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低剂量复查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

2019-05-31 09:43卫震林朱燕华吴继正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2期
关键词:摄片性骨折气胸

卫震林,朱燕华,吴继正

(南通市通州区第八人民医院 四川 南通 226361)

胸部外伤导致的肋骨骨折(Rib fracture)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常规正位胸片价格低廉,方便快捷,常常是临床医生的首选,但是因为胸部摄片重叠影像较多导致漏诊也多,易造成医疗纠纷,我们医院目前采用的是肋骨三位片明显提高了诊断率[1]。随着多排螺旋CT的广泛应用,后处理技术功能越来越强大,肋骨CT检查越来越被人所接受。也随着人们对放射线的惧怕,运用低剂量扫描复查已检查过的病人是我们本次研究的重点,笔者搜集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肋骨骨折的30例患者,探讨和分析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复查肋骨骨折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从23~78岁不等,平均年龄56岁。外伤原因:高处坠落6例,车祸12例,骑电动车摔伤5例,砸伤7例。15例DR摄片中男13例,女2例;15例CT中,其中男9例,女6例。临床表现为胸部的疼痛,胸廓的压痛,深吸气后疼痛。低剂量复查时间24小时之内5例,3天复查2例,7~10天复查4例,15~20天复查6例,3个月复查13例。

1.2 方法

DR摄片采用SIEMENS MULTIX Compact K数字X线成像系统,均采用肋骨三位片(胸部正位加左右45°斜位),常规摄片距离180cm,中心线对准胸6椎体的高度,深吸气一口气后下屏气曝光。

CT检查采用SIEMENS Emotion16排螺旋CT机,首次检查时采用常规条件,复查时采用管电压120KV,30mAs,层厚3~5mm,螺距1.0,扫描时间7~9秒,对原始数据运用B20算法1mm重建,传输到syngo via工作站进行VAT(容积再现)、MPR(多平面重建)、CPR(曲面重建)、MIP (最大密度投影)等后处理。患者仰卧于CT机床上,1次屏气完成全部扫描,扫描范围包括下颈部(第7颈椎下缘)至肋弓下缘。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间比较用t检验,检验标准为P<0.05时,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图像质量评价

由三名医师双盲读片,由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1名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使用4点分评分标准进行评价:4分是指肋骨结构清晰可见,骨皮质光滑锐利,诊断的可信度水平接近100%;3分指可信度为75%;2分指可信度为50%;1分指可信度均为25%或更低,不能用于影像诊断。30例总平均在3分以上,我们认为低剂量肋骨CT扫描图像均能满足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2.2 肋骨骨折诊断标准

不完全肋骨骨折是指局部骨皮质扭曲、凹陷、隆起、皱褶,伴相邻部位的软组织肿胀;完全性肋骨骨折是指骨折线通过肋骨全层。通过短期复查显示局部肋骨较原片显示骨密度增高、周围骨痂生长也可诊断为肋骨骨折。

2.3 影像所见

首次DR摄片发现左侧6处肋骨骨折,右侧肋骨骨折12处肋骨折;其中斜形骨折13处,粉碎性骨折2处,不全性骨折4处;合并左侧液气胸2例,左肺挫伤2例。首次CT检查发现左侧肋骨骨折10处,右侧肋骨骨折7处;斜形骨折8处,裂纹骨折4处,粉碎性骨折2处,错位骨折3处,合并肩胛骨骨折2例,左肺挫伤3例,右肺挫伤2例,左侧胸腔积液4例,左侧气胸3例。低剂量CT检查复查30例患者共发现左侧肋骨骨折18处,右侧肋骨骨折19处;完全性骨折32处,不全性骨折7处,合并发症肺挫伤、胸腔积液、气胸等。两种检查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 讨论

