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护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毒副反应的干预效果探讨*

2019-06-01 07:13董华平
光明中医 2019年9期
关键词:评量情志肺癌

董华平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对于肺癌术后患者辅助化疗是有效的防止肿瘤复发转移的治疗措施,但是由于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导致这些毒副反应在不同患者身上的呈现形式及程度都有所不同,同时由于患者身患肿瘤,容易使患者产生消极情绪,因此对于化疗患者施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对50例肺癌化疗患者应用辨证施护,有效减轻患者焦虑紧张情绪,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确诊的肺癌患者,共50例,将上述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其中试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54.8±6.5)岁,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4±7.4)岁,2组患者年龄、肿瘤病理分型、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肺癌都符合西医诊断[2],经过病理学检查明确提示肺部非小细胞肺癌;2)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化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3)术中未发现转移,非姑息手术治疗者。排除标准:1)患者手术后发生严重感染的患者或属姑息手术治疗者;2)精神类疾病病史的患者;3)未能坚持完成化疗6个周期者或拒绝参加配合研究的患者;4)药物过敏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包括卫生宣教、卫生清洁护理、常规检测生命体征等常规护理项目。而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护。1)患者入院后责护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了解患者目前病情进展及曾接受的治疗,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住院及治疗流程,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3]。2)情志疏导: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积极鼓励、耐心倾听,对焦虑、恐惧的患者进行心理辅导。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焦虑水平,与患者交谈对患者自身病情的了解、担忧问题、睡眠质量等内容。3)对于某些不良反应应辨证调护,如患者出现白细胞下降、贫血等症状时,应建议患者多服食奶类、瘦肉、动物肝脏、四红汤(红枣、红皮花生、枸杞子、红糖)、黄鳝等食物,有助于生血[4]。

1.4 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均护理2个月,应用采用国际标准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量表共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又分1~4分,统计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明显。

2 结果

2组患者在护理前均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经过护理后,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下降(P<0.05),但采用中医辨证护理的试验组SAS及SD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 (例,x±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肺癌属于“咯血”“肺积”“喘病”“虚劳”等范畴,是由于患者的外邪侵袭,加之机体正气亏虚或情志内伤使邪气蕴结脏腑,气血不行,痰瘀毒结积于肺中发为肺癌,晚期多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患者罹患恶性肿瘤后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情绪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该针对患者情志不畅程度、自身特点等方面,给予不同的辨证施护措施,从而增强患者抗癌信心,转移注意力,减轻不良反应所带来的不适症状,减少外界带给患者的各种不良刺激,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治疗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以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5]。本文选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应用辨证施护观察2组手术患者情绪变化程度,结果辨证施护可以更有效的减轻患者的情绪变化程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评量情志肺癌
基于成果导向的实作评量工具开发与应用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