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慢、严、育

2019-05-13 01:44包欢良徐丹琼
体育教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一年级有效性课堂教学

包欢良 徐丹琼

摘  要:针对一年级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趣、慢、严、育”四个策略的论述,提出一年级体育课堂教学的技巧,进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一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4-0043-02

众所周知,小学一年级的体育课堂教学和管理是最困难的。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常规,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即使教师已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有时候也会因为对一些细节不够关注,造成课堂教学不能按预设进行,以至于目标无法达成。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本文重点从“趣、慢、严、育”四个方面阐述提升一年级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趣

(一)练习设计乐趣化

练习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掌握技术动作的主要形式。设计趣味性的课堂练习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课时教学设计时,多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例如:在对一年级的慢跑热身活动中,可设计“疯狂躲避球”的游戏(教师在圈外向圈内扔地滚球,学生躲避球),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需要跑动躲避来球,练习积极性非常高,热身活动在趣味游戏中轻松实现。

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情,通过游戏和练习方式的变化,增加了课堂练习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无形中让学生达到了热身的目的,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语言童趣化

教师语言儿童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符合儿童的心理、儿童的语言习惯、儿童易于接受的规范化语言,使复杂的讲解变得通俗易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运用比喻、拟人、类比、夸张等手法,调动儿童对语言信息的再造想象力;通过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行进间走练习时,教师通过对火车声音的变化与对比,来引导学生保持安静的队伍和合适的间距。还可通过激励性的语言“我们的小火车能不能安静地通过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门口,而不让她发现?”引导学生做到安静有序。

教师的语言是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的,对于小火车,每个学生都知道,开起来声音特别响,而教师通过类比的方式,让学生的队列变成安静的“小火车”,给学生一个挑战,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升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师参与“弱”趣化

教师示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者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有意将自己处于弱势地位,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弱”,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在课堂中,体能、技能等方面教师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处于强势地位,如果教师能够在参与活动中主动示弱,便会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进行“抓小鱼”的游戏时,教师有意示弱,抓不到学生,并表现出夸张的跌倒动作,也可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的示弱,是一种教学智慧,它构建了平等、轻松、趣味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慢

(一)教学节奏慢有度

教师以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学生课堂状态为依据,通过对教学节奏的调节,使课堂教学快慢有度,张弛有度。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易受到体能、智力、注意力等因素的影响,易产生学习的困难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缓教学的进度,让学生逐渐适应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氛围,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教师在讲解动作重点时,就要放慢语速和教学节奏,并多次强调,使学生在学练中能够真正理解练动作的方法,掌握动作技能。

如对教学进度的把握操之过急,就有可能出现学生一时难于理解,而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所以,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情,放缓教学节奏,把控教学的进度,符合学生的学情,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重点慢有层

针对一年级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主要以观察与模仿为主的学习特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放慢语速,突出重点,尤其是教学的重点更应该是反復强调,引起学生注意。教师的示范,应采用多面重复示范,教师示范和学生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清楚明白地进行观察模仿学习。

例如,在进行脚背正面运球技术教学时,教师讲解时,首先让学生明确脚后跟的位置(让学生用手指指出),并进行检查指导,然后再进行脚背正面运球动作的讲解与示范,并反复强调脚后跟提起,使所有学生都建立动作概念。

针对一年级的学生,要反复强调动作的重点,不要重复讲一些动作技术的细节;多做完整示范,让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组织形式慢有序

有效的练习组织形式,是提高学生练习效率的关键因素,是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组织好课堂练习,能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针对一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地组织好教学练习。

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时,虽然教师放慢组织进度,引导学生进行分组,但是学生本身对“组”的概念不明确,最后变成学生满场追逐跑,使这个练习不了了之,致使后续练习也不能有序进行,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明确练习的组织形式与方法,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严

(一)课堂常规严落实

课堂常规是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广大教师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是进行有序课堂教学的保障。一年级的学生喜欢玩耍,自律性、自控能力差,因此在一年级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尤其要严格落实课堂常规,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人身安全。

例如:学生从教室到走廊排队的集合过程,教师就需要从细微处规范学生。起立时,要求学生手不能碰桌子成立正姿势;推凳子时,要求学生轻声安静;门口集合时,要求学生安静整齐快速。需严格要求,反复练习,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集合常规。当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课堂常规后,就能保证更多的课堂练习时间和安全。

(二)练习规则严执行

体育课堂中的各种练习都有相应的方法、规则与要求。一年级的学生规则意识淡薄,有时候为了游戏或者比赛的胜利,会采取破坏规则的方式。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行进间运球比快时,一部分学生为了追求“第一名”完成练习,采用直接踢球的方式来获得胜利,减少了脚背外侧运球的练习次数,降低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教师应及时制止,并让学生严格执行练习的规则与方法,保证学生练习的次数和动作质量,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育

(一)挖掘潜力育自信

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学生在参与练习活动时所获得的成功感,能够促进人的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而让学生更认真、更努力地参与到体育课堂的学习中。

例如: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学生,教师在集合整队的时候,特意表扬了这个学生排队安静有序,而使这个学生在上课时就有自信。教师再接再厉,在练习中不断表扬和肯定学生的进步,使这个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中都认真努力。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各项潜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落实素养育品格

德育是塑造学生和谐人格的必要环节,它始终贯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注重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规则意识的遵守、品德人格的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对学生的分组、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以及处理组内人际关系的方法,以积极的语言激励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学生完成体育课堂练习任务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德育的渗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有助于学生树立起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体育精神,能够积极参与体育练习,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当然,仅有趣味的课堂是杂乱无章的“放羊课”;一味缓慢教学的课堂是没有激情的课堂;只有严格要求的课堂是死板的课堂;单纯只有说教的课堂,是喋喋不休的課堂。综上所述,“趣、慢、严、育”四个策略并不是单独运用,而是有机融合,合力贯穿每次的课堂教学中。趣味的教学中要有严格的常规落实和规则执行;在育人的过程中,要有教师耐心的讲解示范与组织,合理把控教学的节奏;循序渐进的教学中更要体现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教师的智慧、幽默感与亲和力。育人于无形,融入到教与学的每个过程中,在讲解中明白是非,在趣味中渗透德育,在严格中培养自信。让“趣、慢、严、育”多措并举,合力助推,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何蓉.浅谈教学中教师示弱策略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5).

[2]孙利龙.浅谈儿童化语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08(10).

猜你喜欢
一年级有效性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