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探讨

2019-05-18 09:16周建建
考试周刊 2019年44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聋生写作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模块,也是帮助聋生积累语言知识,促进其表达与沟通的重要途径。在特殊教育中,教师应注重聋生特殊的生理与心理环境,整合资源构建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氛围,灵活设计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让聋生在“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阅读过程中,夯实写作基础,积累阅读经验,优化写作思路,强化写作体验,进而为聋生表达能力的发展以及未来融入社会奠定语文基石。

关键词:聋生;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模块,也是帮助聋生积累语言知识,促进其表达与沟通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推动聋生融入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生理局限,从多元途径获得人际交流与表达的资源,有效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聋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引导其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并实现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从目前聋生的阅读与写作情况来看,许多学生由于阅读过程缺乏有效性,在写作中出现词序颠倒、成分残缺、用词不当、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等问题。基于此,教师应立足学生主体,灵活设计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让聋生在“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文字表達能力。

一、 注重阅读知识讲解,夯实写作基础

聋生特殊的生理条件,使得普通的阅读教学在开展中困难重重,一些聋生在写作中之所以漏洞百出,关键就在于阅读基础不扎实,对语言知识缺乏深入理解。针对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深入细节,为学生创造易于理解与接受的学习氛围,在掌握阅读文本知识、理解文本情感内涵的基础上为写作做好准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基础入手,在阅读中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避免单个知识点的分析造成的误解,以提高聋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能力;其次,加强对学生的词语写话训练,让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文字,还能够在具体形象的启发下,理解文本情感,将文字表达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例如在《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文本描述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并着重讲解其中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在直观情境中理解语言表达的特点;再次,指导学生注重对阅读语言素材的积累,对于聋生而言,写作中语言表达不畅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足够的语言素材积累,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记录阅读笔记,对阅读中新学知识,或者在自主阅读中遇到的好词佳句可以在笔记中进行积累,以不断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创作的积极性;最后,利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知识,利用手语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沟通,根据学生的语言、认知发展阶段,训练其表达与沟通能力,以实现对阅读知识的灵活利用,为写作奠定基础。

二、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积累阅读经验

在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境创设,引导聋生置身于阅读氛围中来,并在认知上体会阅读文本,进而调动其参与阅读的主动性。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阅读文本的讲解主要集中在语言知识上,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聋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其教育培养过程不仅要体现知识积累的要求,更要体现情感渗透,实现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阅读课堂构建的重要方式,在特殊教育中,教师应立足读写结合的原则,为学生设计多种情境。例如,在《皮球浮上来了》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回答“第一句写了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正玩得高兴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最后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循序渐进的理解,并把握文字描写的逻辑性,从而为完善写作结构,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奠定基础。再如在《假如只有三天光明》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互动讨论情境,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对照海伦凯勒的生平,对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品质进行探讨,并在讨论中交换对人生的感悟,并仿照文本内容进行写作训练,以抒发情感,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与语言表达的深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可以选择的情境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注重对聋生客观条件的分析,并合理调整课堂教学因素,让学生能够在情境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阅读中来,并在完成阅读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加强写作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 注重生活素材挖掘,引导描述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对生活的描述与想象,因此,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从生活中汲取阅读素材,是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写作情感的重要途径。从特殊教育的本质来看,让聋生在阅读与写作中提高对社会的理解能力,并积累生活经验,是帮助其融入社会,回归主流生活的基本要求。在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该将学生束缚在课堂之上,而是应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并在语言表达中抒发对社会的认知。

在聋生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中,生活素材的提炼与运用是丰富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效果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我的家乡》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完成课内阅读后可以安排相应的习作任务,在写作任务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引入到社会实践中来,鼓励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深入社会生活,了解家乡的人和事,并细心地观察弥补生理上的缺陷,做一个有心人,并从家乡的人和事作为切入点,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此外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体验生活,在活动中表达对他人的关爱,如六一节、国庆节等节日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班级文艺活动,与他人合作创作文艺作品,以书写节日期间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根据学生的创作情况给予学生激励与表扬,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氛围中体会生活,并完成创作。

四、 结束语

总之,在特殊教育中,教师应注重聋生特殊的生理与心理环境,整合资源构建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针对性的阅读中夯实写作基础,积累阅读经验,优化写作思路,强化写作体验,进而为聋生表达能力的发展以及未来融入社会奠定语文基石。

参考文献:

[1]吴林森,朱子君.聋校学生阅读现状及对策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6(21).

[2]蒋夏莲.聋生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写作能力[J].吉林教育,2016(29).

作者简介:周建建,福建省福鼎市,福建省福鼎市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聋生写作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