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考试焦虑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

2019-05-13 01:42徐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考试焦虑

徐梦

〔摘要〕本研究采用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对高中生的考试焦虑进行干预处理,在江苏省常熟市某中学高一、高二年级招募被试,最终筛选出24名学生,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借助考试焦虑量表、自编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评价表和成员参与辅导反馈表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考试焦虑量表前测结果上差异不显著,在后测结果上差异显著(p<0.001);团体辅导在活动过程、活动方式及内容等方面受到参与学生的认可,学生表示团辅中学习到的观点、方法和技巧能够有效缓解自身的考试焦虑。本研究表明,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高中生的考试焦虑水平。

〔关键词〕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考试焦虑;干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3-0017-05

一、引言

众多研究和调查数据均显示,考试焦虑是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已成为当前高中生面临的最大心理问题之一[1-3]。以江苏省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调研数据为例,监测中心2016年对苏州市22所高中、1782名高中生进行量表测试,结果显示52.9%的学生在学习焦虑指标的得分达到8分以上,这部分学生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他们无法对自己存在的考试焦虑进行主动有效地调节,需要老师或家长及时进行疏导[4]。考试焦虑不仅直接影响学生日常的学习效率、作业质量及学生的临场考试发挥情况,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长期处于考试焦虑状态的个体还可能罹患心理疾病[3-5]。

纵观以往研究发现,为了有效缓解高中生的考试焦虑问题,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者们主要采用以艾利斯情绪疗法为中心的认知干预方法、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行为训练或者两者结合的综合性干预措施;从干预的具体形式来看,多以个别心理咨询或团体性心理辅导为主;就干预效果而言,传统的干预以向考试焦虑个体讲授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或技巧为核心,重理论讲解,轻实践体验,辅导效果并不理想。团体辅导作为一种适合在学校开展的集体辅导方法,能够经济有效地帮助有着相似困扰的个体解决问题,且不少研究证实,团体辅导能够有效降低个体的考试焦虑水平,如刘儒德[3]、麦贝吉[5]等人的研究。

相比一般性团体辅导,本研究中采用的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指辅导者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一系列能引发学生内心认知冲突的活动[6,9],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呈现、感知、转换、整合各种主观心理体验,同时借助团体成员间的互动过程(相互分享、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达到提升认识、获得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的辅导过程。其最大特点是注重参与者的主观心理体验,强调以活动为先导,先行后知[6],且辅导效果持久,可迁移性强,影响广泛。

因此,本研究以理性情绪疗法和行为训练为指导,围绕认知和行为改变两大目标开展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借助一系列体验活动,依托团体互动力量,使团体成员相互支持,降低考试焦虑水平。也希望借此研究,探索出在学校情境下更有效的考试焦虑干预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运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对江苏省常熟市某中学的高一、高二年级招募到的360名学生进行测试,根据量表得分,筛选出24名学生,将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其中,实验组12人,男生5人,女生7人,控制组12人,男生6人,女生6人。

(二)研究工具

1.考试焦虑量表

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沙拉松教授(Irwin G. Sarason)1978年编制的,该量表是当前国内外使用的最著名的考试焦虑量表之一,信效度良好。量表共包含37个项目,所有项目均以“是”和“否”作答,例如“考试期间,我总是想一些与考试无关的事”,回答“是”得1分,“否”得0分。量表得分12分以下为轻度考试焦虑,12~20分为中度考试焦虑,得分在20分以上为高度考试焦虑[3]。

2.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效果评价表

本研究在借鉴樊富珉、何瑾[7]的团体心理辅导评估技术基础上,结合以往经验,从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过程、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效果四个方面自编问卷(见附录),对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进行过程性评估。每次团辅结束后,发放给学生,请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填写问卷。

3.成员参与辅导反馈表

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成员参与辅导反馈表(见附录),对团体辅导作总结性评估,在团体辅导结束时,让团体成员填写,从成员对参与团体的感受、行为变化情况两方面进行评估。

4.数据统计

使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验设计

本次团辅干预研究采用实验组和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前测及后测均采用考试焦虑量表。实验组被试参加为期8次的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课程,为避免霍桑效应,研究者告知参与学生,学校要求研究者开展心理团辅社团课程,请学生配合参与。控制组被试在同一时间段内,根据学校教学安排,正常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社团课程,不作处理。

