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角下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的解读

2019-06-11 11:15孙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3期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

孙阳

[摘要]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是“十九大”重大创新成果之一。从哲学视野下解读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唯物论视角解读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唯物辩证法视角解读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认识论视角解读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解读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哲学视角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120-02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从某一阶段的社会层次来看,已经进入新阶段的中级层次。社会主要矛盾上升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层次。这对中国社会发展层次来说,是对新的阶段性特征的一种科学准确的判断,是“十九大”释放出的重大信息。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阐述,对我们来说要做到:在观念上适应主要矛盾的新提法,在思想上接受现阶段我国在国家层面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在行动上自觉贯彻落实和执行党在现阶段的方针政策,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去。从哲学视野下解读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是正确认识我国新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深刻理解现阶段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一、从唯物论视角解读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

(一)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就是:我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2020年,我国将进入全面的小康阶段,人民追求的中级层次的美好生活就将被实现。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也会实现。那时,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将达到较高层次和较高水平。我们多次谈到“美好生活”这一概念,那么,如何定义?其实,它有数量与质量两大方面的要求,也要参考人民的现实需求。现阶段,无论是从数量来看,还是从质量来看,我国在两方面的许多指标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随着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老百姓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多元化了;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不仅重数量,更重质量;有了更多精神生活的需求;參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治安环境,社会的公平、公正,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如今,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大幅提高。宇宙飞船、航空母舰、天眼、高铁等科技成果的生产进入世界前列。但是,西部与东部的整体差距较大,农村与城市等区域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区域、行业等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既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素。这些客观现实反映了我国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不匹配性。原来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表述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变化了的客观现实。这些正是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不匹配的表现。现在再提“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过时了。

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变化不仅仅只是文字表达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现阶段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理解新时期主要矛盾新表述要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让人民成为改革开放最大利益的获得者。

唯物论视角^下的解读,要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特征:(1)社会生产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发展,我国已经跨过经济短缺的时代,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主要是供给侧的问题,不是社会生产落后无法满足人民需求的问题。(2)社会需求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生活需求的领域和重心超出了原有的层次和范畴,原先的大众化、乐于模仿的消费观念已经转向呈现个性化的私人定制,人民的生活需要的特点是多样性、多层次性和多变性。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对事物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起积极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起消极阻碍作用。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并运用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社会实践。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在诸多的社会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有利于矛盾的解决。只有解决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搞好我国的诸多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解决建设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是事业取得胜利和成功的重要原因。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在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在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不断进步。

二、从唯物辩证法视角解读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发展的观点,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一分为二,不能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一)坚持联系观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也是普遍的,要求我们坚持联系观。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对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1)发展不平衡,即各区域各方面发展的平衡性。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可知,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正所谓:一着不慎,全盘皆输。部分的落后会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所以,区域性的不平衡问题必须解决。(2)发展的不充分。如农业科技化轻工业的高科技水平等发展尤其不充分。

准确认识和把握主要矛盾的新表述,还要联系我国的国情:传统、落后甚至原始的生产工具在有些地区还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和布局不均衡;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看,推动各方面发展的配套措施不足;农村与城镇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从分配来看,百姓的人均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村还有上千万人还未脱贫,城市还有一部分生活困难群众。只有解决了主要问题,其他次要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二)发展的观点

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发展观点视角下解读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新认识,就是用新认识指导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凡是对促进人民进入美好生活新阶段的发展活动,都坚决支持和积极推进。

(三)坚持矛盾分析问题的方法

在,无时不有。我们既要看到我国的伟大成就,也要看到社会各方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2)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我们要研究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战略战术方针,我们的革命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所以,现阶段,我们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阶段性特征反映在主要矛盾上就是:一方面,在解决温饱问题和进入小康社会以后,人民对生活的要求更高了,主要表现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起到阻碍作用。

三、从认识论的视角解读社会主要矛盾

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真理性标准。人的认识一刻也不能脱离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感性认识,只有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第一次飞跃,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实现第二次飞跃。

2.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科学的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理解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坚持新时期的重大指导思想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

四、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解读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

1.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矛盾新提法是从当前人民生活水平所处的阶段性特点提出来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愿望和期待。要把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同“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同作为新时期发展的理论指导。只有把发展新理念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创举。

2.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我们要坚信,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一切工作的标准也要用群众满意还是不满意为标准。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动态的,是多层次性的。坚持从群众的现实需求和利益出发,才能使人民在充分享受到改革的成果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我们的党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党的事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认识,要跳出抽象的观念、静态的理解,只有这样,新的认识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考验。

参考文献:

冷溶.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N].人民日报,2017-11-27(7).

猜你喜欢
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改变的六重经济含义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内在动因探析
精准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坚持辩证思维准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判断的发展性和继承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性理论创新
聚焦着力点 学懂弄通十九大精神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
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