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宁喷雾剂对急性鼻窦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2019-06-03 08:05欧水平吕佳佳王治凯熊永爱
中成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喷雾剂鼻窦绿原

王 森,欧水平,陈 莉,吕佳佳,王治凯,熊永爱∗

(1.遵义医科大学,贵州 遵义 563003;2.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贵州 遵义 563099)

鼻宁喷雾剂是由鹅不食草、一枝黄花经水提醇沉而制得的鼻科苗药独家品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通窍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急性、慢性单纯性和过敏性鼻炎治疗[1-2]。研究表明,鼻炎和鼻窦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前者是指以鼻腔黏膜炎症为特征的病症;后者是指以鼻窦黏膜炎症为特征的病症,常继发于前者,在大多数个体中两者通常共存,故鼻-鼻窦炎是指以鼻腔和鼻窦黏膜炎症为特征的病症,治疗时先以药物控制鼻腔和鼻窦炎症至关重要[3-4]。但目前国内外未见鼻宁喷雾剂用于治疗鼻窦炎的报道,故本实验研究该制剂对急性鼻窦炎大鼠的治疗作用,从而为其鼻科适应症的拓展奠定基础,对拓展其临床适应证、扩大优质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也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

1.1 动物 清洁级 SD 大鼠,雄性,体质量 180~220 g,购自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渝)2010-0005。

1.2 试药 鹅不食草、一枝黄花购自贵州省毕节市玲源中药材行,经遵义医学院杨建文老师鉴定分别为鹅不食草Centipeda minima(L.)A.Br.et Aschers.、一 枝 黄 花Solidago decurrensLour.的干燥全草。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批号H20091100,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大鼠TNF-α ELISA 试剂盒(批号 ADI-900-086A)、IL-6 ELISA 试剂盒(批号ADI-900-045)(欣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绿原酸、芦丁对照品(批号分别为 110753-201415、100080-201409,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异绿原酸A 对照品(批号151028,成都普菲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重蒸水。

1.3 仪器 Agilent 1260 液相色谱仪,配置 DAD 检测器(美国 Agilent 公司);BT125D 电子天平(德国 Sartorius 公司);JA1002 电子天平(上海蒲春计量仪器有限公司);98-II-B 磁力搅拌电热套(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RE-2000A 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Exceed-Cd-20 实验室超纯水机(成都艾科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MK3 型多功能酶标仪(美国 Thermo Fisher 公司);BA200 Digital 数码三目摄像显微摄像系统(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喷雾剂制备 取鹅不食草120 g、一枝黄花500 g,加水浸润12 h,水蒸气蒸馏,收集芳香水约为药材的3 倍量,药渣加水蒸煮 3 次,第 1 次 2 h,第 2、3 次各 1.5 h,合并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5(60 ℃)的清膏。芳香水加10 g 聚山梨酯 80,加入清膏,搅匀,加 9 g氯化钠调节等渗后加入山梨酸,用磷酸氢二钠调pH 至4.0~6.0,加水至 1 000 mL,搅匀,静置,取上清液,按每瓶 10 mL 灌装至喷瓶中,即得[1]。

2.2 绿原酸、芦丁、异绿原酸A 含有量测定

2.2.1 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芦丁、异绿原酸A 对照品适量,50%甲醇制成每1 mL 分别含三者140、403.6、322.56 μg 的对照品溶液。将喷雾剂用 0.45 μm 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2.2 色谱条件[5]Neptun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A)-0.2% 磷酸(B),梯度洗脱(0~15 min,10%~15%A;15~25 min,15%~20%A;25~55 min,20%~35%A;55~65 min,35%~10%A);体积流量 1.0 mL/min;检测波长 326 nm;柱温 25 ℃;进样量10 μL。

2.2.3 线性关系考察 取 “2.2.1”项下对照品溶液,50%甲醇逐级2 倍稀释,在 “2.2.2”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以峰面积(Y)对质量浓度(X)进行线性回归。

2.2.4 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 在 “2.2.2”项色谱条件下,取同一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6 次,考察精密度;于 0、2、4、6、8、12 h 进样测定,考察稳定性;取同一批喷雾剂,按 “2.2.1”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 份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考察重复性。