(四)团辅领导者

团辅领导者是指在团体发展过程中负责带领和指引团体走向的人,需要有良好的人格特征,在知识、技术和经验等方面能达到专业要求[7]。本研究的领导者本硕专业均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系统学习了心理学理论,具备扎实的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此外,本研究的领导者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毕业后一直从事专职心理教师工作,在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且先后主持过市级、县级规划课题的研究,專门开展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五)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针对考试焦虑,本研究以理性情绪疗法和行为训练为指导,围绕认知和行为改变两方面目标设计团辅方案。其中,以理性情绪疗法为核心的认知中心干预训练强调认知过程在产生或消除考试焦虑中的调节作用,通过改变考试焦虑个体的非理性观念、消极想法等,帮助个体重新建立对考试的认知,从而达到降低考试焦虑水平的目的;以行为训练为中心的干预方法强调考试焦虑个体通过参与能够放松个人心情、缓解焦虑情绪的活动,练习缓解考试焦虑的技巧和方法,如参与放松训练,从而达到降低考试焦虑的目的。

本研究以上述两种方法为基础,结合高中生心理特点和过往的团辅经验,设计出团辅方案(表1)。其中,第1、2次团辅帮助成员间相互认识,建立可靠、安全的团体;第3、4、5次团辅以理性情绪疗法为依据,遵循理性情绪疗法的四个作用阶段:介绍理性情绪理论——确认自身非理性想法——驳斥非理性观点和想法——重建理性观念设计相应的辅导活动;第6、7次团辅以行为干预理念为依据,通过介绍缓解考试焦虑的技巧和方法,降低个体考试焦虑水平;第8次团辅团员分享收获与感悟,领导者总结团辅,成员彼此祝福,团辅结束。

三、研究步骤

(一)宣传与招募

研究者在学校德育处召开的高一、高二年级班主任会议上,向班主任介绍本次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目的、辅导时间和辅导方式,并将事先准备的纸质宣传材料发放给班主任,请班主任在班级里宣传,招募时间为两周。

(二)筛选被试

招募结束后,研究者通知自愿报名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到达机房参与集体施测,并对问卷进行回收、统计和分析。根据得分情况,随机将24名被试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

(三)实验

本次辅导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团体辅导教室进行,实验时间为周六下午的社团活动课(16:00~ 17:00),每次1小时,共8次。

四、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组、控制组在考试焦虑量表上前后测结果比较

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考试焦虑量表的前测结果上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前测上是同质的,从而保证了本次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有效性;两组在后测结果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实验组后测得分显著低于控制组被试,即经过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实验组被试的考试焦虑水平显著低于控制组被试,表明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是有效的。

(二)控制组在考试焦虑量表上前后测结果比较

由表3数据可知,控制组被试在考试焦虑量表上前后测结果差异不显著,表明没有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控制组被试在考试焦虑水平上无明显变化。

(三)实验组在考试焦虑量表上前后测结果比较

由表4数据可知,实验组被试在考试焦虑量表上前后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且后测结果显著低于前测结果,表明经过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实验组被试的考试焦虑水平显著降低,即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是有效的。

综上,本次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有效降低了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

(四)团体效果的评估

研究除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之外,还对成员填写的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效果评价表和成员参与辅导反馈表进行分析。团辅成员对团辅效果评价结果显示:41.6%的人非常赞成本次团辅实现预期目标,66.7%的成员非常赞成本次团辅内容贴合主题,内容丰富且有帮助,83.3%的成员非常赞成本次团辅形式,认为其多样且生动有趣,75%的成员非常赞成本次团辅对个人改善考试焦虑问题有很大帮助,83.3%的成员非常愿意继续参与类似团体辅导活动。

此外,对团体成员每次参与团辅后填写的辅导反馈表进行整理总结,可以发现,本轮团辅活动受到学生认可,对改善学生考试焦虑问题有很大帮助,学生在认知、情绪情感以及行为方面均获得改变与成长。例如,有学生写道:“我感觉这几次辅导下来,自己已经没那么害怕考试了,也对自己的焦虑源有了新的认识,学习考试都是为了自己,外界的评价与标准只会加重自己的焦虑情绪”;“今天辅导课上老师带我们做的几个活动让我感触很深,以前每次考试之前都会集中不了注意力,心慌,老师今天示范的几种方法确实效果不错,我要回去多练习几次”。

简而言之,量化的考试焦虑量表数据和成员参与团辅的反馈与评价,均表明本次团辅使学生获得成长与改变,实现了预期目标。

五、讨论

(一)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对考试焦虑的干预效果

为更好地阐释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对考试焦虑的干预效果,研究者根据实验结果及团体成员的反馈情况,从以下两方面对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与讨论。

