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思考和路径创新

2019-06-05 01:04李克张丽珠
大学教育 2019年6期

李克 张丽珠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着高校统战工作,并赋予了高校统战工作新的价值与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内在要求为高校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思想理念和路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丰富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视角下高校统战工作的立足点和归宿点。立足高校的工作领域和工作特点,以寻求“最大公约数”为理念,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起点,遵循价值的视角,强化文化涵育,注重实践养成,把握群体的特殊性,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视角的高校统战工作的路径创新。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思考和路径创新;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视角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6-0010-04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赋予其“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重大使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在这一基本方略统辖下,高校统战工作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更为凸显,其引领思想、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价值和作用更为独特。为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来认识和把握高校统一战线,从高校统一战线具体实践中践行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校统战工作基本遵循和路径选择。

一、思考和分析

(一)理论上的思考

从理论层面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具有路线层面上的策略选择,而且具有方针层面的指引,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精神支柱和道德准则等方面,是整个社会价值层次构成的价值体系的统领。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统战工作的必然遵循,引领着高校统战工作的各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高校统战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统一战线是特定政治力量为实现某种共同政治目标而结成的联合。从具体角度上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1]。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引领思想、凝聚人心、汇集力量是高校统战工作的价值追求。高校统战工作的价值追求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一领域的本质要求,高校统战工作价值的实现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在这一领域的具体体现。

可见,只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才能保证高校统战工作的方向和价值的实现。而高校统战工作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诉求题中应有之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价值实现。

(二)文化上的思考

就文化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特征的文化形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和延续着中华民族思想精髓、精神基因、文化血脉,也框定了国家的价值内核、社会的共同理想、人民的精神家园,成为包括高校统一战线文化在内的当代中国精神文化的“价值公约数”。

统一战线是政治联盟,其构成主体是多元的,多元主体的背后呈现着多元的文化。然而,既然达成联盟,说明多元主体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多元的文化有和合的精神内核。从文化层面上讲,统一战线反映的是联盟者基于共同政治诉求而衍生出来的一种价值准则与行为规范,一种基于共同理想的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文化形态。这种以和衷共济为核心理念的统战文化,与作为文化“价值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脉相承的。高校是传承与创新新时代统战文化的重要阵地,是践行和发展一致性与多样性统战联盟文化的重要领域。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来源于我们锻造了属于自己民族与国家的核心价值,而且其作为文化“价值公约数”统领着以多元为特征的统战文化繁荣发展。而高校统战文化价值的实现,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具体体现。

(三)制度上的思考

就制度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固化于制的根本形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制度层面的体现。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可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价值规范和引领的功能,起着确保发展方向、体现本质要求的作用。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最具创新、极富特色的一项制度安排。在实际运行中,统一战线发挥着政治制度功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有论者所言“基于人民共和的政治逻辑和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实践,统一战线的实践很早就与国家政权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并决定了中国国家政权建设的基本属性”[2]。可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要求上,处理好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等不同層面的关系,寻求“最大公约数”,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力量,统一战线的视角是不可缺失的,其角色更是不可或缺。应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是发展就越需要统一战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用“三个重要法宝”的论断来定位当前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本质规定,发挥着价值导向、精神文化引领的作用。统一战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政治制度功能,发挥着引领思想、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作用。

二、内在的逻辑关系: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丰富理论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视角下的高校统战工作,在本质上体现着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双向相互作用的内在要求,反映着从理论化为群众性的实践活动以及在实践活动中丰富理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内在要求和逻辑关系,使其成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诉求的高校统战工作的立足点和归宿点。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就是生活化和实践性的过程

生活化和实践性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诉求的高校统战工作最本质的特征,正如马克思强调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3]。党的统一战线这一法宝在本质上应该是实践形态的。唯有实践才能真正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统一。统一战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政治性功能,而且也具有价值导向以及精神文化引领的功能,高校统战工作正是在这一方面体现其特色和优势的。

首先,高校统战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实践平台。众所周知,只有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追求贯穿于我们的各项工作层面上,才能使群众在亲身体验中把社会主义价值追求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追求。在这个伟大的实践过程中,高校统战工作这个阵地和领域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化了的理论才是最具生命力的。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统战工作领域的生动实践不仅是其大众化题中应有之义,而且隐含着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的丰富元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得以不断深化和提升的动力源泉。

最后,作为基本方针、策略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作为理念、制度与策略一体的统一战线,两者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相辅相成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上。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就是理论深化与丰富的过程