2.2.5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绿原酸、芦丁、异绿原酸 A 含有量已知的喷雾剂6 份,每份2 mL,置于 10 mL 量瓶中,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适量,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0.45 μm 微孔滤膜过滤,按 “2.2.2”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

2.2.6 样品含有量测定 取喷雾剂,按 “2.2.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 “2.2.2”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外标法计算含有量。

2.3 模型建立 依据Ge 等[6]报道的方法并加以改进,取大鼠70 只,腹腔注射盐酸氯胺酮 0.5 mg/kg,必要时用一般剂量重复1 次,进行全麻;盐酸利多卡因20 mg/mL 加肾上腺素0.125 mg,进行鼻背下注射麻醉,剃毛,碘伏消毒备皮,在鼻中线上中 1/3 交界处旁开 3 mm,以 45°进针1.5 mm,置石蜡适量于内封口,然后塞入适量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明胶海绵于内,由于是微创,不必缝合,上述过程在显微镜下操作以确保操作准确性,以喷嚏、流涕、鼻腔分泌物等为评价标准判断模型成功与否。

2.4 分组与给药 取造模成功的大鼠50 只,按体质量和鼻窦炎评分标准(≥6 分)随机分为 5 组,每组 10 只,分别为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组(40 μg/kg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鼻宁喷雾剂高剂量组(0.182 g/kg)、鼻宁喷雾剂中剂量组(0.091 g/kg)、鼻宁喷雾剂低剂量组(0.045 5 g/kg),另取 10 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各组通过鼻腔滴鼻给药,2 次/d(早晚各 1 次),连续 14 d。第 15天,大鼠股动脉取血,3 000 r/min 离心 10 min,收集上清液,-20 ℃保存待测,再断颈处死大鼠,剖取鼻窦黏膜(手术刀划取左侧窦口1 mm×1 mm 黏膜)。

2.5 指标检测

2.5.1 鼻部外观体征及鼻窦炎症状评分 造模、给药后,观察大鼠鼻部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鼻痒、喷嚏、流涕等,分别与给药前后观察记录各实验组大鼠鼻窦炎症状,并按表1 评分标准进行评分[7]。

表1 鼻窦炎症状评分标准

2.5.2 鼻窦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将大鼠鼻窦黏膜组织按病理检验 SOP 程序进行脱水、修剪、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等,最后镜检。数码3 目摄像显微摄像系统对切片进行图像采集,每张切片先于40 倍下观察全部组织大体病变,再采集100、400 倍图片观察具体病变。

2.5.3 血清TNF-α、IL-6 水平测定 取大鼠股动脉血液,3 000 r/min 离心 10 min,取上清液,ELISA 法检测血清TNF-α、IL-6 水平。

2.6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表示,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者进行LSD 检验,方差不齐者进行 Tamhane’s T2 检验,以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Kruskal-Wallis H 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Nemenyi 检验,α=0.05,以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3.1 方法学考察与含有量测定 HPLC 色谱图见图1。绿原酸、芦丁、异绿原酸A 回归方程分别为Y=28.277 2X+621.641 7(r= 1.000 0)、Y= 11.075 8X-3.900 0(r=1.000 0)、Y=38.258 7X-415.087 5(r=0.999 3),线性范围 分 别 为 8.75~140、25.225~403.6、20.16~322.56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 RSD 均未超过0.57%(n=6),供试品在 12 h 内稳定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7.76%~101.74%,RSD≤2.08%(n=6)。绿原酸、芦丁、异绿原酸 A 含有量分别为 24.75、133.06、71.31 μg/mL,符合鼻宁喷雾剂质量标准。

图1 各成分HPLC 色谱图

3.2 外观体征、鼻窦炎评分、病理损伤评分 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造模后均抓挠鼻、面不止,到处摩擦、打喷嚏,有鼻涕流出,治疗10 d 后明显好转;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打喷嚏、流鼻涕情况明显减轻,其中鼻宁喷雾剂给药高剂量组、阳性组整体状态最好。表2显示,造模后各组鼻窦炎评分较造模前显著升高(P<0.01),而给药后鼻宁喷雾剂组该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

