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词对江南风物的选择与接受

2019-06-03 04:14马妍
速读·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唐宋词鱼戏风物

马妍

温山软水的江南,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吴越春秋争霸中的英雄豪杰,到唐宋时期的诗人词客,一代代风流人物徜徉于此,放旷于此,甚至终老于此。经过了千年繁华衰败的传奇,经过了无数诗词歌赋的咏叹,江南这个词早已不只是地域的,也不只是风景的,更是意象的,凝在了世世代代人们的脑中,成为一个可以让人的灵魂和肉体都能到达的归宿。

历史上,“江南”所指的是一个涵义广泛,带有变化性的模糊概念。不同的时代,其范围也有所不同。在区域上“江南”一般是指淮河以南的长江流域广大地区,但在某些著作中,也特指某一具体的行政区域。“江南”主要是一个泛称,但江南区域的代表城市是确定的,如杭州、苏州、南京、绍兴等等。而江南风物是指能代表江南地域特征的风光、景物、风俗,如垂柳、荷花、小桥流水、渔舟唱晚等;还包括历代王朝遗留下来的著名建筑遗迹,如乌衣巷、凤凰台、寒山寺、滄浪亭等等。

这些景物和名胜古迹也成为历代文人经常描摹的对象,从汉代民歌《江南》可以看出江南的风土文化已经开始渗入到文学创作中并被大众所接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乐府题解》称此诗是“江南古辞,盖芳尘丽景,嬉游得时”。到了唐代,随着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诗歌中对江南山水风物的表现更加充分:

春阴漠漠覆江城,南国归桡趁晚程。水上驿流初过雨,树笼堤处不离莺。(吴融《春归次金陵》)

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白居易《余杭形胜》)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而白居易的三首《忆江南》词,使江南具有了一种空前的感人力量,更加深入人心,对后人的审美心理和创作风格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到了宋代,以江南风物入词的现象更多。半部宋词差不多构成了江南文化史。从那么多首的《望江南》词就能看出江南在宋代词人心目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翻看宋词,会发现相当多的词作都是以江南风物作为抒写对象,其中一小部分是以风景为题材的作品,如潘阆的《酒泉子》(又名《忆余杭》)十首,是宋代最早最著名的写自然风景的词,而且写的都是杭州的山水风光,有西湖、北高峰、孤山、吴山、钱塘潮等,扩大了词的内容和境界,使人们耳目一新。如其一: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别来隋柳几经秋,何日得重游。

其四: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还有周密的《木兰花慢》十首,写西湖十景,如《曲院风荷》:

软尘飞不到,过微雨、锦机张。正荫绿池幽,交枝径窄,临水追凉。宫妆。盖罗障暑,泛青苹、乱舞五云裳。迷眼红绡绛彩翠深偷见鸳鸯。湖光。两岸潇湘。风荐爽、扇摇香。算恼人偏是,萦丝露藕,连理秋房。涉江。采芳旧恨,怕红衣、夜冷落横塘。折得荷花忘却,棹歌唱入斜阳。

这类纯粹的写景词并不多,较多的是在抒情性词作中做简短的景物描写。写景是为了言情,词中的景物是为词人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而江南风物在宋词的景物描写中占据了相当多的一部分,基本上每个词人的作品中至少有一篇取材于江南风物。拿宋代比较著名的词人来说,柳永《望海潮》:“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张先《蝶恋花》:“临水人家深宅院。阶下残花,门外斜阳岸。柳舞曲尘千万线”;王安石《生查子》:“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苏轼《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轻,晚露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秦观《望海潮》:“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等等。

如果不看创作背景,单是从这些词所选取的意象上便能看出明显的江南特征。像“水”、“舟”、“桥”、“花”、“柳”、“莺”等这类极富江南地域色彩的意象,在大部分宋词中都能看到。这么突出明显的现象反映出宋词对江南风物的共同选择。这种选择是艺术与自然异质同构的审美特点决定的,也是外部社会环境和内部心里结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综上所述,由于宋词的婉约美与江南风物的阴柔美具有异质同构的特征,江南风物成为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词也因江南风物的点缀而更具有婉约绵长的意蕴美。笔墨点缀着江南风物,那样的和谐,那样的恰如其分,浑然天成。由此可以说江南与宋词是最巧妙的组合。

参考文献

[1]吴小英.唐宋词抒情美探幽[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叶嘉莹.叶嘉莹自选集[M].济南:山东教育处出版社,2004.

[3]邓乔彬.唐宋词美学[M].济南:齐鲁书社,2004.

[4]张兵.宋词浅说[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0.

[5]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宋词鉴赏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刘尊明.唐宋词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余传棚.唐宋词流派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8]刘乃昌.两宋文化与诗词发展论略[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9]陶尔夫,刘敬圻.南宋词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0]闵泽平.宋词二十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11]王国维.人间词话·人间词[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唐宋词鱼戏风物
作品:风物长宜
兴化风物
采莲曲
沉淀岁月的影子——“风物”主题阅读
读迷作品
论唐宋词中的莺声
唐宋词举要
植物占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