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立户外基地挖掘自然资源

2019-06-10 09:19陶玲
速读·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浅谈基地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我园以省级立项课题为抓手,以“自然即课程”的教育思想为引领,充分挖掘幼儿园周边教育资源,对如何建立幼儿户外活动基地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浅谈;户外活动;基地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我园由民办园转为公办园,在转型期不得不思考:幼儿园如何发展?我们定义的“发展”最终目标就是幼儿、教师、幼儿园三方面发展。基于这“三发展”我们开始寻找突破口,那就是以课题研究促发展。我园以省级立项课题为抓手,以“生活即教育,自然即课程”的教育思想为引领,充分挖掘幼儿园周边教育资源,对如何建立幼儿户外活动基地进行了初探。

二、概念的描述

基地:本课题研究的“基地”主要指幼儿园园舍外(户外)的所有区域及幼儿园周边具有可挖掘利用教育价值的区域或场所。如:学校、公园、图书馆、科技馆等户外活动:本课题研究的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多种材料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活动的积极措施。它包括戶外学习、户外运动、户外游戏、户外休闲等综合活动。

三、主要策略

如何建立基地挖掘自然资源?围绕“一个中心,基本点,三个目标,四个原则”整体规划,局部设计,科学打造。

(一)以幼儿为中心

基地建设的规划,资源的利用,教育价值的挖掘,户外活动的组织开展等都是以儿童的视角,儿童的思想,儿童的发展为中心,以幼儿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以“活教育”思想为指导,创设符合幼儿视角、发展需要和引发幼儿参与互动的环境,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二)把握园内园外两个基本点

主要指幼儿园园内基地的打造和幼儿园园外基地的开发,这是园内外两个不同的空间场所,其功能和资源也不同,研究的内容和重点也不同。如:我园园内户外活动空间大,占地6500多平米,重点是研究户外活动区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及原本课程的开发;我园地理位置有很大资源优势,方圆2公路以内南面有华中路第二小学,北面有集文化、运动、休闲为一体的菱湖公园,东面有中国文物陈列馆,西面有本土黄梅戏馆和少儿图书馆等等,研究的重点是在园内资源的延伸与拓展,融合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户外特色主题活动。

(三)三个发展目标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自然环境向幼儿展示了丰富、具体、形象、生动的认识内容,幼儿可以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对于幼儿的身体、心理、认知、态度、情感、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促进教师专业提升。如何挖掘户外基地资源的教育价值?如何开发基地特色的园本课程?基地的建立,为教师教科研的创造提供条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促进幼儿园发展内涵。建设户外实践基地,强化了幼儿户外活动的实践研究,为幼儿园特色课程的设计、户外游戏活动的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有独到的应用价值,引导保教质量的提升。

(四)坚持四个原则

建立户外活动基地挖掘教育资源是全面综合的行动研究,在确定园外基地建立前要深入调查,做到“明、知、固、问”四个原则。

明:明确基地“安全性”。《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本课题研究的“基地”“安全性如何”成了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首先对确定建立基地的对象进行安全分析:在方位上以幼儿园为中心点,路程不长,道路交通方便;空间上能够接纳我园全体幼儿,有足够的空间;环境资源无污染,无安全隐患;其次制定了一整套户外活动安全管理制,同时各项举措到位、宣传到位,如:安全预案、成立安全志愿者、联合公安、交警、消防等社会各部门。如:幼儿园对面的皖江公园,距离幼儿园很近,过马路就可到达园区,组织户外活动方便灵活,活动前可与交警对接,做好幼儿的护送。又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有一定的路程,幼儿必须要有正规车辆接送,幼儿园就要正规的公交公司签约,确保交通的安全性。

知:了解“教育性”。深入实地调查,知道基地优势资源有什么?按其功能特点,资源特点如何分类?了解有哪些现有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为多元户外活动的开展做到资源融合和有效利用,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核心教育价值。

固:强调“合作性”。依法治园是幼儿园管理的前提,幼儿园通过多周边资源的考察、分析后,一旦确定建立基地,主动宣传建立基地的意义,争取对方最低限度的支持,重要事项要签订合作协议,形成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固定合作关系。目前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已建多个幼儿园以外的活动基地。

问:反思“适宜性”。根据资源价值的有效性与户外活动开展的操作性,要不断取舍、修改、完善、拓展。以爱国教育基地为例:有了“走出去,请进来”过程。我们开始只是组织幼儿开展爱国教育活动,如清明节瞻仰革命烈士,随着活动的深入,基地主动输送资源,如请老一辈革命家来园给幼儿讲过去的革命故事。这样一进一出的过程使基地的适宜性更加明显。

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思想中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观,建立基地这一举措融合了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科学的环境,拓展了课程资源。以基地为载体,挖掘自然资源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合理整合,有效利用,在“探索——反思——总结”中,形成本园独特的户外活动模式,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幼儿园内涵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淑萍.趣味盎然,让幼儿触动飞扬的童年——以幼儿户外自主游戏“野战基地”为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6):15.

[2]广东智慧少年宫进驻景业荔都设广州首个户外教学基地[J].房地产导刊,2016,(34):93.

作者简介

陶玲(1970.11—),女,汉,安徽省安庆市人,园长,小教一级,本科,幼儿教育,单位: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青少年宫幼儿园。

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建立户外基地创设多元户外活动方式的实践研究》编号JK17014。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浅谈基地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我的基地我的连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