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赛制对提高足球教学有效性的应用与思考

2019-05-13 01:44张洪江
体育教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足球有效性课堂教学

张洪江

摘  要:足球是一种竞技性、对抗性很强的群体运动项目,足球的技术、技能学习应源于比赛,用于比赛。在足球教学中科学设计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多元比赛,既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赛促学”,又可以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彼此合作交流,提高足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足球;课堂教学;多元比赛;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4-0067-02

根据现阶段校园足球被赋予的特殊地位和中小学生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的特征,提高足球课堂教学有效性,立足每一名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一线体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倡导在足球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元赛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即在课堂教学中将优化设计的各种教学比赛动态地贯穿其中,“以赛促学”,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氛围。

一、分析与设计

(一)足球项目本身的運动技能特点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矛盾

美国运动心理学家Poulton E.C.曾按运动控制类型,将体育运动分为闭合式运动技能与开放式运动技能。闭合式(Closed)运动技能主要表现是:运动员在做出技术动作之前不需要考虑外部情景的变化,如武术套路、健美操、跳高和铅球等,只需要考虑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外部的环境刺激相对稳定。开放式(Open)运动技能的主要表现是:运动员在做出动作之前要预先判断周围环境的变化,根据环境刺激做出调整,再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动作,也就是主体在动作过程中做出的反应是动态的,如足球、篮球、排球和羽毛球等。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更倾向于静态教学,教师提前设计教学环境,在课堂上惯性地讲解和示范,学生按要求模仿教师的动作,教师不厌其烦地纠正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学生的学习过程非常被动,教学也被“规范化”。另外,传统的足球教学过于注重学生基本技术学习,而各项技战术之间的相互关联被人为阻断,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娴熟的技术也很难在比赛中得以运用,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决断能力被严重抑制,个性发展被忽视,从而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足球运动的热情。

(二)多元赛制在足球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计

根据足球运动的特有魅力和动态教学的特点,教学比赛形式应尽量丰富,要有针对性,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并积极引导,也可设置条件有意识地强化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发展,但不能漫无目的,足球教学比赛可借鉴以下形式。

1.从单一技术到组合运用的比赛

单一技术比赛,如头球顶远,在相同条件下看为什么头球的远度差别很大,学生自然会关注技术方面的细节,从开始的身体站位,到发力顺序、触球部位以及眼睛是否注视来球等,学生开始探究学习,或者通过教学中的比赛片段,分析动作是否合理,再反馈于教学,展开学练。另外在单一技术比赛的基础上加入对抗,例如将队员分成两组站在排球网的一侧,教师在排球网的另一侧连续抛球,一定时间内看哪一组能够将球顶回的次数更多,这样就变成了有对抗性的技术运用,队员在考虑将球顶回的基础上,还要积极跑动占据有利位置,利用身体护球,通过这样结合比赛的学习,学生的运动技能就会快速提高。

2.分层教学的小组比赛

体育教学中教师既要考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同组或不同组别的比赛,同组别比赛可把水平差异较大的学生分成两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强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净胜对手几个球以上,否则判负,通过这种形式对双方进行激励,可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的意识和团队凝聚力。另外考虑到比赛中一些优秀学生展示的机会相对较多,致使部分技能水平较低或身体素质偏弱的学生慢慢被边缘化,失去了参与的积极性,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可考虑分组比赛,将场地分开,将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学生放在一起同场竞技,技术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的游戏比赛,这样就可以保证大部分学生有更多的触球机会,享受比赛过程,体验比赛乐趣。

3.变通规则的趣味比赛

对于足球初学者来说,由于技术能力和战术水平的限制,学生并不适合正规的全场比赛,比赛时学生往往容易形成“一窝蜂”的局面,如此一来,即使水平较好的学生也很难在比赛中正常发挥,比赛变得没有目的性。这种情况时,教师可以借鉴手球的比赛形式和规则,用双手代替脚下,完成各种跑动、传球、突破和射门等动作,通过简单的规则约束,如持球跑动不得超过三步或五步必须将球传出等,教师再具体明确场上队员的大致位置,比赛就会降低难度,变得更加流畅,也促进了场上队员更多的交流,学生会慢慢地开始领悟在比赛中该如何跑位,如何接应才能创造机会等。

4.因地制宜的微型比赛

现阶段城市里的绝大部分学校没有足球场地,这也是影响足球普及的重要原因,但这并不能成为阻碍足球发展的绝对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篮球场、排球场甚至羽毛球场利用标志杆或跨栏架作为球门,开展三对三、二对二的微型足球比赛,也可利用网球网或者排球网进行趣味的网式足球,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在狭小的空间里可组织颠球比赛,对墙连续头顶球、对墙射门比赛等。目前一些足球发达国家如荷兰,一些优秀足球俱乐部的梯队训练和学校足球教学,大多采用这种小型的比赛方式。

5.灵活发散的情境比赛

这类比赛形式的设置需要教师在设计上多动脑筋,根据学生的实际所需,为强化某一技能或提高比赛能力,设置特定的场景。比如赛前将学生分成两队进行四门足球赛,队员需要攻防两个球门,这样防守的难度增大,站位需要更加合理,队员要有更好的视野,同时在进攻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学生要随时快速做出判断和选择,比赛的节奏加快,教学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另外也可设置三队三门的比赛,通过这样的情景强化防守,锻炼学生在场上应对被动局面的能力。

二、教学效果

1.多元教学比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足球对学生最大的魅力就是参与其中的乐趣和激情,开展多样的教学比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根据对温州市绣山中学某一年级段,关于足球课堂内容的兴趣选择的问卷调查显示,有62%的七年级学生喜欢教学比赛(表1)。

2.多元教学比赛对足球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比赛,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通过比赛回放或真實再现比赛场景,学生直观、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技术动作是否合理,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练习,增强自身的技能储备。通过优化技能组合、赛练组合,学生的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根据对温州市绣山中学开展足球课堂教学的跟踪实践研究,选取其中四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两个班进行两种学习模式的效果比较,如表2所示。

通过数据显示,实行赛练组合学习模式的班级,对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情况明显要好于传统学习模式的班级。

3.合作的促进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优化课堂教学比赛可以使学生更加认识到彼此的语言交流、相互呼应的重要性,一项集体运动,团队的力量远比个人能力要强大,只有通过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才能完成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获得最终的胜利,在增进彼此合作交流的同时,使同学之间的友谊得到进一步加深。

4.多元教学比赛对竞赛规则、竞争理念的树立

实践证明,通过传统的讲授和灌输方式向学生传授足球规则和裁判方法所收到的功效常难令人满意,而通过教学比赛衍生出的相关竞技知识很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并重视,掌握较好的学生又可以很快地运用到实践当中。

总之,在足球的课堂上明确教学目标,将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多元优化的比赛渗入教学,可以满足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需求,形成乐于学习的课堂氛围。同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单向、以终结性为主的教学评价,向多元、多向、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学习评价过渡。通过全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发展,逐步形成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陆小川.足球运动教学中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的应用思考[J].体育世界,2014(8).

[2]李智磊.分赛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创新教育,2015(2).

[3]雷波.优化组合教学法在中小学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2(3).

[4]董汉奇.快乐教学法在足球教学中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6).

[5]华正春.几种有效足球教学思路及方法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8).

猜你喜欢
足球有效性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让足球动起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少年快乐足球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