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和MRA在冠状动脉性疾病中的应用对比

2019-05-31 09:43韦铭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性疾病造影准确率

韦铭斅

(广南县人民医院 云南 文山 663300)

冠状动脉性疾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疾病,目前临床上提出了多种诊断方法,其中,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方法较为多见[1]。随着医疗技术装备研发水平的发展,核共振血管造影术(MRA)近年来在临床上也逐步得到应用与认可。为进一步明确CTA和MRA在冠状动脉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工作实践,对CTA检查、MRA检查的方式方法与结果进行探讨与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统计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同时留存有完整治疗与检查信息的60例冠状动脉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其中,男性、女性患者各39例、21例,平均年龄(68.35±1.50)岁,平均病程(2.13±0.54)年,平均体质量(63.60±3.45)kg,冠状动脉重度、中度、轻度狭窄各有15名、中度度狭窄30名、轻度狭窄15名。

纳入标准:患者经影像学与实验室病理学检查等方式确诊为冠状动脉性疾病,所有患者未发现其他严重性心、肝、肾疾病;患者完全知情实验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已经进行过冠状动脉性疾病治疗的患者,患者存在精神性障碍,无法进行或拒绝配合实验研究。

1.2 方法

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CTA检查:设备为德国西门子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设置重建层厚为0.75 mm、间隔0.4mm,仪器工作电压设置为120kV,准直宽度0.5mm/L层×64层,R-R间期的80%开始扫描,肘前静脉以6ml/s流率,在扫描的过程中向患者注射50ml碘海醇。所有数据进行0.625mm重建传至AW4.6工作站,并进行图像处理。

其次,对所有患者进行MRA检查:设备为GE1.5THDXT核磁共振扫描仪,采用时间飞跃法MRA(TOF-MRA)进行诊断;TOF3D TR为30ms、TE为8ms、FA为20;参数为SE-EPI,其中TR为6000ms、FA为90、TE为100mm。

再次,对患者进行CTA与MRA联合检查

1.3 评价指标

根据三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来进行评价。诊断准确率=确诊例数/总患者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TA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5.0%,MRA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6.7%,CTA与MRA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6.7%;CTA与MRA联合检查的准确率高于单一CTA检查或MRA检查(P<0.05),CTA检查与MRA检查的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种方式诊断准确率[n(%)]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临床上出现冠状动脉性疾病的患者,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且患者的平均年龄有进一步下降的态势。冠状动脉性疾病的危害较大,若不能及时治疗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而早期干预则是改善患者综合预后的重要保障[2]。为此,加强对冠状动脉性疾病患者的诊断以实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就成为各方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的支持,在冠心病诊断中借助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方式来获取患者的血管信息,并以此为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提供参考已经成为一种常用方式;该方法的无创性与快速性均与之前的病理学检查相比有明显优势[3]。但是,与常规的心电图诊断方式相比,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成本相对较高,在经济上略逊于传统方式。随着核共振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成本的逐渐下降,临床上借助MRA来进行诊断的病例也越来越多。在对冠状动脉性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MRA诊断能够获取较高的血管成像信息,由此,能够为医生做出更为专业、准确的判断提高参考;从而来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设计提供参考[4]。临床上将CTA检查与MRA检查进行联合应用近年来得到了较好的实践检验,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CTA与MRA联合检查的准确率高于单一CTA检查或MRA检查,CTA检查与MRA检查的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在冠状动脉性疾病的诊断中CTA检查与MRA检查的准确率相近,CTA与MRA联合检查的准确率高于单一诊断方式,联合检查方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性疾病造影准确率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