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与细针穿刺诊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2019-06-01 03:27王伟镇李颖嘉王宝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细针滤泡癌变

王伟镇,李颖嘉,刘 志,王宝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超声医学科,广东 广州 510515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为良性病变,约5%~15%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癌[1-3]。近年来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但由于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常规检验及检查难以对其进行定性诊断[4-5]。目前,手术仍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主要方式;而对于不同的甲状腺结节病变,其手术方式也并不相同[6-8]。因此,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鉴别显得尤其重要,不仅有助于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也有利于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选择合理的诊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超声检查现已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快捷等优点,但其诊断的正确性有待提高,即使是经验非常丰富的专家,其特异性也很少能高过80%[9-11]。细针穿刺是目前公认的有助于甲状腺结节诊断的方法,具有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的优点,但属于有创的诊断方法[12-13]。因此,甲状腺结节患者何时选择超声检查,何时选择细针穿刺显得尤其重要;同时,超声及细针穿刺两种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是否一致,两种检查结果的符合情况如何,目前缺乏相关研究报道,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选择19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超声诊断及细胞穿刺细胞学诊断,旨在通过比较分析评估两种辅助诊断方法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诊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1月就诊于南方医院的19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147例,年龄19~83岁(43.45±16.21岁)。纳入标准:均同时进行了甲状腺超声诊断及细针穿刺液基细胞学诊断;肿瘤直径≥0.5 cm,触诊为实性肿块;进行了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无明显特异性临床表现,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发热及合并妊娠的患者;具有甲亢典型临床表现患者;存在严重的器质性病变不能配合或耐受检查的患者。本研究已通过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超声检查 采用日立二郎神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设置为10~14 MHz。受检者均采用仰卧位,充分暴露颈前部。通过自上而下横断扫描的方式对受检者甲状腺进行扫描。随后,沿甲状腺左右叶长轴对其甲状腺行纵向扫描,测量取得最大径;对病变部分,需要对其不同部位分别进行检查,以获得清晰图像。同时,对甲状腺病变部分进行纵向和横向扫描,记录结节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边缘情况及病灶内部的血流。考虑为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为:实性低回声团,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欠均,CDFI显示团块周边及内部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考虑为甲状腺良性病变的超声表现为:结节边界尚清,边缘光滑,可见包膜,结节内回声均匀或欠均,CDFI显示团块周边探及较丰富彩色血流信号。

1.2.2 细针穿刺检查 采用日立二郎神超声设备进行超声引导,探头频率为7.5 MHz,选用型号为21 G的一次性负压带针的穿刺器实施穿刺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抬高颈部,使得甲状腺充分暴露。常规甲状腺周围皮肤消毒及铺巾。随后,采用超声设备对穿刺点进行定位,以结节部位出现低回声、形态及边缘不规则、纵横比>1的部位为主进行穿刺。穿刺过程中,持续保持负压吸引,直至操作完成。每个结节部位进行2~3次的穿刺,穿刺结束后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以95%无水酒精固定组织标本,送至病理科行液基细胞学诊断。细胞学诊断主要包括:甲状腺癌:乳头状甲状腺癌及滤泡状甲状腺癌;甲状腺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及桥本氏甲状腺炎;可疑癌变:见异型滤泡上皮细胞,或部分滤泡上皮细胞有异型,不能除外甲状腺乳头状癌,不能排除滤泡性肿瘤,需结合临床予以排除。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93例甲状腺结节中,超声诊断考虑为甲状腺癌共97例(50.3%),良性病变共96例(49.7%);而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为甲状腺癌共71例(36.8%),良性病变107例(55.4%),可疑癌变15例(7.8%)。超声对甲状腺癌的检出率高于细针穿刺(50.3%vs36.8%,χ2=7.125,P=0.01);而超声对甲状腺良性病变的检出率低于细针穿刺(49.7%vs55.4%,χ2=1.257,P=0.308)。

在超声诊断的97例甲状腺癌中,与细针穿刺相符合的有63例(64.9%),不符合的有22例(22.7%),可疑癌变12例(12.4%);而在超声诊断的96良性病变中,与细针穿刺相符合的有85例(88.5%),不符合的有8例(8.3%),可疑癌变3例(3.1%),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9,P=0.001,表1)。

表1 超声诊断与细针穿刺诊断符合情况比较(n)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147例,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患者,这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特征较为相符,进一步支持甲状腺结节好发于女性这一特征。然而,细针穿刺结果显示,19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71例(36.8%)为甲状腺癌,15例(7.8%)为可疑癌变,高于当前报道的甲状腺癌发病率(5%~15%)[1-2],提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可能在增加。此外,19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超声诊断97例(50.3%)考虑为甲状腺癌,明显高于细针穿刺(36.8%),且与细针穿刺诊断一致的为64.9%,提示虽然超声诊断的甲状腺癌阳性检出率较高,但具有一定的假阳性率。有报道研究737例甲状结节的超声诊断结果,发现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仅54.7%[14];而Zahir等[15]分析了135例怀疑甲状腺癌的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结果,发现超声诊断的阳性率高达81.1%。因此,本研究认为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并不理想,这可能与甲状腺癌本身的特征及诊断医师的个人水平相关。此外,19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超声诊断96例(49.7%)甲状腺结节为良性变病,低于细针穿刺(55.4%),但与细针穿刺诊断一致的为88.5%,不符合的仅8.3%,提示超声检查对良性病变诊断的正确率较高,这与目前相关研究的结论较为一致[16-17]。本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良性病变的超声与细针穿刺诊断的符合率(88.5%)明显高于甲状腺癌(6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超声对甲状腺良性病变的诊断更优于甲状腺癌。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细针穿刺仍有7.8%的甲状腺结节诊断为可疑癌变,不能确诊,其中包括12.4%超声诊断的甲状腺癌及3.1%超声诊断的良性病变,这说明细针穿刺并不能完全明确病理诊断,这可能与细针穿刺标本量少及甲状腺癌病理特征多样、诊断难度大有关。有研究分析了1384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结果,发现良性甲状腺诊断的符合率为98.25%,而甲状腺癌的符合率为88.46%[18]。Alves等[19]分析了510例甲状腺结节经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结果,发现其诊断的准确率为95.16%。这说明本研究及当前文献报道均提示细针穿刺检查并不能完全明确甲状腺结节的病理类型,甲状腺结节的术后病理具有最终的确诊意义。

综上所述,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及细针穿刺检查均各有利弊,两者检查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的检出率明确高于细针穿刺,而超声与细针穿刺对甲状腺结节良性病变的检出无明显差异。此外,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性病变的确诊率较高,明显优于甲状腺癌。本研究结果提示,部分超声诊断为良性病变的患者可酌情考虑先保守观察或等待治疗,再决定是否行细针穿刺及手术切除治疗;即使超声已诊断为甲状腺癌,仍需要行细针穿刺检查;不管超声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病变还是恶性病变,仍有少部分患者无法通过细针穿刺获得明确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术后病理诊断才是确诊的最终手段。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为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细针滤泡癌变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高频甲状腺超声对滤泡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甲状腺滤泡癌胸壁转移超声表现1例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声像图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滤泡树突状细胞表达模式变化在淋巴瘤病理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
《癌变·畸变·突变》第六届编委会第2次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