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粮中添加双低菜粕对文昌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2019-06-11 06:23刘天飞许欣纯何燕华林楚晓舒鼎铭罗成龙
西南农业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鸡块肉汤肉质

李 莹,瞿 浩,刘天飞,许欣纯,何燕华,林楚晓,舒鼎铭,罗成龙

(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畜禽育种与营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动物育种与营养公共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家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

【研究意义】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高速发展及推行的玉米-豆粕型日粮模式,使得我国常规饲料资源短缺现象加剧,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2016年我国进口豆粕1.81万t,进口金额达1349.40万美元(中国海关)。我国农副产品丰富但未得到合理利用,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其“双低”化育种后,双低油菜种植率达90 %以上,其抗营养因子得到显著降低,实现了油菜的优质高产[2]。2016/17年度我国油菜籽播种面积约700万hm2,产量预计为1350万t(USDA)。菜粕作为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物,粗蛋白含量超过36 %,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含硫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所以菜粕、豆粕合用时可以发挥平衡、互补作用[3-4]。研究结果提示,针对不同的饲养阶段,添加适当比例的菜粕可提高或保持家禽生产性能。2016年豆粕和菜粕价差约600元/t,因此,用菜粕部分替代豆粕,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作为豆粕资源趋紧时的备选方案,故研究菜粕等非常规饲料资源的适宜添加量对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前人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在蛋鸡饲养时日粮中双低菜粕添加比例一般控制在10 %以内,因菜粕中含有三甲胺前体物胆碱和芥子碱,同时存在的甲状腺因子和单宁对三甲胺氧化酶有抑制作用,从而高剂量的菜籽粕导致鱼腥味鸡蛋的产生[5-7]。【本研究切入点】在肉鸡饲养中,针对速生型(快长型)肉鸡不同的饲养阶段和菜粕添加量已有部分研究报道[8-10],但是针对慢速型优质肉鸡中双低菜粕的应用研究却鲜有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综合评价日粮中添加双低菜粕对慢速型优质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慢速型优质鸡饲养生产中节约成本、提质增效和我国农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试验于2017年8-9月进行,选取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家禽试验场饲养的70日龄文昌鸡商用肉鸡200只,在试验前2 d逐只称重,筛选出其中144只用于饲养试验,按照体重相对一致性原则随机分成2组,佩戴脚号,每组72只,采用笼养方式,每笼2只鸡。试验鸡进行为期1周的预处理,之后进行长达6周(78~119日龄)的试验处理。

1.2 试验日粮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家禽试验场文昌鸡用商品肉鸡饲料喂养,本试验在商品肉鸡饲料基础上添加25 %的双低菜粕,试验饲粮实际测定值如表1所示。

1.3 饲养管理

采用笼养,按照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家禽试验场日常饲养管理程序执行。试验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天定时打扫鸡舍卫生,其它按照常规操作规程进行。

1.4 体重监测与肉品质评价

每周逐只称重,并在各组挑选毛色一致,体重相近的4只鸡放血、脱毛、去内脏后,采用隔水蒸胸肌和白灼鸡块两种方式进行肉品质评价。具体操作为:完整取下肉鸡左侧胸肌,清洗干净,沥水后切成1 cm3的肉丁,放入瓷碗并以锡箔纸封口,隔水高温蒸8 min,用以品尝;肉鸡剩余部分去头、爪后切成相似大小的鸡块,按照所有鸡块重量准备适量比例(约1.5倍)的清水,清水烧开后放入鸡块,白灼10 min,取出鸡块和肉汤装盘(盆),用以品尝,肉质评分表如表2所示。同时,以两种肉品质评价方式中各指标得分进行肉品质评价方式比较。

表1 试验饲粮营养水平

表2 肉质评价

1.5 肉汤中游离氨基酸检测

随机选取毛色一致,体重相近的2只鸡,放血、脱毛、去内脏后,切成相似大小的鸡块,按照全净膛重准备适量比例(1.5倍)的清水,清水烧开后放入鸡块,白灼10 min,取出鸡块后取5 mL肉汤,4 ℃,12000 r/min离心10 min,去除上层脂肪和下层沉淀,取0.9 mL肉汤与等量8 %的磺基水杨酸混合,经0.22 μm滤膜过滤后采用HPLC检测肉汤中所含游离氨基酸情况。

