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2019-06-11 08:35吴巧红范金茂肖爱平林述彬黄晓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血压实验组高血压

吴巧红 范金茂 肖爱平 林述彬 黄晓华

作者单位: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老年医学科,福建 宁德355000; 2 宁德市高血压质控中心,福建 宁德 355000

高血压为我国常见慢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肥胖等人群,随着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近年来我国老年高血压发病率不断增长。高血压发病病因与遗传、环境、精神、年龄等因素相关,临床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心悸、疲劳等[1-2]。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压状态,可增加各种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引发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退化或衰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4]。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对控制血压水平、延缓病情进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旨在评价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6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高血压患者129例,按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实验组(n=65)与对照组(n=64)。实验组男39例,女26例,年龄67~86岁,平均(76.94±2.31)岁,病程2~16年,平均(8.63±1.28)年。对照组男40例,女24例,年龄66~85.5岁,平均(76.91±2.35)岁,病程3~17年,平均(8.60±1.24)年。两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2017版《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65岁;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沟通障碍者;合并严重肝肾器官疾病者。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治疗、病情监测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法如下。

研究人员由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师组成,制定护理路径按时间顺序,实施各项护理干预措施。(1)第1天,对患者基础血压水平、疾病认知等情况进行评估,责任护士详细入院介绍,协助完成相关检查,消除紧张焦虑情绪,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动态记录血压波动情况,发现血压过高或控制不理想及时报告医生,及时给予处理。(2)第2天,给予特制饮食处方,详细指导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了解患者心理特点,分析是否有不良情绪及原因,给予针对性心理疏通,保持治疗的积极心态。(3)第3~4天,制定醒目的卡片,写明药物名称、用药方法、剂量与用药禁忌等,严格监督患者日常用药情况,禁止私自减药、停药、加药等情况。(4)第5天,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进行个体化活动指导,告知起床三部曲,循序渐进的进行适当锻炼,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预防跌倒。(5)第6天至出院前,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头晕等症状是否好转,通过广告机视频、宣传手册向患者介绍运动方式、运动量、饮食营养等,宣讲运动、饮食控制对疾病恢复的积极作用。(6)出院时,帮助患者了解自我检测血压的方法及电子血压计的使用,正确测量血压、脉搏,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统计两组护理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心律失常包含新出现的早搏、房颤、室速等;高血压急症(或亚急症)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脑血管意外等;血肌酐升高。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分析

从表1可知,两组护理前血压水平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血压下降更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并发症分析

从表2可知,实验组并发症率为3.08%,与对照组9.37%相比,发生率更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 x- ±s,mmHg)

表2 比较两组并发症差异[n(%)]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关键,此类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和监测血压,而且血压的控制与患者的疾病知晓、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常规护理仅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监测患者病情,治疗效果不佳,难以满足患者需求[5]。临床护理路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设计护理路径根据患者住院时间分阶段实施护理干预及多途径宣教,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理解,可满足患者多方面需求,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6-7]。患者血压管理贯穿于护理路径实施全过程。密切监测其血压变化,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可积极控制血压[8-9]。林秋娟[10]研究表示,嘱患者科学、合理饮食,严格控制盐分、脂肪摄取量,适当运动,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水平控制相比对照组更理想,并发症也明显减少。提示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较高[11-12]。

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安全可行,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血压水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血压实验组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