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常见急诊之一,资料统计表明其占胸部外伤的60%以上[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知识的普及,维权意识非常强,这往往涉及到法律纠纷、伤害鉴定及伤残鉴定;对于肋骨骨折数目的认定,如何公平公正的出据正确的医疗文件,是对我们工作的严峻考验。胸部摄片是临床胸部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且对有错位骨折的显示较为满意[3],但是X线密度分辨率较低,不能准确鉴别胸部的细微裂缝和隐匿性骨折,临床漏诊率较高,易引发医疗纠纷[4]。首次DR摄片或CT检查不能一次检查就能够明确肋骨骨折数目,短期内复查有助于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胸部结构重叠较多,导致细微的骨折线很可能被遮盖,另外肋骨的结构相对单薄,骨折线对比度较低,因此较易遗漏[5]。通过一段时间运动后复查,断端之间产生裂隙,有助于显示肋骨骨折。本研究中首次DR摄片有3处,首次CT检查有1处在复查中发现了骨折。但是又面临另一个问题,短时间内复查会造成放射剂量的增加,从放射防护方面来讲,人体对X线比较敏感,对身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尤其是晶状体、甲状腺及乳腺等均为X射线敏感器官[6],过度使用X线检查会引起致癌的风险。随着CT进入多层螺旋时代,仪器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为低剂量扫描奠定了技术基础。基于这个原因,本研究中引入了低剂量CT(low dose CT)的概念,即在降低管电流的基础上,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达到诊断要求,它是在1990年由Naidich[7]等率先提出胸部低剂量扫描以来,低剂量螺旋CT扫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采用低剂量CT扫描复查肋骨骨折,其目的在于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数目,能够了解骨折移位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同时也能够了解肺内及纵隔等情况。本研究中,原DR摄片有2例气胸,1例肺挫伤,一周后低剂量复查1例气胸消失,1例气胸相仿,1例肺挫伤吸收;首次常规CT患者,1例左侧多发肋骨折患者,10天后行低剂量复查,左侧胸腔积液增多。

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多排螺旋CT以及三维重建后处理软件,为临床提供了便捷、快速及直观的影像检查方法[8]。低剂量多排螺旋CT采用的是容积扫描,我们在7~9秒时间内完成快速扫描,一次扫描获得肺窗、纵隔窗、骨窗的图像,肺窗、纵隔窗、骨窗显示各有侧重点,比如骨窗上可以清楚有无骨折及骨折移位情况;肺窗上可以观察肺内有无挫伤及有无气胸等情况;纵隔窗可以观察有无纵隔气肿等情况,虽然纵隔窗由于低剂量的原因,噪声大,但仍能较清晰的显示纵隔结构。我们把获得的数据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后处理,我们发现,对骨折线的显示,以薄层横断位骨窗最为常用,Jaffe等[9]研究表明,MPR在定位定性方面是对横断位而言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作用,如果横断位、MPR这两种方法显示不能确诊时,结合VRT图像往往可以确诊,VRT图像可以进多角度多方位旋转,有利于骨折线的显示;周康荣[10]提到CPR为多层面重建技术的延伸和发展,有时运用CPR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显示的有一定的价值,能够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率。

本研究发现,肋骨骨折的损伤程度及骨折类型比如粉碎性骨折、错位性骨折等常与肺挫伤、气胸、胸腔积液等胸部不同程度损伤同时存在,为临床医生判断脏器损伤程度提供依据[11]。本研究显示,肋骨骨折合并气胸、血气胸、胸腔积液等并发症的人群,以年龄大为主,老人居多,可能与骨质疏松、肋骨脆性大有关;年轻人骨折,往往是不全性骨折,或者即使完全性骨折,断端对位对线往往显示良好,这可能与年轻人肋骨的弹性、韧性较高有关。(图1、2)

图1 外伤1小时左侧第6肋骨未见明显骨折线

图2 外伤后3天低剂量复查左侧第6肋骨见线样骨折线

综上所述,多排螺旋CT低剂量复查胸部外伤,不但能降低放射剂量,能够减少漏诊,而且能够减少医疗纠纷,可对不同类型的肋骨骨折进行快速、直观、准确的显示,通过强大的后处理软件,尤其能提高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率,是复查肋骨骨折的良好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猜你喜欢
摄片性骨折气胸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在桡骨头细微骨折中的诊断分析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X线摄影中心线对准被照体部位中心在提高DR摄影质量中的作用观察
超负荷运动时当心疲劳性骨折
桡骨头细微骨折行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
关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骨质疏松性骨折药物治疗的优化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