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

2019-05-21 15:00柳梦槑
旅游纵览 2019年5期
关键词:坎昆雅克珊瑚

柳梦槑

“每个人心底或许都有一片孤独而自由的大海,我们往往在深夜,独自潜入其中,有时又因为潜入得太深,而思念陆地上的灯火。大多数人一生都在这两者间穿梭。”——电影《碧海蓝天》

2018年,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选出了最佳影片——《水形物语》,影片讲述了人与水中生物的一段奇缘。人类对海洋的向往,从古至今,颇有几分愈演愈烈的趋势。古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掌握着海洋的力量,北欧神话中的尼约德凭借身为海神在海边玩耍被海水冲洗得细腻的双脚收获了妻子,在我国,关于海洋的神话传说更是比比皆是,从古至今未曾断绝。从《山海经》到《封神演义》,再到《西游记》,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处处体现人们对于海洋奥秘的渴望与向往。渴望催生动力,人类慢慢将探索的目光投向了海洋。《诗经·谷风》中有载:“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若说这里的“泳之游之”,是对海洋的初探,那么在《晏子春秋·内篇》中古冶子“公尝济于河,鼋衔左骖没,冶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卒杀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津人皆以为河伯”则是潜水技术的精进。及至唐代,人们已将潜水的技术用于水下取物,技术高超的甚至可以“入水如履平地。令其沉潜,虽经日移时,终无所苦……经瞿塘、滟滪,遂令水精沉而视其邃远。水精入,移时而出,多采金银器物。”

自由潜水史上不得不提的人

潜水技术的成熟,为人们探索未知的水下世界提供了便利,也让众多旅行爱好者找到了旅行的“新的打开方式”。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让人深深记住了那片深蓝的海,以及潜水员与海豚在那片幽蓝之中相互追逐的场景,那是人类从产生探索海洋的梦想的那一天起,就深深印刻在脑海中的画面。说起这部电影,影片中的人物原型很值得人们关注,恩佐·马奥卡和雅克·马约尔,正是自由潜水历史上无法忽视的两个人。

1927年4月1日,在中国上海诞生了一名法国男婴,或许在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小男孩儿的名字将在自由潜水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他就是有着“海豚人”美誉的雅克·马约尔。据说雅克的潜水之路开始于一场奇妙的友谊,这段友谊中的另一个主人公是一只海豚。雅克在美国迈阿密的水族馆工作,在这里他结识了一只年轻的海豚Speedy,从此,他开始了与这只海豚亦师亦友的奇妙情缘。

这段友谊确实奇妙,但在雅克身上,更让人类感到振奋的友谊,则是发生在他与另一位潜水名将——恩佐·马奥卡之间。雅克与恩佐在1966年相遇,从此,被誉为“海豚人”的雅克和被誉为“意大利潜水之父”的恩佐开始了他们的传奇竞技之旅。1965年,恩佐创造了下潜54米的世界纪录,而在1966年,雅克以60米的成绩打破了恩佐的纪录,这一年也正是两人结识的那年。在随后的日子里,两人互相较量,从1960年到1983年这23年里,两人先后22次竞相打破世界紀录,这一段时间的世界纪录中,只看得到他们的名字,再无人能与他们比肩。

两人的友谊一直维持着,直到1983年雅克结识了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碧海蓝天》这部影片正是以这两位传奇人物为原型而创作,电影公映后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但在恩佐心中,却并不是那么值得骄傲、喝彩。影片一半真实一半虚构,而虚构的部分,恰好把恩佐的人物性格设定得有些“利欲熏心”。恩佐一怒之下将《碧海蓝天》告上法庭,最终,这部电影被禁播14年。而让恩佐伤心的或许不止是对自己形象的一种戏谑与“污损”,更多的是这部片子的顾问正是自己的好友雅克。不过恩佐虽不是电影中那个有些粗俗的“恩佐”,但他和雅克的友谊却比电影中来得更深刻。恩佐并没有生气太久,这与他的性格有关,也与这段难得的友谊密不可分,他与雅克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竞争对手那么简单。

