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的群众观

2019-05-13 01:59高丽阳
法制博览 2019年3期
关键词:群众观现实意义谈话

摘 要: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简称《谈话》)中详细阐述了办报过程中应践行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问题,其中许多精辟的观点和论断,对当时的新闻宣传工作及改革有着重大意义。如今,进入了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也是《谈话》产生70周年,其中所传达的群众观对当前新闻事业的发展进步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谈话》;群众观;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A841;G2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8-0281-02

作者简介:高丽阳(1994-),女,汉族,山西吕梁人,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1946年7月1日,《晋绥日报》创刊,是晋绥根据地的“抗日号角”,受到毛泽东等领导人的肯定,极受人民群众拥护,为后来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培养了大批的新闻人才,毛泽东对其办报方针和工作原则给予过重要批示。

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山西吕梁兴县蔡家崖晋绥军区接见了《晋绥日报》以及新华社晋绥总分社的记者、编辑二十余名,做出了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即“4.2谈话”,这个谈话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其中所传达的群众观更具指导作用。

一、《谈话》发生的历史背景

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整体的战略思考中也包含着对党报事业的关注与规划。毛泽东党性原则的贯彻与执行、反“客里空”运动的进行、以及1944年毛泽东对晋绥边区《抗战日报》的指示都对后来《谈话》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一)党性原则的贯彻

毛泽东领导了《解放日报》的改版工作,使《解放日报》成为完全的党报,并且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增强报纸的党性作为办报的重点,在毛泽东党性思想办报观点的指导下,《解放日报》和其他一些根据地党报面貌都焕然一新,这也是得益于坚持了党性原则。

(二)反“客里空”运动

1944年,毛泽东在一篇亲自修改的社论中,批评了苏联剧本《前线》中一个叫“客里空”的新闻记者,他以弄虚作假编撰新闻为主,对于前线新闻并没有亲自上阵观察采访,只是通过电话传达的部分信息来完成新闻的撰写,毛泽东批评了这种“客里空”式的虚假作风,并要求大家引以为戒,倡导我们的新闻工作人员应深入群眾进行调查研究,就是毛泽东亲自指导发起的反“客里空”运动。这次运动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队伍里第一次要求新闻工作者讲求真实性原则,为之后《谈话》中毛泽东系统地提出新闻工作走群众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1944毛泽东对晋绥边区《抗战日报》的指示

《晋绥日报》的前身是《抗战日报》,在解放区一直有着重要的影响,毛泽东对其办报方针和工作原则也给予了重视与关心,他认为办报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原则,也指明了《晋绥日报》作为地方性报纸,要具备地方性特色,不能脱离当地群众,脱离所处土地,这些原则和方针的确立就与之后《谈话》中所传达的群众路线一脉相承。

二、《谈话》中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一)报刊的性质任务和功能:向群众宣传普及

《晋绥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并为之服务的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报纸,首先要明确党报的性质定位,毛泽东把它看作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工作、引导教育群众的重要思想武器,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党报作为党的宣传机关,功能和任务就在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人民群众服务。

毛泽东指出报纸要办好,必须“充分利用报纸”。这一论述既是对党报性质功能的阐述,也是毛泽东群众观的传输,他总是强调党报的宣传教育功能,促使群众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二)党报工作的方针原则和方法:为人民服务

1.报刊要鼓舞群众革命热情

毛泽东一直以来都主张提高群众斗争情绪,充分利用报纸,将其当作有力武器,动员群众搞革命。毛泽东要求通过党报的宣传指导,使党的纲领政策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只有理解了我们的党要做什么,才能配合起来完成我们共同的革命目标,这也是与马克思列宁所倡导的新闻思想紧密相联的。

2.联系群众和教育群众

毛泽东在《谈话》中指出,报刊应担负起教育群众的功能,他认为,报刊和学校一样,充当着教育功能,在人民群众的教育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动员群众的同时也是在说服教育群众,因此,毛泽东认为报纸工作人员在教育群众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自身素养的要求,惩恶扬善,弘扬正气,达到教育民众向善的目的,从收集的材料中整合有意义的事物教育自身、教育群众。

3.向群众学习

毛泽东在《谈话》中提出,除了联系群众和教育群众,报社工作者还应“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

在《谈话》中,他举了一个例子,是山西崞县1933年制定的《怎样分析农村阶级》这样一本小册子,只要和农民具体一说,他们就明白了,但如果要让报社编辑部来讨论,估计两个星期都解决不了,因为编辑部人员没有接触过,所以不懂得,这就需要进行学习与实践,所以报社的同志只有亲自参加了解,才能增长知识,据实反映革命运动。

4.文风贴近群众阅读习惯

毛泽东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深入了解民众的语言及风俗,尽量用浅显易懂的事物来说明道理,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形象生动,去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风,因为人民群众的语言是接地气的语言,只有让人民群众读懂报刊所写的文章,老百姓才会真真正正地去践行它。

5.号召群众积极参与

毛泽东重视群众参与办报,不要盲目猜测,不切实际,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吸收采纳群众的合理意见,重视民众来信,做到如实报道。报纸是否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群众观点纳入报纸的评判标准,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与体现,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群众观的重要方面。

三、《谈话》中群众观的意义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重要文献,无论是对当时革命时期夺取胜利所起的积极作用,还是对如今新时代社会转型时期对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所起的指导作用,都赋予了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首先,《谈话》深刻剖析了在办报过程中与群众密不可分的关系,说理充分,针对性强,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科学理论结晶,也为我们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观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其次,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同时也是《谈话》发表70周年,当前我们处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胜小康社会时期,更需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因此,对毛泽东《谈话》中所传达的群众观进行深入了解与学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新闻工作中的原则方法与导向,也对当前新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与反思。

最后,新时代下,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不断凸显,高房价、医疗保障、司法公正、频发的社会惨案、校园暴力都在挑战人民群众的承受底线,而新闻媒体的聚焦点常常集中于领导人身上或者仅仅只是走马观花地报道,并没有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诉求,《谈话》中贯彻提倡的群众观时至今日仍掷地有声,新闻者的话语权是党和民众赋予的,是要宣传党的政策与反映人民呼声的,只有为人民服务,坚持毛泽东群众观,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参 考 文 献 ]

[1]《毛泽东选集》第4卷《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M].人民出版社,1991.

[2]齐峰,李雪枫.山西革命根据地出版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

[3]陈建军,李朝霞.论毛泽东新闻思想中群众观的现实意义[J].编辑之友,2014,04:005.

[4]雷曉东.试论<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辩证思维[J].中国报业,2015.07(下).

[5]燕频.<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的群众观分析[J].中国报业,2013.10(下).

[6]郑保卫.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的背景、价值及意义[J].青年记者,2018.07.

[7]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新华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群众观现实意义谈话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领导干部如何锤炼过硬作风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域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研究
毛泽东群众观及其现实意义探析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
(1)阅读理解两则
关于《辽沈决战》一书的谈话(一九八三年八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