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芩杏清热止咳颗粒中8种成分

2019-06-03 08:04王子凌云李国文
中成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甘草酸栀子黄芩

王子凌云,梁 琨∗,李国文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082)

芩杏清热止咳颗粒由黄芩清肺汤加减而来,是课题组开发的复方中药新药,黄芩清肺汤源于元代罗天益所著 《卫生宝鉴》 卷十七,由黄芩、栀子2味药组成,主治肺燥所致的小便不通;芩杏清热止咳颗粒由黄芩、栀子、桑叶、苦杏仁、甘草等中药提取制备而成,具有清肺泻热、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喘证。方中黄芩具有抗病毒、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1-4],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素等黄酮类成分是其主要有效成分;甘草主要含甘草苷、异甘草苷等黄酮类成分,以及甘草酸等皂苷类成分,具有抗炎、抗病毒、调节心脑血管系统等作用[5-7];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作用,其中环烯醚萜类成分栀子苷在栀子中含有量最高,也是活性物质,可作为该药材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具有降低缺血对脑组织伤害[8]、保肝利胆[9]、清除羟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等作用[10];苦杏仁具有镇咳平喘[11]、抗炎镇痛等作用[12];桑叶具有降低血糖、抗氧化等作用[13-14]。

本实验建立HPLC 法测定芩杏清热止咳颗粒中黄芩、栀子、甘草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素、栀子苷、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的含有量,以期用于该制剂更全面的质量控制,并确保其内在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 材料

1.1 仪器 Agilent 126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G1329B 自动进样器、G1311B 四元泵、G1316A 检测器;AL104 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DL-120D 智能超声波清洗器(上海之信仪器有限公司);Milli-Q 超纯水机(美国 Millipore公司)。

1.2 试药 汉黄芩素(B20489)、汉黄芩苷(B20488)、栀子苷(B21661)、甘草酸(B20417)对照品均购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异甘草苷(DR10672)对照品购于上海鼎瑞化工有限公司;黄芩素(05-2001)、甘草苷(05-1016)对照品购于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黄芩苷(110715-201016)对照品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芩杏清热止咳颗粒(批号171015、171021、171026)。甲醇、乙腈为色谱纯,磷酸等试剂均为分析纯,均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有量测定

2.1.1 色谱条件 Diamonsil Plu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 0.2% 磷酸(A)-甲醇(B),梯度洗脱(0~10 min,45% B;10~25 min,45%~55%B;25~28 min,55%~70%B;28~35 min,70%B;35~36 min,70%~45%B;36~45 min,45%B);体积流量 1.0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 274 nm;进样量 10 μL。

2.1.2 溶液制备

2.1.2.1 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对照品适量,甲醇分别稀释成 156.800、31.200、4.592、3.776 μg/mL,即得。

2.1.2.2 供试品溶液 精密称取颗粒约0.1 g,置于 50 mL 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 70% 乙醇25 mL,密塞,称定质量,超声(250 W、40 kHz)提取45 min,放冷,70%乙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续滤液过 0.45 μm 微孔滤膜,即得。

2.1.2.3 阴性样品溶液 取缺黄芩的阴性样品适量,按 “2.1.2.2”项下方法制备,即得。

2.1.3 系统适用性试验 取 “2.1.2”项下各溶液适量,在 “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结果见图1。由图可知,各成分色谱峰分离度均大于1.5,理论塔板数大于6 000,阴性无干扰。

图1 各成分HPLC 色谱图(Ⅰ)Fig.1 HPLC chromatogram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Ⅰ)

2.1.4 线性关系考察 取 “2.1.2.1”项下对照品溶液 1、2、5、10、20 μL,在 “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以进样量(X)对峰面积(Y)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见表1,可知各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表1 各成分线性关系(Ⅰ)Tab.1 Linear relationship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Ⅰ)

2.1.5 精密度试验 取 “2.1.2.1”项下对照品溶液,在 “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6 次,测得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峰面积RSD 分别为 0.20%、0.42%、0.83%、0.51%,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1.6 稳定性试验 取 “2.1.2.2”项下供试品溶液(批号 171015)适量,于 0、4、8、12、20、24 h 在 “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峰面积 RSD分别为 0.28%、1.7%、1.5%、1.0%,表明溶液在24 h 内稳定性良好。

2.1.7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颗粒(批号171015)约0.1 g,共6 份,按 “2.1.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 “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有 量 RSD 分 别为 1.2%、1.5%、1.7%、1.4%,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1.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含有量已知的颗粒(批号 171015)约 0.05 g,共 6 份,精密加入各对照品溶液(0.51 mg/mL 黄芩苷 4 mL、0.25 mg/mL汉黄芩苷 1 mL、0.039 0 mg/mL 黄芩素 1 mL、0.021 mg/mL 汉黄芩素 1 mL),按“2.1.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2。

表2 各成分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Ⅰ, n=6)Tab.2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for various constituents(Ⅰ, n=6)

2.2 栀子苷、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含有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Diamonsil Plu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 0.05% 磷酸(A)-乙腈(B),梯度洗脱(0~15 min,13% B;15~20 min,13%~20% B;20~25 min,20% B;25~37 min,20%~50%B;37~43 min,50%~90%B;43~50 min,90%~13% B);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 25 ℃;检测波长 0~25 min,237 nm;25~33 min,360 nm;33~50 min,237 nm;进样量 10 μL。

