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1+1培养模式探索

2019-06-05 00:36李德录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毕业设计课程设计

李德录

(天水师范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根据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理工科专业点数量之首。以甘肃省为例,省内所有的本科院校都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该专业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竞争非常激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专业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中小学教师需求逐年减少,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培养的信息类课程教师需求更少,很多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进入中小学后转行为其他课程教师,有些毕业生想进入IT行业工作,但是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都不够,缺乏竞争力。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专业存在的问题

1.1 培养目标脱离实际

原来的“为中小学培养信息类课程教师”的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大多数中小学已经不再缺少信息类课程教师。但是在中小学,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大量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设备并没有使用起来,学校缺少的是使用这些设备的人员和校园网络的管理维护人员,以及教育软件开发人员和现代远程教育人员;另外,在“互联网+”浪潮下,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从事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管理与维护、软件开发等工作的专业信息化人才。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专业首先应该调整培养目标,把专业定位在培养中小学的教学辅助人员、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等专门的应用型人才,重视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1.2 专业知识陈旧,专业范围太宽,培养方案雷同

地方高师院校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教育部的专业规范为依据,一般都是参考同类院校,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来制定培养方案,从而形成了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材的更新速度以“年”计,而IT产业的更新速度以“月”甚至以“天”计,因此,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进入IT行业时,需求与供应的无法接轨必然导致就业受阻。

1.3 工程实践缺乏,实践能力差,实验环境落后

地方高师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考虑的是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认为作为本科生首先要有扎实而全面的学科基础,重理论而轻实践。其后果就是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而且实验环境与行业现状严重脱节,学生练习的都是一些过时落后的技术,很难接触到新应用、新技术。学生往往空有理论而实践动手能力不足,毕业后很难马上适应职场需求,进入工作状态。

1.4 缺乏对职业素养的培训,学生综合素质差

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具有职业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不仅要掌握业界最新流行技术,而且要具有文化层面的竞争力。而求职者综合素质的不完善与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使其在求职、入职、职场成长中都面临重重困难。在学校是学生,一毕业马上进入职场,由于缺乏针对性的训练,很多学生不理解职场的含义,缺乏职业素养,很难适应这种转变,同时也使得用人单位很不满意。

2 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1+1培养模式

针对以上问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专业必须向应用型转型,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2]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2.1 细分专业方向

根据培养目标的变化和师范类专业本身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加精于一个方面,必须细分专业方向进行培养,确定以下3个专业方向:网络工程、软件技术、师范教育。网络工程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网络规划、网络组建、网络安全维护与管理、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中小型单位独立担任网管工作、能够在现代远程教育机构从事远程教育工作。软件技术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使用先进软件开发技术和工具的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创新、创业、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毕业后能够在软件公司等单位从事软件项目的开发、能够在学校从事教育软件的开发制作工作。师范教育方向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具有从事信息类课程教学及教学研究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信息类课程教育和课件制作等教学辅助工作。

2.2 校企联合开发课程

高等教育理念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导转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这是大学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根本。[3]地方高师院校长于“知识传授”而短于“能力培养”,补上这块短板的最好方法就是“校企联合”。学校和企业联合确定培养模式、联合开发课程、联合建设实验和实训基地,取长补短、相互补充。按照“理论”+“实践”+“职业技能”+“案例”的设计思路,确定由通识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必修模块、方向专业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

通识模块包含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公共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学科基础模块包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电路与电子、离散数学、计算机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数理基础和专业基础;专业必修模块主要包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方向专业课程模块分为网络工程方向、软件技术方向、师范教育方向三个方向课程模块,通过细分专业方向,为每个方向设置合适的课程,培养学生更深入地掌握实用技能,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图1 课程结构

