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发展困境

2019-05-21 00:37何凤琼王仕高吴卓霖
现代交际 2019年6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学前教育乡村振兴

何凤琼 王仕高 吴卓霖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进行了全面部署,《意见》强调必须把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作为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办好学前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保证“幼有所育”和“产教结合”。这些信息给新时期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动力和机遇,意味着农村学前教育迎来了蓬勃的春天。

关键词:乡村振兴 学前教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6-0010-02

近年来,全國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实现了学前教育资源的迅速扩增。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却举步维艰。其中农村幼儿师资的严重缺乏,成为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 也影响我国学前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更影响乡村振兴。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则乡村兴,教育强则乡村强。《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振兴乡村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发展乡村学前教育。然而,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在广大的乡村中,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普遍缺乏。纵观全国各大县城,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基本上都集中在县城、县城周边及“发达”的地区;一言以蔽之,振兴乡村学前教育的最大短板就是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同时,乡村教育、教学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教师少。

1.农村幼儿教师人才培养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

乡村教育影响着乡村人口文化的综合素质、乡村的经济建设发展和“建设乡村、稳定乡村”。所以,要振兴乡村,教育必先行。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同时,振兴乡村学前教育也是振兴乡村教育的任务之一,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契机,全方位地系统谋划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整体提升农村学前教育。[1]而振兴乡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加大对农村幼儿教师的人才培养,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软实力”。

2.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幼儿教师

“乡村振兴战略”口号的提出,开启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办好学前教育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保证“幼有所育”和“产教结合”。这给新时期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也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动力。虽然早在2015年6月,我国开始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但是,由于城乡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以及农村交通地理条件不便等诸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学前教育的职业吸引力不够强,“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长期存在。所以,振兴乡村学前教育,必须想办法让我们的乡村幼儿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3.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培养幼儿教师尚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今天的城市和乡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联系得更加紧密。在中央和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中,从来都没有把城市和乡村发展分开过,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为城市带动乡村发展、城乡一体化指出了新方向。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城镇化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所谓科教兴国,少年强则国强,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二、乡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和困境——以高县为个案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问题,特别是在广大农村范围内,学前教育发展明显落后,在资源的供给、配置方面,城市乡村间还是存在明显差距,学前教育环境、教育质量等方面的距离还十分明显。

1.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不足

2013年,教育部发布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该标准规定,“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需达到1:5-1:7”;同时幼儿园的师资配备至少要求“两教一保”,即每个班至少要配备2名专职的幼儿教师和1名保育人员;然而,在广大的乡村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高达1:20以上,更不能满足“两教一保”的基本要求,一个班只有一名教师的情况也不少见。乡村幼儿教师师资总体欠缺。

2.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

从乡村幼儿园的师资队伍中可以看出,其学历水平几乎都是幼师中专及其以下,还有极少数是非科班出身;同时,这些乡村幼儿园教师还缺乏外出培训学习提升的条件和机会;也就是说,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起点低,再加之缺乏提高的条件和机会,其专业化水准自然就更低。

3.师资队伍不稳定

多年来,由于城乡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受到交通和地理条件不便等诸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农村学前教育的职业吸引力不够强,幼儿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在农村地区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4.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中男生人数相当稀少,尽管很多院校已经出台了很多“惠男”政策,但仍然很难吸引男生自主选择就读学前教育专业,即使有男生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其中大部分毕业后,经过社会的“洗礼”,就不愿再到幼儿园工作,更不愿意到偏远落后的农村幼儿园任教。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在广大农村范围内,学前教育发展明显落后,在资源的供给、配置方面,城市乡村间还是存在明显差距,城乡幼儿在入园机会、教育质量等方面的距离还十分明显。当下农村幼儿教师人才培养的模式,逐渐凸显出人才培养思路的狭窄性、目标的强功利、培养课程体系与过程建构的滞后、评价标准比较单一等问题。与当今社会对幼师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1.农村幼儿教师的“职前”培训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幼教工作者机构之一,同时也是农村幼儿教师职前培训的重要机构之一;其学前教育学生大部分来源于农村,入职后在城镇、农村和部分民办幼儿机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已成为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思考的重中之重。

陶行知在20世纪就提出办理农村学前教育的一个基本办法是“训练本土师资教导本乡儿童”。[2]加强培训乡村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要依据当地乡村幼儿教师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当地教育现状;此外,还要着眼于乡村幼儿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善于挖掘学前教育从业者的潜力,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引导他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去开发本土资源,从而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乡村学前教学质量。农村幼儿教师普遍工作压力较大等诸多因素,其自我进修学习时间也受到了制约。因此,乡村幼儿园应积极提供和创设更多的机会让乡村幼儿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满足幼儿教师不断进取的需求,以此来不断提高乡村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和素养。

2.开展“职后”园本培训

园本培训是幼教界针对幼儿教师培训提出来的,与校本培训相似。提高在职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渠道就是“园本培训”,即“以园为本”。以鄉村幼儿园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各种渠道,来提升乡村幼儿园的整体办园和教学水平,并为乡村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师资的保障。幼儿园应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园本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帮助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充电。园本培训模式具有实践性、自主性、针对性、全员性、全程性、多样性、互动性、经济性的特点。[3]

3.加强自主学习,敢于创新,做好教育反思

就高县乡村幼儿园而言,当地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设施,很多都无法与城镇幼儿园的设施相提并论。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地方采取的措施,利用地方特点,以此来开发教育教学活动的案例,如宜宾竹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利用乡村幼儿园的地理环境,挖掘乡村的自然资源,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去感受大自然而寓教于乐,以此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陶行知曾说过: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4]学前儿童在自然而宽松的环境中,不仅可以引导其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且还能开阔儿童的视野以及陶冶情操。

农村幼儿教师要从百忙中挤出时间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新的教育精神就是教育者个人要成为自己文化进步的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帮助下的自学,其成效在任何教育体系和教育环境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做好在日常工作中的教育反思,总结他人或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从而促进自身专业知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佳莉.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品质 促进美丽乡村发展[J].教育研究,2018(7).

[2]中国学期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资料选(全一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38

[3]王水玉,徐晓光.教师专业成长策论[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273-275.

[4]陶行知.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M]//陶行知全集(第一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83.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学前教育乡村振兴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