2.2.2 溶液制备

2.2.2.1 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栀子苷、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对照品适量,甲醇分别稀释成181.5、22.7、20.3、60.8 μg/mL,即得。

2.2.2.2 供试品溶液 精密称取颗粒约0.3 g,置于 50 mL 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 70% 乙醇25 mL,密塞,称定质量,超声(250 W、40 kHz)提取30 min,放冷,70%乙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过 0.45 μm 微孔滤膜,即得。

2.2.2.3 阴性样品溶液 取缺栀子、甘草、栀子、甘草的阴性样品适量,按 “2.2.2.2”项下方法制备,即得。

2.2.3 系统适用性试验 取 “2.2.2”项下各溶液适量,在 “2.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结果见图2。由图可知,各成分色谱峰分离度均大于1.5,理论塔板数大于6 500,阴性无干扰。

2.2.4 线性关系考察 取 “2.2.2.1”项下对照品溶液 1、2、5、10、20 μL,在 “2.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以进样量(X)对峰面积(Y)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见表3,可知各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表3 各成分线性关系(Ⅱ)Tab.3 Linear relationship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Ⅱ)

2.2.5 精密度试验 取 “2.2.2.1”项下对照品溶液,在 “2.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6 次,测得栀子苷、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峰面积RSD 分别为 0.77%、0.99%、0.93%、0.9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图2 各成分HPLC 色谱图(Ⅱ)Fig.2 HPLC chromatogram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Ⅱ)

2.2.6 稳定性试验 取 “2.2.2.2”项下供试品溶液(171015)适量,于 0、4、8、12、20、24 h在 “2.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栀子苷、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峰面积 RSD 分别为0.55%、1.2%、1.7%、1.2%,表明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

2.2.7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颗粒(171015)约0.3 g,共 6 份,按 “2.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 “2.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栀子苷、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含有量RSD 分别为 0.67%、1.3%、1.2%、0.89%,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含有量已知的颗粒(171015)约 0.15 g,共6 份,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 2 mL(0.85 mg/mL 栀子苷、0.09 mg/mL甘草苷、0.078 mg/mL 异甘草苷、0.29 mg/mL 甘草酸),按 “2.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 “2.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4。

表4 各成分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Ⅱ, n=6)Tab.4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for various constituents(Ⅱ, n=6)

2.3 样品含有量测定 取3 批颗粒剂(171015、171021、171026),每批 3 份,按 “2.1.2.2”和“2.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 “2.1.1”和 “2.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计算含有量,结果见表5。

3 讨论

3.1 指标成分选择 芩杏清热止咳颗粒中黄芩清上焦肺热,为君药,含有大量黄酮,是该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目前已发现黄芩苷、黄芩素等黄酮及其苷类成分40 多种[15],本实验选择含有量较高的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环烯醚萜是栀子属植物中的特征性成分,在芩杏清热止咳颗粒中栀子苷含有量较高,可作为质控成分;2015年版 《中国药典》 将甘草苷、甘草酸作为质控成分,是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主要活性物质[16],而不同品种、产地药材中异甘草苷含有量差异较大,故本实验将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一同作为指标成分。

表5 各成分含有量测定结果(mg/g, n=3)Tab.5 Result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various consitituents(mg/g, n=3)

由于芩杏清热止咳颗粒中各成分含有量、化学性质差异较大,同一提取浓度、相同色谱分离条件无法同时准确测定,故本实验采用2种提取浓度、2种色谱条件分别测定。同时,桑叶中芦丁、绿原酸,以及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等成分的测定条件与本实验差别较大,拟另文发表。

3.2 检测波长、流动相选择 本实验将各对照品溶液在200~400 nm 波长处进行紫外全波长扫描,发现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最大吸收波长均在274 nm 附近,故测定黄芩中这4种黄酮类成分时选择其作为检测波长;栀子苷、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37、276、360、252 nm,若用同一波长检测将会降低某些成分灵敏度,参考2015年版 《中国药典》,选择237 nm 作为栀子苷、甘草苷、甘草酸检测波长,360 nm 作为异甘草苷检测波长。

测定4种黄酮类成分时,分别考察了水-甲醇、0.2% 磷酸-甲醇、水-乙腈、0.2% 磷酸-乙腈,发现以0.2%磷酸-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时,可达到较好的峰形和分离效果。然后,分别考察0.05% 磷酸-乙腈、0.05% 磷酸-甲醇、0.05% 三氟乙酸-乙腈、0.05%三氟乙酸-甲醇,最终确定0.05%磷酸-乙腈作为测定栀子苷、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的流动相。

3.3 样品处理方法选择 本实验分别考察了甲醇超声提取、70% 乙醇超声提取、70% 乙醇加热回流,发现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采用70% 乙醇提取效果较好,并且超声、加热回流提取效果无明显差异,考虑到操作方便,最终确定70% 乙醇超声提取作为样品处理方法。

猜你喜欢
甘草酸栀子黄芩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炒制温度及时间对黄芩主要成分含量的分析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芩活性成份含量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HPLC 法同时测定甘草酸二铵制剂中18 α 和18 β 甘草酸二铵含量*
甘草酸制剂抗病毒活性探讨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两种杀虫剂对黄栀子绿灰蝶的田间防效初探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听俗语 聊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