1.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

(1)团体辅导的作用

从团体动力学角度来看,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团体创设了安全、信任的氛围,使成员愿意去探索他们自己带到团体中的问题[7]。成员之间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互动,形成相互支持、集思广益、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团体氛围[8],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成为影响他人的影响源,同样,每个成员也都受到来自其他成员的影响。例如,在“相似圈”活动中,通过交流,成员看到其他同学也有和自己一样的考试焦虑烦恼,甚至情况更严重,自己的状况并不是最糟糕的,会使成员感受到“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有考试焦虑,大家都有”,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作用不仅使成员在心理上得到支持,获得安慰,并且能够使成员间彼此发生认同,推动成员共同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从社会学习角度来看,团体辅导为成员提供了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和学习的机会,通过分享、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成员改变了以往惯有的应对考试焦虑的不良模式,习得新的、适应性的应对考试的技巧和方法,并能够将所学技巧和方法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9]。从人际沟通角度而言,团体辅导为成员提供多向沟通的机会和资源,不仅能够帮助成员多角度认识自我,增進自我了解,更能够帮助成员获得人际支持,而这种人际支持对于考试焦虑而言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因子。

(2)体验式辅导模式

本研究采用的体验式辅导模式,在传统团体辅导的基础上,从团体活动的设计、操作、评价到反馈,均强调团体成员的主观心理体验,以体验式辅导模式中常用的情境体验法为例,情境体验给团体成员提供了可以感受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思考、感悟、分享。如在第三次辅导中,领导者给成员提供了一封学生求助信,这名学生长期处于考试焦虑状态,信中许多内容引起成员共鸣,促使成员主动思考、探索考试焦虑这一问题。再以体验式辅导模式中常用的角色扮演法为例,成员通过扮演某一角色,不仅可以切身感受角色的情绪,还能实际模仿、训练需要掌握的技巧,如第六次团辅中,在“与压力共舞”环节,成员通过参与“如何化解来自父母的高期待问题”“如何与父母沟通”等一系列角色扮演活动,重演、改变了惯有的压力应对模式,获得了新的压力应对方法。

体验式辅导模式,强调借由故事、案例、情境、游戏等一系列可以激发学生主观心理体验的活动,引导成员呈现、分享、转换、整合自身体验,由体验促进认知、态度及行为的转变,这种模式本身有着良好的教育和治疗功能。

2.科学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

本研究所采用的团体干预方案有成熟的理论基础,以理性情绪疗法和行为训练为指导,符合心理学规律。在具体方案设计中,既遵循认知和行为中心疗法的基本理念,又能结合学生和学校实际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活动方案。整个方案包含八次活动,分为四个阶段,从团体构建到认知改变到行为训练再到团体结束,逐步深入,逐漸改变。每次活动又都包含暖身—过渡—主题辅导—小结与分享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暖身部分放松成员心情,调动团体氛围,使成员能够快速融入团体辅导中;过渡阶段借助分享,温故知新,既帮助成员明确既得收获,又帮助成员明确本次辅导目标,为其参与后续主题辅导活动打下良好基础;主题辅导阶段,成员通过参与核心体验活动,发现、面对自身问题,寻求问题解决办法,不断提升自我;小结阶段,成员分享感悟与收获,既检验了成员的活动成效,也帮助成员升华活动意义,增强其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研究对象的选择方面。由于学校实际课程安排,本研究被试均来自高一、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学生未能参与本次团辅招募,研究范围有待扩大。

2.团体辅导效果的评价方法上。本次团辅以团体领导者和参与成员作为评价主体,如果能够引入其他观察者(如专业的团辅带领者、专家等)对团辅过程及效果等方面作出评价,将有助于更加客观地评价团辅方案及过程实施的有效性。此外,本次团辅由于结束后学生放假,所以未进行辅导效果的后续追踪,这也是本研究有待完善的地方。

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研究者将继续深入探索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将这一方法运用于解决高中生面临的各种共性的适应性和发展性问题,为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范晓玲. 考试焦虑量表在湖南地区的试用结果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8(1):51-52

[2]张田. 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9):1084-1086.

[3]刘儒德,周蕾,张再青. 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4):68-72.

[4]小方.苏州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超半数有学习焦虑[EB/OL]. http://js.people.com.cn/n2/2016/1012/c360307-29130923.html,2016-10-12.

[5]麦贝吉. 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心理适应性的干预研究[J]. 校园心理,2013(3):190-192.

[6]陈龙. 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思考[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11):5-7.

[7]樊富珉,何瑾. 团体心理辅导[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8]叶一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5.

[9]廖冉,夏翠翠,蒋索.积极心理团体辅导促进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4):49-52.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中学,常熟,215500)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考试焦虑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在初中生考试焦虑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因考试焦虑引发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研究
害怕英语考试的女孩
考试成绩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考试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
一例考试焦虑所致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报告
积极心理学引领,仁爱品质护航
提升心理素质,逃避高考的学生考上了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