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作用

2019-06-11 08:35黎慧娟丁玉兰高碧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匹兹堡穴位障碍

黎慧娟 丁玉兰 高碧丽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目前,治疗乳腺癌仍以手术为主,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以及中医保守治疗等等。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是化疗所致的副作用也随之而来。据有关研究,接受化疗患者中约8.77%存在睡眠障碍[2],睡眠障碍不仅会影响疾病的康复,亦会加重患者负面情绪,进一步影响睡眠,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化疗效果[3]。2016年6月—2017年3月对乳腺癌化疗后睡眠障碍的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比,前1个月给予常规护理,并于治疗间歇期收集患者的睡眠资料,后1个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药沐足加穴位按摩的方法,前后对比睡眠障碍患者睡眠情况,结果采用中药沐足加穴位按摩方法显著有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6月—2017年3月对我科乳腺癌化疗失眠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3~71岁,文化程度:小学13例,初中24例,高中28例,大专及大专以上21例,AC方案23例,AC -T方案29例,AC-P方案34例。采用前后自身对照,干预前每位患者化疗期间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入组后第N次化疗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药沐足加穴位按摩方法,并分别于患者第N次入院准备化疗当天及N+1次化疗入院当天对86例入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一次调查问卷。筛选标准:(1)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且至少已经接受一个周期化疗的患者;(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2]得分7~18分;(3)符合《临床实践指南(WHO/WPO)》失眠症的诊断标准[4];(4)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2)有精神障碍、人格障碍者;(3)药物滥用和依赖者;(4)晚期恶液质患者。

1.2 方法

1.2.1 化疗患者常规护理 生活护理:保持病房环境的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生活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适当的患肢功能锻炼,但是睡前避免运动。饮食护理:少量多餐,经常变化菜式,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时复查。情志护理:保持良好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及时表达内心感受,教会患者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充分利用亲属对患者的关怀和支持。白天适当锻炼,睡前避免兴奋,同时下午15:00以后避免食用咖啡、浓茶等兴奋类饮料,戒烟戒酒等不良嗜好。

1.2.2 中药沐足和穴位按摩护理 (1)成立专业护理小组。乳腺科护士长担任组长,中医科主任医师为顾问,组员为乳腺科护士,职称主管护师2人,研究生1人,分别在第N周期化疗和第N+1周期化疗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调查护士均经过专门的相关培训,引导研究对象自我评价睡眠质量及睡眠情况。(2)中药沐足。遵医嘱用中药沐足方:艾叶、当归、桂枝、干姜各30 g,由我院中药房统一水煎外用。以理气益血,补心安神,温经通脉等作用。每晚20:00中药药液泡足。加水3 000~4 000 ml,水温到38~42℃,部位:足踝上5 cm。温水泡脚过程中可进行适当的双足相互搓揉,泡脚时间20~30 min,以身体微出汗为宜。从化疗当天晚上开始执行,每日1次,1个化疗周期为1个疗程。患者住院期间科室责任护士负责操作,并教会患者及家属学会操作,并掌握相关注意事项和熟悉操作流程和穴位定位方法。专业护理小组并在患者出院后利用微信群、电话随访指导、监督患者在家中进行中药沐足。(3)穴位按摩。沐足结束后用毛巾擦干,然后由责任护士指导进行穴位的定位,并做好标记,指导患者进行穴位按摩,穴位按摩主要取涌泉穴、照海、三阴交等穴位。穴位按压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宜,按摩手法包括按压、指揉、压法等。每个穴位按压或推揉1~2 min,以穴位透热为度。如出现皮肤烫伤或损伤应暂停相应穴位按摩。

1.3 疗效判定方法

1.3.1 疗效评价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国际通用睡眠效率值公式计算评价疗效[5]。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 简称睡眠率) = 实际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时间×100% 。痊愈: 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睡眠率≥75%,停服安眠药;显效: 症状基本消失,睡眠率≥65%,停服安眠药;有效: 症状有改善或部分症状改善,睡眠率≥55%,基本停服安眠药或药量减3/4;无效: 症状无变化或加重,睡眠率<40%,靠安眠药维持。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表1 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疗效对比

表2 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 ( ±s,分)

表2 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 ( ±s,分)

时间 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 催眠药物应用 日间功能 总分干预前(n=86) 2.65±0.36 2.51±0.31 2.61±0.28 2.58±0.11 2.71±0.37 0.93±0.26 2.53±0.45 16.25±0.23干预后(n=86) 2.33±0.29 2.26±0.33 2.23±0.38 2.21±0.29 2.44±0.23 0.63±0.21 2.34±0.47 14.15±0.27 t值 6.21 5.12 7.46 11.06 5.75 8.32 2.71 54.9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3.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开始干预前1天和疗程结束后第2天发放问卷评定患者睡眠质量。PSQI统计的指标[6]分别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应用和对日间功能影响等7个成分,每个成分按0、1、2和3分计算,PSQI总分21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根据国内常用标准[7],7分为我国成年人睡眠质量问题的参考值,>7分表示存在睡眠障碍,得分越高睡眠障碍越严重。睡眠质量评定:采用PSQI调查问卷测试受试者前1个月的睡眠状况。分别于患者第N次入院准备化疗当天及N+1次化疗入院当天对86例患者调查,每次发放问卷86份,回收86份,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两组之间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后睡眠改善情况

干预后总有效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

干预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项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3.1 中药沐足配合穴位按摩能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效果

睡眠障碍,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的定义标准[8]:难以入睡,睡眠维持困难,早醒及醒后不清醒感,并且伴有明显的日间功能障碍。中医学睡眠障碍包括“不眠”、“不寐”、“目不瞑”、“不得卧”等这些症状[9]。正常睡眠为阴阳之气规律的转化过程, 当此规律打破,即导致患者“不寐”[10-11],传统医学认为失眠(即睡眠障碍),多由情志或体虚所致。本药方中艾叶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当归、桂枝和生姜三者均属性温,当归,味甘、辛,能够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桂枝味甘、辛,入心、肺、膀胱经,能够温经通络、发汗解肌,散寒止痛;生姜,味辛,能够发汗解表。中药沐足通过药和热双重作用直接刺激整个足部的反射区,温经通络,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调节脏腑功能和阴阳平衡,进而达到改善患者睡眠的效果。穴位按摩法通过手法刺激穴位,间接作用于经络,并通过经络的循行,促使经气血得以运行。睡眠是人体正常生理需求,合理的睡眠有助于保持和促进健康状态[12]。

3.2 中药足浴加穴位按摩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降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总体得分

本研究结果,表2干预后睡眠质量得分由干预前(16.25±0.23)分下降到(14.15±0.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传统中医护理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中药沐足加穴位按摩21天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增加总体睡眠时间和减轻睡眠困难。

综上所述,中药沐足联合穴位按摩的中医特色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指数疗效显著,适合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匹兹堡穴位障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夏季穴位养心
跟踪导练(四)2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医疗产业与城市复兴:美国工业城市匹兹堡的转型之路
跨越障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G20匹兹堡峰会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