1.6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和R语言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与T检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料类型对文昌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知,12~14周增重、12~15周增重菜粕组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 0.05),而12~13周增重、12~16周增重及12~17周增重菜粕组低于正常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整体而言,不同饲料类型影响鸡群增重,但全期来看不显著。

表3 各阶段肉鸡增重情况

表4 隔水蒸胸肉评价肉质

表5 白灼鸡块评价肉质

2.2 饲料类型对慢速型优质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采用隔水蒸胸肉和白灼鸡块品尝两种方式评价肉质,发现各周龄正常组肉质评分略优于25 %菜粕组(表4~5)。因白灼鸡块带皮、带骨、带肉一起烹饪,更符合日常饮食习惯,并且皮下脂肪的存在提升鸡肉的新、香,总体来看,白灼鸡块的肉质评价对肉质的整体评分优于隔水蒸胸肉,且在14~17周龄2种评价方法肉质评分比较差异显著(表6)。

2.3 饲料类型对肉汤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HPLC测定肉汤中所含游离氨基酸(表7),结果表明鲜味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丙氨酸次之,甘氨酸第三,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含量相对较少。这6种能呈现出特殊鲜味的氨基酸占氨基酸总含量50 %左右。菜粕饲喂组鲜味氨基酸含量略低于正常组,两组肉汤中所含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9.52 %和53.68 %。

3 讨 论

菜粕作为重要的饲料蛋白原料,研究者纷纷探究其适宜的添加比例。Min等(2011)试验表明,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在饲粮中添加25 %的加拿大双低菜粕对0~14日龄和15~28日龄科宝肉仔鸡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14]。Gopinger等(2014)在饲粮中添加16.7 %的双低菜粕对7~35日龄科宝肉鸡生长性能无影响[15]。阮栋等(2016)在小鸡阶段(1~21 d)饲粮中添加10 %双低菜粕显著降低日增重,提高料重比;中鸡阶段(22~24 d)饲粮中添加0 %、3 %、6 %、9 %、12 %双低菜粕对各性状指标均无显著影响[2]。本试验综合考虑试验动物品种、日龄等因素在试验组中添加25 %的双低菜粕,对肉鸡增重略有影响但整体并未达到显著水平,考虑到12~13周龄为试验初始阶段,对体重的影响尚未显现,而15~16周龄阶段出现异常高温天气,严重影响鸡群采食量,影响个体体重和增重,同时,菜粕粗纤维含量较高,含有不易消化的戊聚糖,使得其有效能值相对较低也会影响鸡只增重,因此本次试验中对增重的影响有待进一步验证。

表6 肉质评价方法比较

注:以试验期2种肉品质评价方式下,所有评价指标得分求均值±标准误(M±SD),并用所有评价指标得分进行配对T检验。

表7 肉汤中所含游离氨基酸

Mikulski等(2012)发现饲粮添加20 %的双低菜粕对肉仔鸡屠体、胸肌率及肉品质无负面影响[8]。阮栋等(2016)通过检测肌肉理化指标和肉质品尝试验发现添加双低菜粕对黄羽肉鸡肉品质无明显影响[2]。本试验通过隔水蒸胸肉和白灼鸡块方式评价肉质,发现正常组肉质评价指标略优于25 %菜粕组,鸡肉汤中鲜味氨基酸含量略高于菜粕组,添加菜粕对肉品质的影响不明显,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本试验发现肉质评价方式显著影响肉质评分,建议根据试验目的和产品开发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评价方式。

4 结 论

日粮中添加25 %双低菜粕对文昌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肉汤中鲜味氨基酸含量略有影响,但均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综合考虑饲养成本、肉鸡生产性能和鸡肉品质等因素,可在文昌鸡大鸡阶段添加≤25 %的双低菜粕并适当补充能量物质,以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鸡块肉汤肉质
“绿嘉黑”肉质风味与生长性能双丰收
黄油春笋鸡
春日水中鲜
“香煎”出好味
变质的肉汤
合作
儿肉汤
教你做炒笋鸡
刘邦吃龟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