均分为2组,每组50例,治疗组中,男女比例为29:21,年龄45岁~58岁,均值(55.98±6.32)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30:20,年龄44岁~59岁,均值(55.78±6.29)岁,组间临床资料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均接受综合治疗方案,包括降糖、饮食控制、营养神经、运动锻炼及活血化瘀等常规治疗,甲钴胺片,每次0.5 mg,每d 3次。治疗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环境护理等。观察组则接受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

1.2.1 中药熏洗 药物组成成分如下:黄芪30 g,细辛10 g,鸡血藤30 g,苏木10 g,当归30 g,透骨草30 g,红花30 g,艾叶30 g。将上述所有药物浸泡在水中,水高于药物5 cm,浸泡时间为30 min,大火烧开文火煎煮,时间为30 min,滤渣,然后将其置于患者上方熏蒸,蒸汽熏蒸双足,淋洗過程中一直淋洗到三里穴,浸泡过程中,浸泡水面超过三阴交穴,每日2次,早晚各1次,30 min/次,每个疗程7 d,接受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

1.2.2 情志护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患病时间长,而且需要患者长时间治疗,增加了患者痛苦程度,使其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等负面情绪,对患者疾病恢复造成了一定影响。首先,评估患者心理,加强对患者情绪变化的观察,针对患者心理变化症状实施心理指导,并为其讲解糖尿病有关知识,主动与患者交流,鼓励并支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2.3 按摩护理 按摩患者足底、小腿、手掌等位置,以此加快患者神经末梢循环。结束足浴后,采用毛巾将脚包好,然后由具备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按摩。在患者小腿、足部及双手位置涂抹按摩膏,揉、按、推、点每个发射位置,每次1~2 min,例如按压患者胰腺、大脑、肾脏、十二指肠等发射区,点按以下穴位,包括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疗效判定[3]:临床症状包括运动障碍、四肢远端温度及感觉异常;①患者上述临床症状改变明显,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在70%以上,同治疗前相比,血糖降低超过30%表示显效;②患者上述临床症状基本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小在30%以上,同治疗前相比,血糖下降在20%以上表示有效;③患者上述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血糖未达到正常范围表示无效。生活指标判定依据为SF-36[4],包括精神健康、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和活力。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试验中的计量资料(x±s)和计数资料(%)进行处理,检验值分别是t和χ2,组间对比检验值为P,若P<0.05则代表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相比于治疗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些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逐渐增多,并呈上升趋势,糖尿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其很容易导致足溃疡、丧失感觉和坏疽等,有些甚至截肢,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中医将其归于“痹症”和“消渴”的范围内[6],其是因为气血瘀滞、痰淤等因素使得肢体麻木、疼痛、感觉迟钝等,治疗过程中,通常秉持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和通络止痛的原则[7]。中药熏洗是以中医内病外治为依据,通过皮肤吸收和传导,对调节脏腑功能及经络进行刺激,使患者足部末梢血液循环及末梢神经营养改善,最终达到临床症状改善的目的。本次研究中,熏洗液组成包括黄芪、细辛、鸡血藤、苏木、当归、透骨草、红花、艾叶,其中鸡血藤、红花及当归具有通络止痛、舒筋活血的作用[8];细辛的主要作用是消除肿胀和驱除寒气的作用;透骨草的主要作用是疏通经脉、消肿止痛的作用,联合所有药物具有养血补虚、疏通经脉和行气活血的功效。联合中医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状况,让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减轻其痛苦程度,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9]。

总而言之,将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及护理中,不仅可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有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白洋.探究中药熏洗与针灸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0):97-98.

[2]莫兰,倪洪岗,陈永华,等.中药熏洗联合运动处方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9):107-108.

[3]张静,章晶晶,段微.中药熏洗治疗联合红光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7,20(10):1825-1827.

[4]李淑华,李巨奇.中药熏洗联合红光照射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观察[J].山西中医,2017,33(2):61-62.

[5]陈炫.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9):102-104.

[6]莫兰,倪洪岗,陈永华,等.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5):108-110.

[7]张欢,焦洁.中药熏洗足部护理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研究,2017,25(4):165-166.

[8]胡亚耘,谭燚.中药熏洗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7):1285-1286.

[9]黄晓林.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5):75-77.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干预中药熏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滋阴润肤方中药熏洗治疗小鼠皮肤瘙痒的实验研究
对社区老年人痰湿质体质施行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
黄芪泡服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观察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中药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健骨痛消丸及风湿骨痛胶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作用评价
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