2001年雅克离开了海洋,离开了人世。2016年,恩佐也永远告别了那片蔚蓝。这两个在自由潜水史上闪耀着光辉的名字,终于成了故事。

物种工厂四王岛

“‘鹦鹉螺号的渔网打上来好几种玳瑁属海龟,背是鼓起来的,身上的玳瑁很值钱。这种爬行动物能很容易地潜到海底,闭上长在鼻子外孔边上的那块肉,就能在水下待很长时间。为了躲避海里的动物,有些玳瑁睡觉的时候缩进壳里,有几只,捕上来的时候还睡着呢!一般说来,海龟肉不怎么样,但海龟蛋却是一味佳肴。”

——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印度洋》

与大翅鲸同游的经历是浪漫的,伴你在海水中畅游的鲸鱼就像是与你分享这一份感受的伙伴,而在汤加的水下,除了分享的快乐,还有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私密乐趣。在海底洞穴潜水就是这样一种隐秘的快乐。海底洞穴就好似深海中的一个秘密花园,它的一角承载着阳光,当阳光穿越海水照射到洞口时,海水把阳光折射成一道道璀璨的、泛着波纹的光束。鱼群就在你的周遭,将你团团围住,但它们就像是这里的装饰,丝毫不懂你的心,也不像大家伙那樣能够分享你的快乐,它们与潜水者之间更像是“桥归桥,路归路”,各不相干。

在汤加绵延几公里的海岸线上,不知疲倦的浪潮一刻也不停歇地拍打着海岸,一霎时,“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诗句在脑海中浮现,水上的世界又是另一番壮阔。而在这浪潮之下,汤加另一端的无边景色,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辽阔。

墨西哥坎昆

“在这次从海底深水处走过的快速行驶中,我看见很多沉没的船躺在海底,有的已经被珊瑚胶粘住了,有的仅仅蒙上一层铁锈,锚、大炮、子弹、各种铁架、机轮叶、机器零件、破碎的圆筒、损坏的锅炉,以及那些浮在水中的船壳,有的直立,有的翻倒。

这些遇难的船只,有的因为相撞,有的由于碰上了花岗石的暗礁才沉没。我看见有些船笔直地沉下去,桅墙直立,船具被水浸坏了。它们好像停泊在阔大的外港中,正等待准时开行。当鹦鹉螺号从它们中间走过,行船的电光波照耀它们的时候,好像这些船招展它们的旗,向行船致敬,把它们的编号向它报告!不,在这灾祸的场所上,只有寂静和死亡!”

——儒勒·凡尔纳《两万里·地中海四十八小时》

坎昆又译康昆,位于墨西哥的东南部,加勒比海沿岸南面。如果你能俯瞰坎昆,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左边是在电影中热闹非凡的加勒比海,右边则是安静美丽的潟湖。有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难怪这里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度假地。

坎昆地处热带,但这里的气温却没有想象中那样炎热,全年平均气温为27.5℃。每年7月至10月是这里的雨季,而这里每年仅有雨、旱两季。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坎昆全年都可以迎接潜水者。雨季,坎昆几乎阵雨不断,而当阵雨过后天空放晴时,天际时常会出现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将这里映衬得更加瑰丽。据说在玛雅语中,“坎昆”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挂在彩虹上的小瓦罐”。

在坎昆潜水,一般海域深度12米,深海海域则达26米。这一片海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潜水爱好者,海底的珊瑚礁色彩斑斓,周遭的游鱼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客,早就列好了队,就等着在潜水者眼前游过。毫无疑问,这样的珊瑚礁给人的感受是一种来自生命的神秘。但在坎昆的水下,神秘还远不止于此。

