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2019-05-18 03:58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19年4期
关键词:滑坡北斗卫星

关注◎

自然资源部为“3•21”爆炸事故提供应急测绘保障服务

3月21日14时48分,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自然资源部密切关注灾情,在接到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后,立即组织相关单位为事故救援提供应急测绘保障服务。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编制了江苏省全图、盐城市工厂爆炸影像专题图等,利用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传来的现场图片和无人机视频编制了灾后现场影像图,于3月22日中午12时发送到国办。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紧急协调提取高分二号、高分一号影像灾前灾后最新影像3景,第一时间推送至国办及现场相关应急部门。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迅速行动,第一时间组织应急测绘保障力量,调集现场保障车辆携带无人机、数据快速处理设备赶赴现场。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与应急管理部现场救援指挥人员取得联系,协调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技术力量获取灾后现场影像,为现场应急指挥部及相关应急单位提供地形图、行政区划图、卫星影像图等,用于前线抢险救灾指挥。

全球测图技术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完成

近日,中国测绘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全球测图技术系统与应用示范”科技成果鉴定会。

据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介绍,全球测图技术系统与应用示范项目基于国产自主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设计了全球测图技术系统总体架构;突破了境外无地面控制条件下的卫星影像高精度几何定位、多星多时相数据全球联合平差、多源数据融合及协同处理、多语言地名翻译识别等关键技术;研发了全球测图技术系统,研究制订了全球测图标准体系;设计了切实可行的全球地理信息资源数据产品体系和生产工艺流程,为后续大规模全面推进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维护更新奠定了技术基础。

目前,该项目技术成果已在国家军事保障、边海防建设、沿边省区应急减灾、国际合作方面得到应用并发挥重要作用。项目所生产的卫星增值产品可向公众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分发,带动一大批企业投入到地理信息增值服务领域,创造广阔的推广空间。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编制完成新版世界地图

近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根据新版百万地理信息数据编制完成新版世界地图,并通过地图审核。

新版世界地图基于最新的全球百万数据和2017版全国百万数据编制,幅面尺寸为150cm×105cm,主要表示了世界各国(地区)国家级政区、首都首府和重要城市、主要河流、山峰山脉、主要群岛和岛屿等要素。

该图采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自主研发的等差分纬线多圆锥自动投影系统,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和制图数据的投影正反算和联动更新,提高了新版世界地图数学精度和数据复用率,节省了制图时间。在地图编制过程中,技术人员采用设计与作业同步、质检与作业交叉、多人同步作业等创新工作模式,仅用两个月时间便完成该地图的编制工作,并通过了地图审核。

新版世界地图将为政府部门决策规划及日常办公提供高质量、高现势性地图服务。

科技◎

我国首张数字化“目视飞行航图”发布

3月25日,中国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在成都发布我国首张数字化“目视飞行航图”,较大提升了低空飞行领航的保障能力。

作为低空飞行中领航的主要参考资料和重要保障手段,“目视飞行航图”在国际上已被大量运用。据中国民航局空管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抢险救灾、低空运输等对低空飞行的需求持续增长,对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中国民航局空管局通过科技攻关,此次发布了我国首张“目视飞行航图”——四川省目视飞行航图,可提供目视障碍物、地形地貌、山川河流等飞行航空数据。

作为发布“目视飞行航图”的唯一官方渠道,“中国民航通用航空信息服务平台”同日上线。该平台由中国民航局空管局主导开发,可提供运输航空数据查阅,包括航路航线、运输机场、管制区域、通信频率、导航设施等信息。该平台计划今年6月向全国用户开放使用。

高分五号、六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可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

3月21日,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宣布,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高分五号和六号两颗卫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高分专项)打造的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天基对地观测能力中最有应用特色的高光谱能力的形成,将大幅提升我国对地观测水平。

高分五号、六号卫星分别于2018年5月9日和6月2日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是国内光谱分辨率最高的卫星,也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大气和陆地进行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实现多种观测数据融合应用,为我国环境监测等行业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高光谱数据。高分六号卫星是高分专项天基系统中兼顾普查与详查能力、具有高度机动灵活性的高分辨率光学卫星。该星与高分一号卫星组网实现了对我国陆地区域2天的重访观测,极大提高了遥感数据的获取规模和时效。

中阿联合发布阿拉伯国家北斗系统测试评价结果

4月1日,在第二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共同发布了《中阿联合北斗测试评价结果》。测试评价结果显示,在阿拉伯国家上空平均可见卫星数达到8颗以上,定位精度优于10米,可用性95%以上,可为阿拉伯国家和地区提供优质的卫星导航服务。

据了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与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联合开展了北斗系统测试体验活动,在突尼斯、埃及、苏丹、科威特、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开展了静态、动态测试评价工作,并形成了《中阿联合北斗测试评价结果》成果文件。

根据建设计划,到2020年,我国还将发射10余颗北斗导航卫星,全面完成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部署,向全球用户提供更多功能、更高精度、更加可靠的卫星导航服务。2035年还将建成以北斗为核心,更加泛在、融合、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北斗将以更多的功能、更优的性能服务全球用户。

数字◎

北斗/GNSS监测系统提前2天预警甘肃黄土滑坡 无人伤亡

3月26日5时许,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镇党川村黑方台党川6号和7号滑坡体附近发生了一起黄土滑坡,滑坡体积约20000立方米。长安大学研究团队和成都理工大学研究团队联合监测预警,提前2天对滑坡发出黄色预警,当地政府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了人员伤亡。

这次突发性黄土滑坡监测预警是利用基于云平台的低成本千元级高精度北斗/GNSS监测系统实现的,初步验证了相关算法和软件硬件系统的可靠性。

该监测预警系统是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空天地技术的滑坡识别与智能监测预警”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特大滑坡实时监测预警与技术装备研发”的初步研究成果,为后续开展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技术装备研发奠定了基础。

2.89 万份“问题地图”在青岛销毁

3月21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山东省新闻出版局、青岛海关、济南海关联合在青岛市举办“问题地图”查处情况现场通报会,并现场销毁了“问题地图”产品。

本次销毁的“问题地图”是由青岛海关在查验时发现的一批世界地图招贴画产品,存在边界标注错误等问题,“问题地图”产品共803箱,计2.89万份。这是近期查获数量最大的一批“问题地图”。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加强地图管理工作,目前由18个省级部门组成的山东省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监管协调指导小组已建立起“问题地图”常态化排查整治机制,已对26家单位的47张“问题地图”,8个批次、15种、总计上万册的出入境“问题地图”,以及2起群众举报电子商务流通领域“问题地图”进行查处和整改。各地累计开展地图市场检查100余次,发现“问题地图”40余起,完成整改34起,立案3起,有效遏制了“问题地图”的出现。

猜你喜欢
滑坡北斗卫星
2001~2016年香港滑坡与降雨的时序特征
北斗时钟盘
miniSAR遥感卫星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静止卫星派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