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CT、腹部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2019-05-31 09:44仇小路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2期
关键词:肠梗阻腹部病情

仇小路,郭 庆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1-3]。临床主要采用腹部X线、超声、CT的方式对肠梗阻患者进行诊断,本文总结并归纳超声、CT、腹部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所选择的89例样本资料均来源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就诊、检查并手术诊治的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无恶性肿瘤史、严重心肝肾等系统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精神障碍或神经系统障碍等疾病,具有完整的临床及影像研究资料,且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89例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25~72岁,平均(54.21±3.61)岁,病程1~15 h,平均(8.43±1.42)h。

1.2 设备与方法

对纳入本研究中的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腹部X线、超声、CT检查。

腹部X线检查:采用日立DR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前应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而后指导患者保持体位并配合呼吸进行X线拍摄。

超声检查:采用SIEMENS-3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进行检查,扫查患者全腹部,探头频率设置为3.5~7.5MHz。

CT检查:采用SIEMENS双源CT设备进行检查,扫描参数设置为层厚5mm,间距5mm,电压120kV,电流250mA,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行全腹部扫描。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的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并分析腹部X线、超声、CT检查三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7.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χ2值检验的方法,以P<0.05为统计价值较高。

2 结果

2.1 患者梗阻原因分布

89例肠梗阻患者中,粘连性肠梗阻和肿瘤患者明显多于其他疾病,是导致肠梗阻的最主要原因,其次,肠套叠,肠扭转,结核性腹膜炎等也是引起肠梗阻的重要原因。

表1 患者梗阻原因分布[n(%)]

2.2 三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有效率分析

CT检查的诊断有效率为96.63%(86/89),显著高于超声检查的88.76%(79/89)及腹部X线检查的76.40%(68/89),数据经软件分析展现P<0.05(χ2=4.0662、15.6039,P=0.0437、0.0000),具有较高的对比价值;超声检查的诊断有效率显著高于腹部X线,数据经软件分析展现P<0.05(χ2=4.7264,P=0.0297),具有较高的对比价值,结果见表2。

表2 三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有效率分析[n(%)]

3 讨论

肠梗阻为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且病情进展快,如得不到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则加重病情、危及生命,因此尽早对患者进行有效诊断,及时予以治疗十分重要[4-5]。腹部X线检查不能够进行及时且准确的判断,导致早期诊断符合率较低,CT不仅能够找到梗阻原因,且可清晰显示原发肿瘤灶的形态、位置、大小、累及范围、强化程度、与邻近器官关系及淋巴、远隔转移情况。超声能够满足临床对肠梗阻的实时、动态监测,结合患者即时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作为监测病情变化的最佳方法。

本研究中,CT检查的诊断有效率为96.63%(86/89),显著高于超声检查的88.76%(79/89)及腹部X线检查的76.40%(68/89);超声检查的诊断有效率显著高于腹部X线。说明超声和CT检查均要优于腹部X线。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肠梗阻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因其操作简便,性价比高,无创伤、无辐射,还具有可重复性的优点,尤其是在动态观察梗阻情况、诊治后的复查监测与术后评估,要明显优于CT与腹部X线检查。但笔者认为在临床上联合应用超声与CT检查,可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而对于已经确诊的肠梗阻患者,可首选超声作为监测肠梗阻病情演变的检查方法,利用CT检查明确病因及腹腔情况以助于外科手术指针的判断、梗阻情况及腹腔解剖结构的显示,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肠梗阻腹部病情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