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心脑血管疾病的意义

2019-05-31 09:4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2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颈动脉多普勒

闫 爽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吉林 吉林 132000)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患者高发疾病,对患者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1]。目前研究表明,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血脂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社会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极大的关注度,及早诊断与治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能够有效预防疾病发生发展,为患者的健康安全做出保障。本文为探讨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做出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期心脑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4例,女患者30例,年龄为52~83岁,平均年龄为(55.27±5.14)岁,疾病类型:高血压43例,高血脂46例,糖尿病31例,患者病程2~45个月,平均病程(18.49±1.26)个月;另取64例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者,其中男35例,女患者29例,年龄为49~84岁,平均年龄为(55.73±5.09)岁。对比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对象均接受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体操作为:取患者仰卧位,在患者颈后部垫软垫提高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舒适感,同时保证患者颈部最大面积暴露。使用的仪器为:SIEMENS公司SC30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MHz~12MHz。检查顺序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以及椎动脉,依次扫描,详细记录扫描数据并保存。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检查对象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最大与最低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以及屏息前后血流速度的变化率。

1.4 统计学指标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查对象各项数据对比情况

观察组64例患者在检查后,收缩期的最大血流速度为(66.84±1.06)cm/s,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为(17.89±1.11)cm/s,两项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也是观察组数据较高,各项数据之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在屏息前后,检查得出的血管血流速度变化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三高,临床并发症多等特点。90%的脑中风患者会存在半身不遂或者意识不清,而心脑血管的复发率更是高达95%。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因高血压、冠心病等原因死亡的人数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1%,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达到200万,也就是说,每小时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就有300人[2]。这些数据说明,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们健康安全存在巨大威胁。而目前临床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效果不佳,治疗后也会由于患者抵抗力低下,感染多种临床并发症,包括肺炎、尿路感染等,这些并发症也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早期及时发现病情,做到及时干预,并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3]。

表1 两组检查对象各项数据对比表

本文为探讨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做出研究,通过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后,收缩期的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以及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是高于健康对照组的,说明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检查出早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健康者之间的差异,为早期诊断提供有力证据。对于屏息前后的血流速度变化,发现对照组的血流速度变化率高于观察组,说明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检查出血流速度变化差异,健康组变化率较高说明血流速度差异明显,而观察组差异小,说明血管血流速度存在异常,为进一步检查提供证据。

综上所述,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有效发现早期血管疾病,做到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效降低患者病情恶化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颈动脉多普勒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应用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