众所周知,理论的走向有三种基本形态:理论形态、制度形态与实践形态。三者的基本关系是:理论引领制度并固化于制,制度主导与规范实践,实践是理论与制度的连接通道,而且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制度依靠实践使理论转化为能动的自觉的现实力量。同时,唯有实践才能集合隐藏在伟大实践和现实生活中的创新理论要素,为上升为理论体系提供感性材料,也是推动理论变化发展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4]。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高校统战的现实实践必定表现为一个过程,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统战领域中既是固化于制并内化于心同时外化于行的实践过程。而这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深化高校统一战线理论的过程。

总而言之,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上,要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兴国之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凝魂聚气工程,坚持党的统一战线这个法宝,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共识, 成为包括统一战线成员在内的全体校园人共同的思想基础、价值追求和价值自觉,并转化为自觉行动,汇聚成为一个伟大的实践。

三、寻求“最大公约数”: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诉求的高校统战工作的路径创新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方略的引领下,高校统战工作立足自身独特的工作领域和工作特点,以寻求“最大公约数”为价值导向,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起点,遵循价值的视角,强化文化涵育,注重实践养成,把握群体的特殊性,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视角的高校统战工作的路径创新。

(一)寻求“最大公约数”的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在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中起着价值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凝聚了十三亿中国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是新时代高校爱国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最大公约数”,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诉求的高校统战工作的路径选择的指南。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在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要“以最大公约数理念为基本遵循,以核心价值观为圆点, 寻求高校统一战线多样性最长包容半径,以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7],构筑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托起中国梦。

(二)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起點

人民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5]因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 [6]。解决人民群众的思想、信仰、价值问题,就必须从解决人的利益问题入手。众所周知,凝聚人心、汇集力量是高校统战工作的灵魂。归根到底,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寻求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党的十九大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所以说,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诉求的高校统战工作的路径创新,必须体现于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起点,以寻求“最大公约数”。具体反映在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中就是要处理好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党内外知识分子和海内外(教师、学生)关系这几大内在结构关系范畴,从统战成员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找准利益交汇点和思想共鸣点,寻求“最大公约数”。

(三)遵循价值视角

多元价值整合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特征,尊重、包容、存异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路径。弘扬和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诉求的高校统战工作的路径选择,必须遵循价值视角, 在高校统战工作的目标设定、内容框定、途径选择、效果评判等方面, 都要从价值的视角进行评价与考量。通过宣传教育、学习体悟、实践养成、联谊交友互动等方式方法来增进高校统战领域各类关系范畴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价值自信。

(四)涵育统战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传承民族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重要基因,也是实现价值认同的精神染色体。它对民族心理与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涵育统战文化是高校统战工作的一个着力点,是高校统战工作的独特优势,是创新高校统战工作的主要路径。具体体现为:

首先,涵育与践行培育同心文化。统一战线文化作为一种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个伟大目标正是我们做好新时代统战文化工作的基石,以政治底线为圆心,以开放包容为半径,涵育与践行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高校统一战线的同心文化,并内化为高校统战成员的人生态度、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始终保持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精神追求。

其次,激发高校统战文化的内生动力。统战文化中所蕰涵的人本、共生、合作、包容等价值理念体现的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等正义、诚信友爱、和谐共处等内涵。高校统战工作的一个着力点,就是从统战文化的视角来践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领域。作为人类文化文明的集散基地,大学这个平台在这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独特的实现路径。

(五)注重实践养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在本质上讲就是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双向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从理论化到群众性的实践活动。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统战只有在立德树人的实践当中才会彰显统战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发挥统战成员的价值和作用。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诉求的高校统战工作的路径选择,就是将其与高校的中心工作联系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委领导下的统战部门具有价值合理性权威基础, 才有助于充分调动统战成员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其实,从实践层面上看,当统战成员置身于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承传创新和社会服务的每一实践过程之中, 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才能最大限度地将高校的统战成员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

(六)把握不同群体的特殊性

高校统一战线集中了一大批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各民族师生, 以及出国归国留学人员、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与其眷属和各类宗教信徒等。这些人员大多为行业领域的精英,专业性强、活动范围广、社会影响大, 可谓人才荟萃、资源丰富。因此,只有把握不同群体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统战对象“量体裁衣”,设计适合适当的联谊交友渠道,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与不同群体的人士说得上话、交得上朋友”,做有针对性的沟通引导,最大限度地激发统一战线成员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树德立人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共同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央统战部,编.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M].北京:華文出版社,2015:1.

[2] 林尚立.人民共和与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建设国家的政治方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4):1-6.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4] 习近平.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 光明日报,2014-02-26.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7] 李克. 最大公约数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统一战线关系探析 [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6).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