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管理与常规护理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效果比较

2019-05-21 01:22董金华董相凤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个案心血管危险

董金华 董相凤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个案管理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DM)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该院诊治并建档的120例DM患者纳入研究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个体管理,随访12个月,对比分析两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指标控制达标率,并掌握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通过随访,研究组血压(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控制达标率分别为51.7%、50.0%、45.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5.0%、20.0%、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P<0.05)。结论 对DM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有助于改善和提升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效果,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case management and routine nursing in the contro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DM).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DM who were diagnosed and documen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2017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numerical method,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tudy group underwent individual management, followed up for 12 month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indicators control rate, and mastered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Results After follow-up, the control rates of blood pressure (BP),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and total cholesterol (TC)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51.7%, 50.0%, and 45.0%,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y 25.0%, 20.0%, and 16.7%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6.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8.3%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Case management of DM patients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ontrol effec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It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Diabetes;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se management; Routine care

DM是臨床常见慢性进展性代谢性病症,主要是因机体胰岛素分泌和作用机制障碍发病,病理表现为机体持续高血糖。大多数患者同时伴血压增高、糖脂代谢紊乱,使得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难以控制[1]。如何针对有效的控制GM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临床需要重视和迫切解决的问题。个案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方法,也就是由专业人员为单一个体或群体对象进行协调、整合的活动程序。近年来,在临床医疗服务中逐步应用开来,并取得良好效果[2]。该文主要对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120例DM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进行研究,系统剖析个案管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内分泌科收治并建档的120例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症状、血生化等检查确诊,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相关标准[3]。纳入标准:①确诊为2型DM,同时血脂、血压任意1项以上高水平;②遵医嘱应用降糖药或胰岛素;③意识清楚,可正常语言交流;④对研究知情并配合。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心脏病、意识障碍、妊娠期及不配合等患者。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60例。其中,研究组:男患者31例,女患者29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为(62.6±3.1)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为(7.6±1.2)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6例,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9例。对照组:男患者33例,女患者27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为(62.3±2.9)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为(7.8±1.3)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5例,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8例。在基本信息、病情、病程及文化水平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由科室护士向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嘱患者严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或正确应用胰岛素,密切注意用药后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定期到院检查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依照指标改善情况调整用药量;每2周通过电话或微信随访,主要掌握患者用药、饮食情况,嘱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少食多餐,并指导患者坚持适量运动锻炼,在出现不适时及时到院诊治。研究组实施个案管理,具体如下。

(1)组建管理小组:建立以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康复师及专科护士为成员的个案管理小组,根据患者健康档案记录的年龄、性别、体质量、病情、病程、文化水平、职业等情况,结合治疗需要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并严格实施。

(2)个案管理实施:①个体宣教,根据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等采取个体宣教方式,比如:面谈、视频讲解等。对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强调DM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告知血压、血脂控制的重要性,并解释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危险因素等;对未合并患者则告知其做好预防。对合并高血脂患者指导其酌情加用调脂药物,比如他汀类调脂药,但要告知用药方法和用量[4]。此外,告知患者定期检查血糖、血压、血脂的要性,强化其复查依从性,依照患者复查结果调整用药;对记忆力不佳患者则要通过门诊、随访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嘱其督促患者遵医用药。②饮食指导,和患者及其家属一同制定家庭管理方案,依照患者体质量、病情等制订合理食谱。除严格DM饮食外,对合并高血压者应适当减少钠盐摄入量,多食膳食纤维丰富食物,预防便秘。对合并便秘者指导服用缓泻剂,以免排便时用力过大诱发心血管病变;对于高血脂者应控制脂肪、胆固醇类食物的摄入,多食新鲜果蔬,指导患者用山楂、荷叶等有降脂效用的中草药泡水喝[5]。③心理疏导,定期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针对性干预;对紧张不安、焦躁等情绪患者,应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提高其认识,增强治疗信心;对于焦虑、抑郁等心理患者,应多给予鼓励、支持,以缓解其不良心理;同时,嘱患者家属多陪伴、关怀患者,让患者感受家庭温暖。④用药指导,大多数患者年龄较大,记忆力逐步衰退,往往会少服或漏服药物,不利于病情控制。因而,可制作小卡片,并在上面详细写明服用药物名称、用药时间、次数及用量等,并告知家属,以便提醒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1.3  观察指标

在干预结束后复查两组患者BP、HbA1c及TC的控制达标率,达标表彰:BP≤130/80 mmHg,HbA1c≤6.1%,TC≤5.2 mmol/L。同时,随访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主要是心梗、心律失常及心绞痛[6]。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8.0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效果对比

干预后,研究组BP、HbA1c、TC控制达标率分别为51.7%、50.0%、45.0%,对照组分别为25.0%、20.0%、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在随访期间,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的18.3%(P<0.05),见表2。

3  讨论

DM是慢性进展性代谢系病症,随着病情发展易并发心血管病变,对患者健康和生命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为确保临床疗效,更好控制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不仅要进行积极对症治疗,还需配合全面护理干预[7]。而护理干预是整体治疗重要组成,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个案管理临床医疗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就是医护人员定期和患者接触,同时为其提供针对、有用、可行的疾病有关信息及护理服务。多学科共同参与、协作,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持续性、个体化、系统性的照护,包括个性化宣教、持续全面护理计划等,以管理目标为导向,严格执行计划,达到预期效果[8]。该研究中,研究组采取个案管理,患者的BP、HbA1c、TC控制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且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更低(P<0.05)。

综上所述,在DM患者治疗和护理中实施个案管理,有助于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玉琴,刘静.个案管理对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11):831-832.

[2]  王艳秋.个案管理与常规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J].淮海医药,2017,35(5):613-615.

[3]  徐婕,洪都,戴丽学,等.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个案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5):132-136.

[4]  劉伟,葛叶娟.个案管理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干预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2):5257-5258.

[5]  邓菊红.个案管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7):122-123.

[6]  廖华英.个案管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27-29.

[7]  孔爱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的可行性[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6):192-194.

[8]  余艳梅,黄洁微,周燕,等.健康管理师对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管理实践及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17,24(20):11-13.

猜你喜欢
个案心血管危险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喝水也会有危险
放下偏执,路还很长——访谈两位个案医生及家长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