若说珊瑚礁和周遭的生物上演的是来自生命的神秘,那么在坎昆探索海底洞穴,则是一种自然独有的、寂静的神秘。在坎昆,有这样一个海底洞穴,它被称为Dos Ojos,这个名字是西班牙语中“双眸”的意思,在海底洞穴中则是指两个相邻的,底部相通的洞穴。这一处洞穴是世界第三大海底洞穴。Dos Ojos洞是半封闭型洞穴,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在这里“生长”着,形成了一个钟乳石丛林。这样的美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潜水者,也吸引着BBC,这家著名的广播公司推出的自然类纪录片《地球脉动》就曾经在这里取景。一道道阳光在这里仿佛也陷入了一种沉醉,它们四处漂散着,形成最耀眼的光波。

同样的光波在El Pit也绽放着光彩。这个洞穴,在水下20余米处,入口非常陡,不过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在这个洞穴看到的阳光的折射,有一种独特的悠长的美。Angelita也是坎昆的一个深水洞穴,在西班牙语中,这个洞穴的名字是“小天使”的意思,这个名字配这个洞穴还真是恰如其分,在这20几米深的洞穴里,竟然有一团团的“云层”,置身于此,让人恍若进入了天堂。据说这些云层的形成其实还有赖于洞穴上方飘下来的树枝落叶,“小天使”洞穴一半是淡水,一半是海水,淡水和海水在这里融汇,这些树枝落叶就漂浮在淡水与海水的分层上,日久年深,就形成了一层硫化氢的水层,也就是我们见到的“云层”了。

珊瑚和洞穴都源于自然这个神秘制造者,而沉船,则是人类文明的“惠赐”,只是这其中有一种陨落的无奈。在坎昆,有一些曾经的沉船,现已成为潜水项目中的一景。有一艘二战时期美国海军的扫雷舰就沉没在这里。这艘扫雷舰并不是因为事故或者灾难而沉没,它被美国卖给了墨西哥,后来因为超期服役,最终失去了工作能力,被无奈地沉没在这里。不过,聪明的墨西哥人并没有将它抛弃,它被改造成了一个人造珊瑚礁,在水下开始着新的使命。除了军舰的沉没,这里当然也有因事故而沉没的船只。一艘捕虾船也沉没在这片海里,因飓风而沉没的它,现在已成为了水族的天堂。这些沉没的船只用另一种方式传达着神秘,用冰冷的身躯滋养着这片海域。

菲律宾,从宿务到“妈妈拍丝瓜”

“灯光照在这些色彩鲜艳的珊瑚树枝叶上,造成各种各样的迷人景象。我似乎看到这些膜性圆柱形管足在海水的涌动下摇曳。一些身轻似燕、游得像鸟儿飞一样的鱼,在珊瑚枝间游来游去。我真想采集一些带有精美触角的新鲜花冠。这些花冠有的已经盛开,有的含苞待放。”

——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珊瑚王国》

少年时读《海底两万里》,就曾被其中一篇“珊瑚王国”深深震撼,而在见识到菲律宾水下的珊瑚王国后,才知道,那种仅仅来源于书本的震撼还远远不够。若说菲律宾是潜水者的天堂,想必总有人能够列举出它获得这一称号的诸多理由。菲律宾群岛坐落在亚洲东南部,岛屿之间是浅海,遍布着吸引人的珊瑚礁。在菲律宾,潜水似乎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也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容易是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困难,则是指这里的潜水点太多,多到让人难以抉择。不过若只是想要观看色彩斑斓的珊瑚,从宿务到“妈妈拍丝瓜”岛,是一条绝佳线路。

