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摆位误差对食管癌计划剂量分布的影响

2019-05-31 09:44李清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2期
关键词:食道癌锥形食管癌

李清山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食道癌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多发于中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造成食道癌的原因有:化学病因、生物性病因、体内缺乏微量元素及维生素[1-2]。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摆位误差对食管癌计划剂量分布的应用及有效性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摆位误差对食管癌计划剂量分布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8月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6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8)和观察组(n=8)。对照组8例,年龄(49~63)岁,平均(54.82±5.83)岁;观察组8例,年龄(46~65)岁,平均(57.82±5.83)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食道癌的患者。(2)首次进行锥形束CT研究摆位误差检测。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检查。用普通的影像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得出结论。

观察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摆位误差对食管癌计划剂量分布的影响。(1)取患者的仰卧位为患者进行扫描,扫描后整理患者的影像数据资料。(2)CBCT图像扫描和摆位误差测量[3-4]。对每位患者进行多次扫描,扫描得到的图像和普通影像系统进行对比匹配,匹配后测量摆位误差。(3)满意度调查。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来比较两组患者对两组检测的满意度。

1.4 观察指标

(1)检查效果。两组检查测量后采用对剂量分布的影响进行评分比较。(2)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人数+较满意人数)/总人数。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查误差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摆位误差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经CBCT研究后观察组测量的误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部位食管癌治疗首周的摆位误差(±s)

表1 不同部位食管癌治疗首周的摆位误差(±s)

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护理前比较,bP<0.05。

组别 X轴 Y轴 Z轴观察组(n=8) 检测前 0.34±0.22 0.28±0.22 0.38±0.14检测后 0.27±0.18 a b 0.15±0.13 a b 0.27±0.23 a b对照组(n=8) 检测前 0.39±0.17 0.30±0.25 0.37±0.25检测后 0.30±0.14 b 0.28±0.20 b 0.35±0.19 b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经CBCT检测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由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食管癌早期表现为吞咽食物有不适感,由于症状无特异性,不能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当病情发展到中晚期的时候患者会感到胸闷胸痛,甚至到最后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5-6]。近年来,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摆位误差对食管癌计划剂量分布的影响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护理前两组的摆位误差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经CBCT研究后观察组测量的误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经CBCT检测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由于对照组(P<0.05)。说明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摆位误差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能为患者后续的食道癌治疗提供前提依据。

综上所述,将锥形束CT(CBCT)用于研究摆位误差对食管癌计划剂量分布可以提高摆位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食道癌锥形食管癌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食道癌是隐形杀手远离这两大危险因子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锥形流量计尾流流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