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9-05-15 11:02董秀英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阅读教学

董秀英

在语文课文中,插图属于“第二语言”,开展文本阅读活动时运用插图可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进一步把握文本语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小学教师常常忽视课文插图的教学作用,导致教学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课本内容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二是图,两者属于一个整体,不仅存在一定的联系,还可以相互产生作用。故而,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小学语文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巧妙使用插图,对深度引导学生高效开展文本阅读,从而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结合插图法,提高学生阅读感知

阅读感知主要是指在课文阅读中,学生对阅读产生的直观感知指数,它属于开展高效阅读的一个基本要求。在阅读教学中,静态文字根本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感知兴趣,而可插图法能够弥补这个不足。因为插图具备鲜明的色彩和灵动性强的特点,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插图法,有效强化学生的阅读感知。

如课文《小露珠》中采用的插图呈现出不同的小动物和植物,如青蛙、蝴蝶、荷花及草秆等。在阳光下,这些动植物非常生机灵动,生动形象的画面感、生机勃勃的生命个体,两者与课文表达的语言有机融合为一体,使读者产生了一种愉悦的舒适感。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课文前,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分析文中的插图,使他们能够对文本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短时间内感知课文所要表述的内容,以此获取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结合插图法,激发学生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主要是指学生在开展文本阅读活动前就已产生了强烈的追求知识的欲望,当学生对文本阅读产生期待后,就会产生阅读兴趣。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懂得运用插图设置相关的导读问题,借此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产生期待。

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前,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文中使用的第一幅插图,然后再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乌鸦嘴里已经叼到肉了,为何还要站在大树上呢?为何不立刻飞回窝里呢?大树下面的狐狸为什么要死盯着乌鸦?”借助插图和问题,加之教师的積极引导,学生就可以对课文内容产生较强的阅读期待,进而能够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内容,自主思考问题。由此,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引入课文插图,并以此设置对应的问题,可进一步促使学生对文本产生较强的阅读动力,为今后的高效文本阅读做好铺垫。

三、结合插图法,促进学生阅读理解

在开展小学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度理解文本语言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给 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学生积累的阅读经验相对较少,无法充分地理解课文中有一定难度的陌生词语和句子,但是课文插图能够补充这一个不足,所以在开展阅读活动时,教师应运用课文插图,进一步促进学生深度认知文本语言。

如课文《拉萨的天空》在形容拉萨的天空时,使用了“湛蓝”“蓝得让人神往”等词语,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拉萨,所以不能充分理解这些词语表达的意境。而课文中使用的插图背景均为蓝色,尤其是课文末尾的插图,几朵白云飘浮在湛蓝的天空中,更能形象地表达出上述词语。由此可见,课文插图对文本阅读具有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插图是一项重要的教材资源,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课文插图的价值,并懂得利用其作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感知,使得学生能对文本阅读产生期待,深入理解阅读内容。

参考文献:

[1]林巧婷.小学语文插图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语文天地,2015,(6).

[2]周丽娟.挖掘插图魅力,关注语文生长[J].华夏教师,2016,(9).

[3]范小丽.插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初探[J].江西教育,2017,(8).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郭集小学)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