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孩子的首席“雕塑家”

2019-05-16 03:07刘雨松
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雕塑家因材施教家庭教育

刘雨松

摘  要:重视并强化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的保障,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孩子的首席“雕塑家”。要把孩子由璞玉变为美玉,首先要找到孩子的最佳才能点,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要注重教育方法,把握好孩子的成长轨迹。要做到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形成良好的成长氛围。要对孩子适时进行引导,强化道德认知,提高他们的素养。

关键词:家庭教育  因材施教  互相尊重  道德认知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就好像是一块大理石,要把它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和偶然出现的因素等6位“雕塑家”的共同努力。家庭列在首位,可以说,家庭教育可谓是首席“雕塑家”。重视并强化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的保障。怎样才能做好首席“雕塑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找到孩子的最佳才能点,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能否成才,很重要的因素就看能不能发现并发挥他的智能优势,也就是“最佳才能点”。在学校里,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很难发现每个孩子的智能优势,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而父母面对的是自己的一个孩子,是个别教育行为,最能及时发现孩子的“最佳才能点”,让他们走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教育孩子犹如种树,父母应在“根”上下功夫,充分考虑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重视孩子心理与行为发展的顺序或个性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教育計划,设定培养目标时既要符合实际,也要贴近生活。同时我们作为父母首先使自己不断成长,同时又要了解孩子成长的时代要求,二者结合起来,才会是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孩子才会成为一棵能够经受风雨的树,向四周伸展的树,浑身透着绿的树,充满能量的树,能够向着阳光歌唱的树,最终长成能为他人遮风避雨的参天大树。

二、注重教育方法,把握好成长轨迹

家庭教育看似简单,人人都会,其实大有学问。由于不同家庭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孩子成长的轨迹也会千差万别,最终成长结果就会各不相同。在长时间的相处中,父母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教育培养孩子,决定着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的竞争与其说是孩子们的竞争,不如说是家长们教育方法的竞争。好的教育方法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反之,不仅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孩子就像一台复印机,父母的举止、言行、表情、神态以及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情感态度、生活习惯等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孩子,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唯有这样的言传身教,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家庭成员互相尊重,形成良好的成长氛围

家庭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家庭成员之间必须做到相互尊重、相互谦让、相互包容。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宽松的氛围中,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更容易接受,效果也会更好。如果家长之间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进行争吵,互相诋毁,甚至动手打架,那么家庭氛围就会变得非常紧张,孩子也会惶惶不安,这无疑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和学业进步。另外,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如果要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家长最好在统一意见后,再向孩子提出。针对孩子的一些言行,家长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态度,此时,即使一方认为另一方做得明显不对,也要努力去克制、去忍耐,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进行争执,去驳斥对方。否则,孩子就会感到茫然,感到无所适从。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之间可事后进行交流,如果仍达不成共识,可向他人进行请教,也可向孩子的老师寻求帮助。孩子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家长只有和孩子关系融洽,才能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果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有些紧张,家长要放下架子,不妨征求孩子的意见,并尽可能的尊重他们的意见。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了,在家庭中也有地位了,从而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这样一来,家长和孩子之间关系就会逐渐缓和,日益融洽。当然,我们家长还可尝试着去做孩子的大朋友,寻找机会,共同参与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中去:可以和孩子一起下下棋,打打乒乓球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不妨有意地成为几次输家(当然,可别让孩子觉察到),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向我们敞开心扉,亲子关系也就俞显亲密。

四、要对孩子适时引导,并向他们学习

作为家长,我们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善于欣赏孩子,并向孩子学习。这样,孩子就会信任我们,向我们道出内心的困惑和烦恼,我们才可能及时发现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烦恼,进而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引导。作为家长,虽然我们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比孩子丰富,但也不能因此要求孩子完全按照我们的处事方法去处理问题,也要考虑到孩子自身的感受。也许有时候,孩子的思想比我们更加纯洁高尚,孩子的心胸比我们更为宽广,观念比我们更为超前,甚至处理事情的方法比我们还要合情合理。在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向孩子学习了

作为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努力为其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并当好参谋和助手,设法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要鼓励他们把学到的知识以及自己的设想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对孩子的创新精神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要教育孩子敢于面对失败,不怕失败,不要因为孩子因实践遭受失败而埋怨孩子、指责孩子,打击孩子在创新征途上的积极性。我们知道,只有反复实践,不断摸索,才会启迪思维,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才会产生一些小发明和小创造。

众所周知,当今的家庭教育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平等、相互尊重的;不是显性的,而是隐性的。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教育者,更是一个终生学习者。孩子也并不仅仅是满足父母物质上的给予,更需要和父母的真诚交流。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与孩子积极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鼓励,想孩子所想,懂孩子所需,能够就孩子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在沟通中增进了解,解决分歧。要做好家庭教育,父母必须善于做倾听者,能够理解孩子的观点立场和情感诉求,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做决定。唯此,家庭关系才会和谐融洽,家庭教育才会取得预期效果。

五、要对孩子强化道德认知,提高他们的素养

教育以育人为目的,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和第一场所,而强化道德认知,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修为,在家庭教育中尤为重要。在家庭成员以及孩子的参与下,道德认知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根据孩子不同的成长时期,采用不同的道德认知方式和道德认知内容,发挥道德认知的作用

孩子从出生到十四岁之前,是自我意识从萌芽到逐渐产生再到拥有初步的自我意识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认知榜样。对待孩子错误的道德认知,要耐心引导,并给以正确道德认知,使其拥有主流道德认知。而在成年之后,虽然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但家庭教育仍然是孩子接受其他教育的基础,并将伴其一生,所以这个时期的认知尤为重要。

(二)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我们常讲,智力教育没跟上,孩子就会成为次品;体育教育没搞好,孩子就容易成为废品;德育教育抓不好,孩子就会变成危险品。而德育的根在哪里,就在家庭。父母平时在家的一言一行都是德育的行为,每个孩子的行为举止,都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当下,一些父母总是抱怨孩子不好管,不听话,殊不知,正是因为父母自身的一些行为观念不当,举止言谈失范而误导了孩子,使其养成不良习惯。尤其是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作为父母更应格外注意,要身教重于言教,诸如应在孝敬老人、乐于助人、文明礼让等方面做出表率,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尤其是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为丰富,更要教会孩子“节制欲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才从培养到竞争正逐步走向国际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承担培养社会人才责任和义务的每一位家长,每一位“雕塑家”,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行为,对孩子这一特殊的艺术品,精雕细琢,使其由璞玉变为美玉。

(责任编辑:晓角)

猜你喜欢
雕塑家因材施教家庭教育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雕塑家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
当代雕塑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