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2019-05-31 09:44江鑫辉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2期
关键词:淋巴结炎肠套叠肠系膜

江鑫辉,陈 捷,郑 丽(通讯作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 上海 201900)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亦是儿科临床门诊的多发病,易反复发作。由于小儿腹壁脂肪层较薄,高频超声容易检测出肿大的淋巴结,结合患儿的病史及临床表现不难作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现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院临床诊断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100例为观察组,年龄1~12岁,平均(5.8±2.4)岁,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患儿均诉有腹痛,并伴有发热、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同期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年龄2~12岁,平均(6.0±2.1)岁,其中男性36 例,女性24例。两组儿童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仪器与方法

使用GE LOGIQ E9、东芝Aplio 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首先用腹部超声探头对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及双肾做常规检查,再选用高频探头多切面扫查患儿腹腔和盆腔,必要时适当加压,排除肠套叠、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疾病之后,着重观察脐周及右下腹腔有无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并记录淋巴结的部位、数量,测量最大淋巴结的纵径(L)、横径(S)及纵横比(L/S),彩色多普勒观察内部血流情况,同时将声像图资料储存至超声工作站或使用的仪器设备内。

1.3 诊断标准

对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标准目前尚未统一。本研究结合参考文献[1,2]使用如下诊断标准:同一区域内显示2个及以上肠系膜淋巴结,且L>10mm,S>5mm,L/S>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的肠系膜淋巴结分布情况及数量比较

60例健康儿童中有49例检出肠系膜淋巴结。两组检出的肠系膜淋巴结均大部分位于右下腹、右下腹及脐周,肿大的淋巴结呈串珠样分布或簇状堆积。

表1 两组儿童肠系膜淋巴结分布情况

2.2 两组儿童的最大淋巴结L、S、L/S及内部血流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中最大淋巴结的L、S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大淋巴结的L/S及内部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最大淋巴结各径线测值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最大淋巴结各径线测值比较(±s)

组别 病例数(n) L(mm) S(mm) L/S研究组 100 15.8±4.6 7.0±2.2 2.6±0.5对照组 49 8.3±2.1 3.5±1.2 2.3±0.3

3 讨论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7岁以下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腹痛、发热以及一系列的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冬春季节为疾病高发期,尤其是在小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肠道炎症时,容易继发此类疾病。

本研究证实小儿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分析原因主要与生理解剖结构有关。回盲瓣的关闭作用可以使食糜较长时间停留在回肠末端,同时也使得肠内细菌与毒素在回肠末端停留时间过长而被大量吸收,所以易引起此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是人体正常的免疫器官,小儿因淋巴系统发育旺盛,免疫反应迅速,回肠远段的肠系膜淋巴引流又十分丰富,当小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炎症时,此处淋巴结阻截和清除细菌、病毒等易引起肿大。本研究中两组儿童肠系膜淋巴结内部血流无差异,可能与肠系膜淋巴结位置较深以及操作医师对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调节不当有关。

健康儿童或患有腹部其他疾病的儿童也可检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也就是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不一定就是肠系膜淋巴结炎,需与下列常见疾病相鉴别:(1)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时可伴有周边淋巴结肿大,但仔细扫查腹腔可在阑尾区探及直径大于6mm的条索状低回声,一端为盲端,无蠕动,压之不变形,管壁血流信号增多[3]。(2)肠套叠:肠套叠病程较长时,肠壁会水肿伴渗出,其周围淋巴结易可肿大,但是肠套叠具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即横切面表现为“同心圆征”或“靶环征”,纵切面见“套筒征”,结合病史不难诊断[4]。(3)恶性淋巴瘤:淋巴结肿大呈类圆形,常相互融合,L/S<2,淋巴门结构常常遭破坏,可有坏死、钙化。

高频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好、可实时多切面观察,能为儿科医生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重要依据,亦为患儿腹痛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淋巴结炎肠套叠肠系膜
扁桃体炎并发颈淋巴结炎 贴敷见效快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
儿童大肠套叠与小肠套叠的超声影像特点
异位胰腺合并肠套叠多发生在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