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时代,性爱为何会降级?

2019-06-03 02:24杨涛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降级亲密关系性爱

杨涛

过去的一年里,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大西洋月刊》曾发布过一个调查:美国人的性爱次数从每年的平均62次下降到54次了。这样的“性爱次数降级”不只发生在国外,在国内也很普遍。就连现在正处在“青春壮年”的90后中,很多人也过着“无性”的生活。

有位女性读者跟我抱怨,她和老公的上一次性爱,好像还是在流传彗星要撞地球的时候。一位大龄单身男性说,他每天早上6点起,晚上10点归,生活围着工作打转,有时春心荡漾想找个一夜情都觉得太浪费时间,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他索性对着电脑里的AV女神释放躁动的心情。还有一个年轻女生说,她和男友都在北京,一个在石景山,一个在通州,硬是把好好的恋爱谈成了柏拉图式异地恋,于是他们成了朋友圈的点赞情侣。即使好不容易聚在一起,两个人一个刷抖音,一个玩微博,手机比性爱更诱人。

已婚夫妻抱怨无性婚姻,单身的人抱怨寂寞空虚,恋爱的情侣抱怨肉体相隔两地。至于职场人士,在經济下行的压力之下,能保住饭碗就不错了,都快不“饱暖”了,哪有心思去想着性爱?

前段时间,有一句话突然火了起来,让很多人大呼“戳心”:“性爱最麻烦了,因为它需要两个人的配合”。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自慰很容易,相处无比难。之前,很多结了婚的人觉得无性很悲催,但现在,人们甚至觉得,只要性爱最好,懒得为维护关系而付出一丝一毫。

无性不可怕,当人们开始追求没有爱的性,才是性爱的降级,这比经济下行、消费降级都恐怖。

美国性心理学家罗洛·梅在自己的作品《爱与意志》中讲过,他在纽约接治过许多“性爱健将”,这些男士的性能力很强,可以让女伴感觉到非常幸福。但他们不愿意恋爱,更拒绝结婚,他们只要性爱。一开始,这样的选择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洒脱、很自由,但时间久了,他们发觉性爱也变得毫无滋味,麻木、空虚、身心俱疲,有的人甚至患上了不举。

当年罗洛·梅接过诊的案例说明,性爱降级的本质,就是人们越来越害怕承担关系中的责任,害怕去体验爱,害怕情感纠葛。所以他们逃避麻烦和义务,抄了近路,那些在情和爱中能体会到的万般滋味,他们试图在性爱中寻找。他们觉得,性爱才是恋爱或婚姻的终点站,既然一开始就可以到达终点,为什么还要在途中努力呢?

然而,单纯的性爱哪里是万能的?只有爱才能让人成长吧。一次次的痛苦、失落和历练,爱能让人看到自己的不堪、幼稚和软弱,然后在苦痛中走向成熟。

性爱降级的现象或许还和这十几年持续的消费升级有关系。曾有报告显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来临时,美国人的性爱次数变多了。当经济捉襟见肘、消费不断降级时,人们回归情感支持,性爱变成了最经济的娱乐活动。而消费升级时,人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挣更多的钱来消费,投入在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势必影响亲密关系;同时,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能创造快乐和刺激的事情变多,性爱这种体力活儿便失宠了。

当人们都在讨论“性爱降级”的话题时,必须知道,即使全世界都在逃避亲密关系,也没有人真正能离开亲密关系。无论是工作狂、异地恋、看片狂魔还是无性夫妻,大家其实都知道,脱离了爱的性不是一种正常现象,这种“性爱降级”的背后,是人们的情感生病了。

每个人的内心里一定都渴望着亲密关系,渴望着那样的时刻:两双深情的眼睛互相凝视,两双臂膀互相拥抱时激情满满……和最爱的人在最亲密的时刻里发现另一个自己。这条路也许漫长而艰辛,但它仍旧是千百年来最值得漫步的路。

责任编辑 何欣洋

猜你喜欢
降级亲密关系性爱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吹牛皮
消费降级了吗?
十八大后遭“断崖式降级”的官员
“3C原则”教你搞定各种关系
Panda Priorities
略施小计,享尽夫妻惬意性爱
性爱多美妙 不当有“性伤”
性爱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