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温胆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观察

2019-06-01 07:13孙靖若
光明中医 2019年9期
关键词:温胆汤浅表性胃脘

孙靖若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当前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病的主要原因,患者受到Hp感染的影响,长期Hp感染可能对胃黏膜造成严重损伤,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1]。本研究拟对Hp感染所致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予以黄连温胆汤联合四联方式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安全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7年2月—2018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男20例,女21例;患者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4.51±9.42)岁。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8例;患者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3.15±10.32)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病症表现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患者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诊断标准[2],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症状表现为:中上腹疼痛不适,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反酸、烧心等症状,或伴有上腹压痛或叩诊鼓音,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其它的临床症状表现。中医诊断标准: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中中医辨证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分型标准[3],包括:主症:1)脘腹痞满;2)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次症:1)食少纳呆;2)口干口苦;3)身重困倦;4)小便短黄;5)恶心欲呕。主症必备,加次症2项以上即可诊断。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西医诊断标准并经胃镜确诊患者;2)中医证型均为脾胃湿热型;3)14C呼气试验检查结果为阳性;4)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所应用药物过敏者;2)近3个月使用类似治疗药物者;3)消化道肿瘤、幽门梗阻、消化道出血等疾病患者;4)没有按照方案服用药物和复诊以及资料不全者;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6)合并心脏、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7)合并精神疾患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四联治疗,给予患者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20052317),每日口服1次,每次20 mg,早晨餐前口服;枸橼酸铋钾胶囊(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10920098),每日口服4次,每次300 mg,前3次于三餐前0.5 h服用,第4次于晚餐后2 h服用;克拉霉素分散片(广东隆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087),每日口服2次,每次250 mg,饭后口服;甲硝唑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0769),每日口服2次,每次400 mg,饭后口服。试验组行黄连温胆汤与四联联合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其黄连温胆汤,方药组成:黄连10 g,法半夏10 g,陈皮10 g,枳实10 g,竹茹10 g,茯苓20 g,大枣10 g,炙甘草5 g。上述药物煎汤取汁,早晚温服半剂。全部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4.2 观察指标应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4]予以评分,主要症状包括胃脘胀痛、腹胀满、口苦、恶心呕吐、胃脘灼热、尿黄、口臭,分别记为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记录患者便秘、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3 Hp根除判断标准在患者疗程结束后4周对Hp感染情况予以14C呼气试验检测;检测Hp结果呈阴性为根除成功;Hp结果呈阳性为根除失败[5]。

1.4.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相关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之中,症状积分行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Hp根除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行χ2检验,采用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试验组胃脘胀痛、腹胀满、口苦、恶心呕吐、胃脘灼热、尿黄、口臭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例,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便秘、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9.76%、7.32%)未见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2.3 2组患者Hp根除率比较试验组Hp根除率(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6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2 2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 (例,%)

表3 2组患者Hp根除率比较 (例,%)

3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一般多因Hp所致,Hp作为革兰氏阴性杆菌,Hp感染会造成慢性胃炎、溃疡、胃淋巴瘤等疾病,也是胃癌的元凶之一。临床中治疗Hp感染所致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多采用四联疗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Hp转阴,缓解患者症状,但其临床效果欠佳,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速度较慢[6]。

中医理论中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痞满”“胃脘痛”范畴,其症状多为脾胃湿热所致,因此可通过清热利湿方式予以治疗。黄连温胆汤中,黄连味苦性寒,能够清热解毒,法半夏辛温,燥湿化痰止呕,共为君药;竹茹味甘性微寒,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味辛微寒,行气化痰,共为臣药;陈皮辛温理气健脾,茯苓甘淡性平,可以健脾渗湿,大枣味甘微温,益气健脾,共为佐药;甘草味甘性平,缓急和中,为使药。现代医学发现黄连温胆汤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且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能够改善患者胃脘灼热、疼痛等症状,且清除Hp的效果较好[7,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胃脘胀痛、腹胀满、口苦、恶心呕吐、胃脘灼热、尿黄、口臭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便秘、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试验组患者Hp根除率(87.80%)高于对照组(65.85%)。说明黄连温胆汤治疗Hp感染所致慢性浅表性胃炎,能够明显改善Hp患者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增加Hp根除率,因此,黄连温胆汤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优势。

猜你喜欢
温胆汤浅表性胃脘
经典名方温胆汤的研究进展
The Mechanism of Regulating Leptin Resistance in Obesity and the In fluence of Adjusting Methylation of OB-R,POMC Gene Promoter of Wendan Decoction (温胆汤)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基于数据挖掘的温胆汤类方用药规律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蒙医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温胆汤干预肥胖及相关疾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