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学生满意度及机制研究

2019-06-03 00:36王生金
物流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问卷校企

王生金

(上海建桥学院,上海 201306)

1 引言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也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以学校为中介,以企业为载体,以学生应用技能的提升为根本目的。学生的满意度是检验校企合作质量和水平的根本和标准。通过校企合作实践,学生可以检验先前理论课教师所授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密度、实用程度等,为学生后期进一步的深造和学习夯实基础并调整学习方向。学生对校企合作的满意状况,既会体现本次校企合作的成败,更会影响学生对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乃至专业未来前景的价值判断与兴趣态度。因此,提高校企合作中学生的满意度,既是校企合作的关键,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问题。

校企合作除了满足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性即社会需求这一基本属性之外,还应体现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学术性即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这一原则既要求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校企合作应该体现理论检验和技术创新的融合与统一,又要求学校和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用技术,以满足企业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需求—即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这一复合属性决定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下的校企合作,既不同于以技术应用为根本的职业教育,也不同于以理论创新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

虽然近些年我国各大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都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根据第三方独立调研机构麦克斯的跟踪调查发现,物流企业用人单位对应用型本科物流毕业大学生的满意度不够高,表现为学生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不能满足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这表明我国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环节仍然存在着问题。如何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实现应用型本科学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转化与无缝对接,既是物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又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突破口。

2 问卷与样本

2.1 问卷设计

关于学生对校企合作满意度的问卷,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被调研对象基本信息如性别、学习成绩状况、个人经济状况等;第二部分要求学生对列出的校企合作形式如参观企业、企业人员来校开展讲座或培训、学生进厂进行短期实践实习、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等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第三部分采取开放式问项,要求学生完成对校企合作的总体感受和认知进行描述、对本次校企合作成功之处进行列举和说明、对校企合作不满意之处进行列举和说明、对自己心目中构想和希望的校企合作进行说明。第一、二部分均采取封闭式问项,第三部分采用开放式回答。

2.2 研究样本

本次调研通过方便抽样方式获取有关数据,调研对象为上海、西安、青岛、郑州四市共计9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校三年级学生。问卷发放通过教师以邮件或实体问卷两种形式进行。本次共发放问卷289份,回收问卷163份,去除问卷填写不全、回答雷同的16份无效问卷,共得到147份有效问卷,有效率50.1%。其中,男生97人,约占65.99%;女生50人,约占34.01%。

2.3 问卷信度与效度

本研究的信度分析方法是采用SPSS20.0来检验各变量的Cronbach α系数。结果表明各测量的组合α值都大于0.7处于可接受范围。效度分析通过KMO和Barlett球度检验,SPSS因子分析表明各测量变量的KMO均在0.639之上,解释总方差都在68.619%-83.570%之间,Barlett球度检验最小值为216.026,P值均小于0.05。以上指标说明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好,可以用来进行学生对校企合作满意度的测量。

3 实证结果

对上述收集的147份满意度问卷进行统计,结果发现被调查学生对校企合作的满意度总体偏低。其中,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学生占比达到42.2%,满意度一般的学生占比23.7%,而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学生占比共达31.0%,具体见表1。可见,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表1 校企合作的学生满意度

其次,统计分析还发现,不同的学生属性如学生性别、经济条件、学习成绩等对校企合作满意度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别(见表2)。具体来说,男生对校企合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女生,高出约10个百分点。这也许是由男女生之间在动手能力、求新、活泼好动等方面存在的天然差别所导致。经济条件是影响校企合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对校企合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经济条件较好同学对校企合作的满意度。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并不希望把物流这种一直被外界误认为无门槛和低技术的工作纳入自己的职业规划,因此在物流校企合作中更容易表现出懈怠和不满意。此外,学习成绩对校企合作满意度的影响差别显著: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对校企合作的满意度越高,而学习成绩两头分化越严重(很好和很差)的学生对校企合作满意度越低。

表2 学生属性对校企合作满意度的影响

再次,统计分析还发现,学生对于不同形式校企合作的满意度也存在一定差别。在所调研的校企合作形式中,学生最希望的形式依次是企业提供假期实习机会、毕业实习机会、企业进校举办专业技能讲座、企业进校举办非专业技能讲座、企业在校设立人才培养与奖励基金、企业进校举办就业指导与人才招聘。但是,学生对目前所有形式的校企合作满意度都不高,即使目前最普遍的学生参观校企合作企业形式,满意度也只有61%;而学生最希望的合作企业提供假期实习机会和合作企业提供毕业实习机会等形式,满意度却最低,具体见表3。

表3 不同形式校企合作的学生满意度

此外,通过对本次调查还发现,学生除了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外,他们还表达出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能在团队合作、为人处世、了解社会、沟通能力、吃苦耐劳、独立自主、专业认识、职业规划、就业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也就是说,学生对校企合作的预期收获,非专业技能的提升大于专业技能的锻炼。同时,学生也对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实习单位和岗位选择空间少、非实习环节和时间过多、实习环境不尽人意、实习内容简单、重复劳动、技术含量低等状况表现出明确的不满甚至反对态度。

4 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及建议

根据上述统计分析,要提升我国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学生满意度,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自身属性,在既拓宽校企合作内容和形式、又深化校企合作精度和深度双管齐下模式基础上,实现校企合作的定制化与多元化,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深入调研并真正理解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真正需求。能否满足学生需求是检验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现在很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是以完成教学大纲预先设定的教学任务为出发点,这些教学大纲早在四年前甚至更多年前就已经设定好,很难很好地契合学生需求。因此,作为校企合作平台的学校应在实施校企合作之前,首先应及时调研、了解学生的真正诉求。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需求,与校企合作企业全面沟通并共同制定能够满足多方需求的校企合作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

其次,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校企合作服务。目前,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主流模式是“全部学生-单一企业-单一岗位”,即为了完成某一实践教学任务,高校专业教师联系某一校企合作企业,带领学生前往校企合作企业完成某一环节或岗位的实践实习。这样的实习模式根本没有考虑学生自身属性的差异化,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而也就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学校应在基于学生属性差异和需求多样化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形式与更多的企业展开校企合作,给学生更多的实习企业和实习岗位的选择空间和权限。

此外,应拓宽校企合作服务内容,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服务。目前,绝大部分应用型本科物流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践内容,仍然局限于满足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很少提供能真正激发学生兴趣与爱好的校企合作实践内容,因此学生对校企合作满意度不高也就在所难免。正如上述调研所示,很多时候学生可能对专业知识之外的其他内容如职业规划、团队合作、社会认知、交流沟通、危机处理等实践内容更感兴趣。因此,校企合作中学校最好能把学生感兴趣的非专业知识融入到专业知识实践之中,让学生在检验自身所学理论知识之外,同时收获面向社会和职业未来的非专业知识,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又能大幅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于校企合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应用型问卷校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问卷大调查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问卷你做主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