通过理论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理论内容,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再配以实践环节让学生对每个理论知识点加深掌握和理解,并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主要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实验是和理论课一起开设的实验课,主要有计算机导论实验、电路与电子实验、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等,目的是验证理论课内容、帮助理论知识的学习。课程设计是针对某一门课开设的综合性集中实验环节,主要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Web应用开发课程设计等(以软件技术方向为例),课程设计通过综合性的项目把本门课程的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并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专业实训是到专业的职业培训机构去进行针对性更强的专业训练,对具体的专业技能进行强化训练,以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专业实习是到专业对口的公司去进行实习工作。专业实训和专业实习是可选的,供有条件的学生选择。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也是学生进入职场的准备环节,毕业设计必须结合工程实际选题,通过实际工程项目选题和职业化的管理方法,融入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做完毕业设计之后能立即进入职场工作。职业技能主要包括岗位职能和职业素养,在实践教学的各环节中融入对职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用人所需的职业技能,提前让学生对自己职业进行定位。案例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主要通过工程项目将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进行融合,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应用场景及不同行业企业的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

2.3 采取“2+1+1”培养模式

为了把课程教学落到实处,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革新培养模式,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课程结构和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本专业特点,确定图2所示的“2+1+1”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基本学完通识模块、学科基础模块和专业必修模块的课程。第一学年主要是数理基础的学习,以理论课为主,培养学生的深度发展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基础。第二学年主要是编程基础的学习,理论课及课程实验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第三学年按照学生兴趣和就业需求划分专业方向,按方向进行方向专业课程学习,在校内实训基地以教师指导下的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为主、理论课为辅,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第四学年,在前三学年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实践,具体方式有专业实训、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或者公司进行专业实训,鼓励并帮助学生进入专业公司进行专业实习,按照学生实习实训的内容确定毕业设计的选题,按职业化的标准来进行毕业设计,融入职业技能的培养,使毕业设计能真正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起到入职培训的作用。总之,“2+1+1”培养模式就是前两年进行课程学习,后两年采取从校内到校外进行实训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得学生毕业之后能够直接进入职场工作。

图2 “2+1+1”培养模式

2.4 加强实践环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实践环节有: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训、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课程实验是对理论课的补充与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为了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应用性强的课程开设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引入案例教学,将实际应用项目移植到课堂教学中,将专业能力、岗位技能、职业素养进行充分融合,使学生能够尽快地了解和适应职场需求。课程设计的形式可以采用随课程进行和集中几天时间进行等方式,课程设计成绩不合格者,本门课程成绩直接定为不合格。

为了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去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必须进行专业实训和专业实习。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训的基础之上,网络工程方向和软件技术方向,送学生到培训机构和专业公司进行实训和专业实习,师范教育方向送学生到学校进行实训实习。学校和企业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由企业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和实训工程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一步熟悉业务流程,培养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得学生可以顺利地从学校过渡到职场。

所有学生必须完成毕业设计并且成绩达到合格以上才能毕业(师范教育方向也可以是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一个实用项目,由导师和学生按照实习实训的内容共同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可以在校内完成,也可以在校外完成,但都必须遵循职业化标准,按照“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和“行业企业运营流程”进行,按时完成并达到要求才能毕业,否则延期毕业。

校内实验室是完成课程实验的主要场所,应按照课程要求建设相应的实验室。课程设计、校内实训和部分毕业设计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引进企业模式、文化氛围、工作环境和技术资源,在按照现代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管理运作模式的职业情境要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使得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企业环境,让学生可以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专业实习、校外实训和其他毕业设计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校外实训基地包括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编程、网络管理与维护等领域的企业、事业单位的网络信息中心和学校。学校和企业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由企业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和实训工程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一步熟悉业务流程,培养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2.5 采用导师制

从第三学年开始为学生配备导师,由学生和老师双向选择来确定导师。导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进行专业方向选择和职业规划、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导师必须按照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帮助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并做好职业规划,辅助课程设计老师指导学生做好课程设计,负责学生的专业实训和专业实习,并负责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导师要本着为学生前途负责的态度,尽心尽责地做好指导工作,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

3 结 语

面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专业学生人数众多而需求不足的现实情况,如何实现以知识为载体,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大学本科教育应有之义。[4]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专业存在的培养目标脱离实际、专业知识陈旧、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差等问题,造成了招生难、就业难的现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向应用型转型,从细分专业方向、校企联合开发课程、采取“2+1+1”培养模式、加强实践环节、采用导师制等方面全方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猜你喜欢
计算机科学毕业设计课程设计
普洱学院烹饪与营养专业2022 届毕业设计作品选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吉林省一流转业建设点
——通化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基于手机的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设计探究
中秋明月
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
新英镑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