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

2019-06-03 00:36付江月陈刚
物流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工业方案工程

付江月,陈刚

(贵州大学 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1 引言

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工业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工业工程类专业是应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应用工程科学与管理科学中系统分析、规划、优化、设计、控制和评价等手段,解决生产与服务等系统的效率、质量、成本及环境友好等管理及工程综合性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具有系统性、交叉性、人本性与创新性等特征。《标准》要求培养单位应制定符合自身定位、体现专业特色与行业特征、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构建体现自身专业优势和地域特色,并能够满足学生未来多样化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基于此,杜雷等[1]提出了基于“产学融合”的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潘澜澜[2]等也基于产学研结合,创新工业工程专业物流系列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王铎[3]分别从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朱玉杰等[4]提出大类招生背景下工业工程个性化的培养体系;吴莹等[5]则探索了工业4.0背景下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以上研究大都是从宏观视角进行的分析,很少从操作层面分析,如具体如何对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使其符合《标准》要求。

贵州大学是贵州省唯一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高校,经教育部批准2001年开始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900多名本科生及80多名硕士研究生。根据学校要求,本科培养方案三年修改一次,前一次的培养方案制定于2016年,今年正值新一轮培养方案修改之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国家的一些重大战略提出,现培养方案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改革迫在眉睫。

2 国内外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现状

工业工程是工业化的产物,一般认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工业工程对美国的国民经济一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据调查,美国前100的大学中,60%以上的大学都开设有工业工程专业,此专业大都开设在工程学院下,授予工学学位。因此,本文以美国工业工程专业排名前五的大学为例,分析美国工业工程专业的特点,排名前五的大学及其工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见表1。

表1 美国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大学工业工程学科的核心基础理论是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相关理论,对学习者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要求较高。各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大致相同,但一般会有与当地产业特色相符合的特色课程,如佐治亚理工学院开设了以运输服务业为基础的物流学,因为其所在城市亚特兰大是美国最大的物资转运中心;密西根大学以制造业中的质量控制和人机工程学为特长,因为密西根州是汽车制造业集中的地方;加州大学伯克力分校及斯坦福大学的工业工程则以电子制造业、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为特长,因为这两所大学都位于硅谷附近。

据统计,我国有154所高校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其中48%开设在工程学院下,授予工学学位,52%开设在经管学院下,授予管理学学位。以《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8)》(此报告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CASE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研发)中工业工程专业排名前五的大学为例,分析我国工业工程专业的特点,排名前五的高校只有天津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是设置在经济与管理学部,其他都设置在机械学院或工学院下,其核心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表2 国内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工程学院还是经管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都大致相同,主要包括运筹学、概率论、统计学等数学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等经管类课程以及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专业类课程。但各高校结合自身定位和办学优势,培养方案都各有特色。如清华大学在第三学年将专业课分为了数据科学、物流与交通系统管理咨询、生产与服务系统管理咨询、现代人因与设计四个模块,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相应模块的选修课;电子科技大学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和研究优势,在质量、可靠性与故障诊断方向开设了一系列课程;天津大学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还非常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法律、经管、社会”、“环境、心理、健康”、“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课程各选修2个学分;上海交通大学及同济大学则开设了大数据分析、数据科学、python程序设计等紧跟时代前沿的课程。

3 培养方案改革探索

3.1 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贵州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开设在管理学院,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培养方案见表3。按照课程的专业属性将课程分为数学与统计类、经济与管理类、机械工程类、信息技术类、专业类及实践类6大板块。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培养方案符合一般工业工程专业所需课程,且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管理类可供选修的课程较多,体现了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的特点。但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某些课程顺序安排不够合理,造成授课困难。如“物料搬运与设施规划”这门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而其先修课“运筹学”却安排在第五学期,造成涉及数学模型的设施选址及设施布局章节只有省略或简化;“大学计算机基础”是“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先修课,然而却安排在了同一学期授课。

(2)某些课程没有开设相应的先修课,造成授课困难。如“机械设计基础”的先修课是“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等,而该培养方案中没有“工程力学”课程,造成授课老师反映学生基础差,授课艰难。

(3)某些选修课程无相应教材或教材陈旧,长年无学生选修,课程名存实亡。如“工业工程案例分析”这门课程,最近的教材也是2005年出版,而且也已经绝版,关于工业工程的案例分析其实每门专业课上都会涉及到,不必再单独开设一门案例分析课程。

(4)课程没有紧跟社会需求,且缺乏地域特色。随着“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社会对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需求,学生需要掌握“智能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此外,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工作,提出了“大数据、大健康、大扶贫”的三大战略,也急需这方面的人才,而工业工程专业知识面广,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因此,可适当开设几门“智能制造”及“大数据”方面的相关课程。

3.2 培养方案改革建议

运用工业工程的RCRSI五大改善原则并结合国家战略及地域特色对原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和改善,改善后的培养方案见表4。

表3 贵州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6年版)

表4 贵州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建议版)

(1)E—eliminate,消除:取消不必要的课程。原培养方案管理类课程较多,可取消一些与本专业无直接相关的课程,如“销售管理”、“管理思想史”等;取消长年无学生选课的课程,如“工作评价与绩效考核”、“工业工程案例分析”等。

(2)C—combine,合并:合并一些内容相似或相近的课程。如将“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合并、“创新训练”与“创新实践”合并。

(3)R—rearrange,重排:考虑先修课程关系,重新调整某些课程的开课时间。如“运筹学”、“人机工程学”、“系统工程”是工业工程的专业基础课,最好能安排在第五学期以前;第七学期由于学生忙于找工作和考研,尽量不安排专业必修课和大类选修课,将这些课程调整至第五或第六学期。

(4)S—simplify,简化:减少某些课程的课时量。如“基础工业工程”这门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在“工业工程导论”中已经学习,建议将该门课程的学分降至3学分。

(5)I—Increase,增加:增加一些课程,使培养方案紧跟社会需求及体现地域特色。如在数学与统计类中,增加“高级运筹学”及“博弈论”选修课,为准备读研的学生提供先修辅助;在机械工程类中增加“智能制造系统”以适应我国的制造业战略;在信息技术类中,用目前主流的编程语言“Python”、“Java”及“C”替换原方案的“VB”程序设计,学生必须三选一,并增加“大数据分析与决策”课程以适应贵州省的大数据战略;增加“机械设计基础”的先修课程“工程力学”。

4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工业工程将不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持续改善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以及创新创业的能力,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转型,培养出能够在工业和服务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及应用实践的工程与管理复合型专门人才。

猜你喜欢
工业方案工程
烂脸了急救方案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子午工程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业技术
稳中取胜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