图2显示,模型组大鼠鼻窦黏膜组织黏膜上皮和固有层排列、分界清晰,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分界不清,黏膜层显著增厚,黏膜上皮细胞脱落或溃烂,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大量的炎细胞浸润,其中包括较多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鼻宁喷雾剂组大鼠黏膜上皮和固有层排列、分界清晰,纤毛上皮排列整齐,偶见有个别组织内可见炎细胞浸润。再对大鼠鼻窦黏膜组织炎性损伤情况按文献[8]标准进行评分,结果见表2,可知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窦黏膜组织炎性病变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鼻宁喷雾剂组大鼠其炎性损伤显著减少(P<0.05)。

表2 鼻宁喷雾剂对大鼠鼻窦炎评分与鼻窦黏膜组织炎性损伤评分的影响(, n=10)

表2 鼻宁喷雾剂对大鼠鼻窦炎评分与鼻窦黏膜组织炎性损伤评分的影响(, n=10)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组别 鼻窦炎评分给药前 给药后 鼻窦黏膜组织炎性损伤评分正常组 0.13±0.012 0.11±0.015 1.39±0.51模型组 7.48±0.37△△ 7.23±0.56△△ 12.68±3.81△△阳性组 7.52±0.61△△ 2.68±0.19∗ 5.76±0.21∗鼻宁喷雾剂高剂量组 7.29±0.78△△ 2.12±0.15∗ 5.40±0.63∗鼻宁喷雾剂中剂量组 7.67±0.43△△ 2.09±0.16∗ 6.20±0.83∗鼻宁喷雾剂低剂量组 7.44±0.36△△ 2.87±0.19∗ 7.60±0.82∗

图2 各组大鼠鼻窦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HE,×400)

3.3 TNF-α、IL-6 水平 表3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 TNF-α、IL-6 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鼻宁喷雾剂两者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

表3 鼻宁喷雾剂对TNF-α、IL-6 水平的影响(,n=10)

表3 鼻宁喷雾剂对TNF-α、IL-6 水平的影响(,n=10)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 P<0.05,∗∗P<0.01

组别 TNF-α/(pg·mL-1)IL-6/(pg·mL-1)正常组 9.96±1.14 8.43±2.84模型组 23.18±3.32△△ 18.43±3.12△△阳性组 13.31±2.56∗∗ 8.91±2.15∗鼻宁喷雾剂高剂量组 14.18±2.13∗∗ 8.97±2.34∗∗鼻宁喷雾剂中剂量组 15.69±2.85∗∗ 11.24±2.41∗鼻宁喷雾剂低剂量组 17.32±1.92∗ 13.19±1.97∗

4 讨论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多发病,我国发病率为8%~15%,且极易复发,难以治愈,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纤毛功能不良、变态反应、环境因素、细菌生物膜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鼻窦炎的治疗仍以鼻内镜外科手术及抗炎药物为主,存在创伤性大、复发率高、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耐药性与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9-10]。

鼻腔外侧壁存在着1 个不稳定组织微环境,能在诱导因子作用下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使得腺细胞、上皮细胞等增殖,并激活嗜酸性粒细胞等分泌炎性介质,从而导致鼻窦炎发生[11],其中 TNF-α、IL-6 是公认的与局部炎症反应有关的细胞因子,对鼻窦炎发生发展及病理变化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12-13]。其中,TNF-α 是初级炎性因子,具有多种促炎生物活性,能有效诱导包括自身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并活化各种炎性细胞,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白细胞,导致白细胞在炎性反应部位聚集,并促进血管通透性显著性增加,从而加重炎症损伤[14];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IL-6 升高有着密切关系,它是具有促进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可增强炎症介质对组织的损害,可通过P13 K/Akt 信号通路选择性激活 GSK3β 而增强炎症反应[12]。

本实验发现,大鼠感染鼻窦炎后可引起血液异常分泌TNF-α、IL-6 等促炎因子,导致促炎因子、抑炎因子平衡被打破,使得后者分泌相对不足,鼻窦产生较强的炎症反应;鼻宁喷雾剂可明显抑制上述促炎因子分泌,减少鼻窦黏膜组织炎性损伤,从而对大鼠鼻窦炎症状产生治疗效果,可为拓展该制剂新适应症、实现临床应用价值最大化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喷雾剂鼻窦绿原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不同银花类药材提取的绿原酸含量研究
HPLC 测定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中苦参碱含量
HPLC法同时测定细叶亚菊中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的含量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喷雾剂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治疗耐药性抑郁症的鼻腔喷雾剂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