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看山不喜平

2019-06-11 12:04王金娣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行文选材味道

王金娣

【文题亮相】

行走在世间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有着爱或者被爱的经历,爱的味道是什么样的,估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有人说,爱是酸的,毕竟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得到回应;有人说,爱是甜的,它会让我们绽放出比蜜糖还甜美的笑容;有人说,爱是苦的,因为相爱的人总有一天会分离。

无论怎样,爱的味道都会一直留在我们心间……

请以“爱的味道”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立意自选,角度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范例作文】

火车上的投诉

◎丁俊豪

静谧的夜,清冷的雾如一块迷蒙的纱笼上了那轮皎月,黑色的幕布挂上树梢,即使虫鸣阵阵,也无法叫醒沉睡中的月亮。

列车上,冰冷的空调风冲撞进领口,我不由自主地裹紧了厚厚的被子。皎洁的月光射进车窗,散落在卧铺边的小桌子上。桌子上的手表在月光下,闪着淡黄色的光,好看极了。我盯着那点光芒,不知不觉间,进入了梦乡……

昏昏沉沉的,不知多久,我耳边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虽然在拼命地刻意压低,却依旧十分嘈杂。难道天亮了?我挣扎着坐起身,却没有熟睡过后的神清气爽,脑袋十分沉闷。我缓缓睁开眼,车厢里依旧黑漆漆一片,再一看表,才凌晨两点半!心中不由得燃起一股无名的怒火:大半夜吵什么吵!我努力克制着自己,上铺同行的朋友却早已喊了出来:“有没有公德心,大半夜不睡觉打什么电话?”

“哦,对不起对不起!”隔壁车厢传来一个沙哑的男声,声音中透着无限的疲惫。

片刻宁静后,我正准备入睡,耳边却又传来了那个声音。

“哎!”朋友暴怒,从上铺跳了下来,“我要去投诉他!”我好言安慰着他,他这才骂骂咧咧地回去睡觉了。

月光从手表逐渐移到了背包上,我耳边的说话声又响了起来,还是那个声音。只是,此时又多了一个尖细的女声:“这位乘客,请不要影响其他人休息,有什么事,请明天再说……”

看来还是有人投诉了,我心中不禁有些惊喜。

“对不起,我儿子生病了,我要带他到大连看病。我们那儿偏僻,医疗条件不好,我得提前联系医生,请大家多多见谅……”真诚的恳求声从门口传来。

我心中一惊,忙披上衣服,走出车厢,在厕所门口昏暗的灯光下,只见一个头发蓬乱、胡子拉碴的男人靠在门上,一条条网状的血丝在他不大的眼睛里纵横交错,看上去令人心疼。他怀中两三岁的孩童脸色苍白,却安稳地睡着。看来,是父亲的怀抱令他睡得香甜,这,便是浓浓的父爱!

原来,世上最爱你的人,是父亲。

(河南沁阳市第二中学)

【各抒己见】

陈超远:读丁俊豪的这篇习作,我感觉就像是在读一篇精彩的小说,已经完全没有了我们初中生作文的模式化和稚嫩感,真让我佩服!

老师:是啊!相信很多同学都和陈超远有着相同的感受吧!“爱的味道”这个话题,看似简单,其实有着相当的难度。最难的还是选材,很多同学一提到“爱”,往往跳不出固有的思维圈子,总在自己眼前的小范围里打转转,脱离不了第一构思。如妈妈的唠叨也是爱,爸爸的鼓励也是爱,奶奶为“我”送了一把伞,外公风雨里接“我”放学……这样的选材再加上语言不美,构思不精,于是,一篇俗文、烂文便诞生了。

田嘉辉:嗯嗯,我感觉这篇习作的选材就与众不同!小作者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写了一个父爱的故事,既贴近生活又不老套,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别致动人。

老师:的确,丁俊豪同学在选材上下了一番功夫,但这篇习作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不仅仅依赖于选材。不知道哪位同学还有新的发现?

焦杰:老师,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觉得选好材料后,构思就显得无比关键了。怎样能将材料很好地呈现,采用什么样的写法也得好好思考。丁俊豪的这篇习作就是经过了深刻的思考,采用欲扬先抑法,才将作文写得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老师:对对对,焦杰同学的分析十分正确。一篇文章如果平铺直叙,就会如白开水般寡而无味,根本无法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但要想做到妙趣横生、情节曲折、波澜起伏,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这就需要在行文时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才能增强作文的可读性。

【經验总结】

“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的文章往往不能吸引人;而欲扬先抑法的运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使习作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造成波澜,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顿悟,留下深刻的印象。

欲扬先抑,也叫先抑后扬,即歌颂、赞美、肯定某人、事、物、景时,不从正面平铺直叙,而是先从反面着手,用曲解、嘲讽,甚至是挖苦的方式去贬低、抑制,甚至否定它,最后才显露出自己真实意图的一种构思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构思与写作时,同学们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且要采用正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重在后扬。抑,起的只是衬垫作用。这里的比例、分量的掌握,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写作实践,去细细体会、揣摩。

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大家遵循:

1.“抑”“扬”有度

也就是说,要注意抑扬转化的“火候”。抑未尽意,就开始“扬”,“抑”就起不到反衬的作用,“扬”也不饱满,不得力。

2.转变自然

开车急转弯容易发生车祸。写文章“急转弯”,更容易失去真实性。人的情感、态度的转弯总会有一个过程,不可能刚才两人还谩骂、拳脚相加,视同仇敌,一会儿就变得亲如手足。如《荔枝蜜》中,作者对蜜蜂的情感转变就处理得相当自然。

3.多角度刻画

如《丑石》一文,为了表现丑石 “奇丑无比”,作者有时直接描写它丑的外形;有时又写人们对它的嫌弃、厌恶,从侧面体现它的丑;有时又将它与汉白玉、大青石作对比,反衬它的丑,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适度抒情、议论

适度的抒情、议论可以使作者的感情表现得更强烈,也可以使作品的主题更深刻。

【小编插话】

运用欲扬先抑法行文,大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对于“抑”或“扬”的部分要有所区别,不能平均用力,应有一个主次之分;当然,也不能将二者完全割裂、对立起来,而是以“抑”衬“扬”或“抑”中含“扬”,侧重在“扬”的行文意图上。

2.任何人、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写人要放大优点,忽略缺点;状物要强化良好品性,弱化不良特质;叙事要提倡正面阐述,淡化负面影响。在这样的对比落差中,找到二者的内在联系,完成由抑到扬的艺术转化。

猜你喜欢
行文选材味道
中秋的味道
快乐的味道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夏天的味道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