宿务是菲律宾第二大城市,也是菲律宾最早开发的城市,承担着主要港口和经济中心的角色,被誉为“南方皇后市”。“妈妈拍丝瓜”岛坐落在菲律宾宿务的最北面,岛上人口只有5000多人,这个岛面积不大,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徒步绕岛一圈。它的名字听起来有一些奇怪,其实这个岛屿真正的名字叫作“马拉帕斯卡”,“妈妈拍丝瓜”只是它的谐音,也有人称它为“妈妈岛”。不过从空中看下去,这座岛狭长的地形确实有几分像丝瓜,因此“妈妈拍丝瓜”岛的花名在我国游客中广为流传,远远盖过了小岛本来的名字。相比起长滩岛等已完善开发的海岛,现在的妈妈岛游客并不多,仍保留着纯朴的味道,只有潜水者和想要远离喧嚣的度假游客把这里当作理想中的旅行胜地。

宿务到妈妈岛的水下可谓色彩斑斓。这里有的巨石被软硬珊瑚覆盖,一块巨石就是一片瑰丽的珊瑚公园。鸡冠珊瑚、鹿角珊瑚和麦穗珊瑚伸展着它们的枝丫,在水底恣意生长着,成就着海底丛林这一株株一丛丛形态各异的“小树”;玫瑰珊瑚和花伞珊瑚在水底静静地“绽放”,装点着海底的小花园;海绵、海柳在水底招摇着,它们的小伙伴草莓树软珊瑚与海鸡头软珊瑚也前来凑趣,艳丽的色泽让这一片海洋变得璀璨而瑰丽。小丑鱼在珊瑚丛林间穿梭,为珊瑚王国更增添了几分生动。

珊瑚的色彩在水底是那样的耀眼,那样的鲜活。正当人们为这耀眼而感叹时,有一群不服气的家伙很快闯入潜水者的视线,它们像一条银色的河直冲进海底,搅得这沧海泛起银波。这些“唯恐海底不乱”的家伙们就是沙丁鱼。不管何时,这些在人们印象中常常与罐头相连的鱼都是这样拥挤。

潜水,是人与海洋的搏斗,也是人与海洋之间的握手言和。一呼一吸之间成就的,是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也是人类对海洋慈爱与丰饶的见证。浩瀚的海洋带给人类的是一种未知的美,而潜水像是打开这扇未知大门的钥匙,门里边的世界或许就是你不曾经历过的另一个天地,另一个宇宙。

珊 瑚

《海底总动员》中,小丑鱼尼莫一家的“豪华别墅”就是海中艳丽绚烂的珊瑚。珊瑚常常被人们认为是植物,但珊瑚的真面目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动物。我们所熟知的珊瑚,其实是海洋中一种圆筒状腔肠动物——珊瑚虫的分泌物。珊瑚虫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而后分泌出石灰石,形成自己的外壳。珊瑚构成珊瑚虫的支撑结构,而珊瑚虫死后,尸体又堆积成珊瑚。这个过程可以这样看:一只珊瑚虫努力地生长,死后成了下一只珊瑚虫的“房屋建材”,这些海洋中的小不点儿,就这样将自己的身躯堆积在一起,用层层叠叠的躯壳支撑后代的生命。

珊瑚有软硬之分,软珊瑚肉质层厚,体内主要是骨针或者骨片,摸上去手感是软的。而硬珊瑚通常指的是大型石灰质骨骼,它的组织层相对薄的珊瑚,摸上去手感是硬的。

珊瑚在世界各地都有被制作成珠宝制品的记录,在我国,人们很早就开始关注利用珊瑚。珊瑚制品在我国的珠宝文化中,有着辟邪、延年益寿等吉祥的寓意。但在今天,我们知道这些说法都是无稽之谈,而买卖珊瑚制品给环境带来的灾害却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拒绝买卖珊瑚制品,给尼莫们留个家。

猜你喜欢
坎昆雅克珊瑚
读书的快乐
读书的快乐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墨西哥智慧城坎昆
沉默而惊人的水下世界——探访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
碧波荡漾珊瑚海
美丽的珊瑚
送你一支珊瑚花
雅克坚信:法雷奥会继续保持强劲的增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