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019-05-31 09:43张向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2期
关键词:股骨头髋关节我院

张向梅

(靖边县人民医院CT/MRI室 陕西 榆林 718500)

股骨头坏死,是目前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属于髋关节疾病,患者的病因,多是由于人体的股骨头部分,出现血供中断的情况,使得患者的骨细胞失活,并导致患者的股骨头结构出现变化、且功能也有明显降低。临床上多数患者均会有髋关节内旋时出现疼痛,或是在进行活动时受限,而多数髋关节疾病患者,均会出现此种表现,因此这位临床的诊断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和影响,使得漏诊误诊的几率增加,进而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1]。而随着影响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CT与MRI的使用费也在不断的扩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见下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受我院治疗的6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对患者进行CT与MRI检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平均年龄(37.21±2.54)岁。本次研究均获得各位患者以及其监护人的签字同意。

1.2 实验方法

根据检查结果可将患者分为5期。患者均行MRI及cT检查,时间间隔为24h内。CT机器为德国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双源CT[2]。以双侧髋关节为扫描范围,由髋臼顶部至股骨小转子水平位置,层厚1.25toni,层距1.25mm。MR机器为德国SIEMENS1.5T MRI Sym-phony行双侧髋关节横断面及冠状位进行扫描,患者在检查时为仰卧,机器选用为体部线圈,线圈层距1mm,层厚6mm[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种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记录,包括患者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分期情况、以及检测中的特征表现。

1.4 数据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6.2.1对本次研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与MRI的诊断结果分期效果

表1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小剂量甲泼尼龙的治疗有效率,两组对比数据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CT与MRI的诊断结果分期效果调查表[n(%)]

2.2 CT与MRI的特征表现情况

表2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数据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CT与MRI的特征表现情况调查表[n(%)]

3 结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重,以及社会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等因素导致,目前临床上出现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多表现为髋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等情况,与临床上其他疾病的症状较为相似,极易出现误诊,因此,为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避免出现误诊的情况,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就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影响诊断技术的不断加强,临床上也逐渐提高了对CT和MRI检查的使用频率,而在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工作中,也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帮助防止病情恶化,在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MRI具有的优势,是因其在影像学特征中的表现较为清晰以及准确[4],CT检查,则因其所需费用较低,更适合使用在患者晚期的诊断工作中。

研究的数据分析中发现,临床在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诊断工作中,采取MRI检测所获得的检测结果,明显要准确与CT检测结果,无论是早期的诊断率或是在细微的骨小梁结构模糊的诊断中,临床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股骨头髋关节我院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